2013年第5期(总第78期)
鄂荆内资准字[2013]第113/JM号
2013年11月9日
岚光文学社,引领学生步入文学殿堂
LanGuang Literature Club ,Leading the youth to the literature hall of glory
主 办: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
校 长:马德明 党委书记:张金兵
报名题字:田代祥
首席导师、主编:邓济舟 QQ:527616828 E-mail:527616828 @qq.com
网 址:www.lgschool.net(岚光文学社)
邮政编码:448000
现任社长(第14届):姚胜蓝
本 报 顾问:马德明 张金兵田代祥 葛昌华 李小平 曹 平 邹贤举夏清松
本报副主编:易 琪(教师)
本 期 编审:张 梅(教师) 郑文樨(学生) 叶瑞阳(学生)
本 期 编辑:张成源 周澳文 罗文晶 郑宇娟 王玥纯
特 约 审读:鲁 婷 林玉笛 张自强 黄浩东
本报常年征稿
纸质投稿地址:岚光文学社办公室(天文台三楼)
电子投稿地址:527616828@qq.com
岚光文学社QQ群:51386569
【社员靓相】
姓 名: 姚 冲
出生日期: 1997年7月22日
最喜欢的书:《家》
最喜欢的文人:巴金
写作感悟:用诗意的眼光看一座安静的城。
写作成绩:《年少的旅途》发表在《帅作文》(高中版)2013年第21期(总第125期)。该报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主管主办。著名作家王蒙、曹文轩任顾问。《红与黑》发表在《荆门周刊》2013年第20期(总第1034期),2013年5月13日出版。
【走近作家】
瑞典文学院宣布,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一位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她就是——
艾丽丝·门罗
爱丽丝·门罗是加拿大渥太华的一位女作家,1931年出生在此地。她的小说一般都写平民爱情和家庭生活琐事,笔法简单朴素却刻画细腻,其代表作有《快乐阴影的舞蹈》《女孩和女人的生活》《你认为你是谁》等。有人称呼她是“当代的契诃夫”。
爱丽丝·门罗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上世纪80年代,爱丽丝·门罗曾访问过中国。《逃离》是爱丽丝·门罗2004年的作品,全书由8个短篇小说组成,该书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著名翻译家李文俊翻译。
爱丽丝·门罗是2009年布克国际奖获得者,3次获加拿大总督奖。
颁奖词将爱丽丝·门罗介绍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获奖后,加拿大媒体www.tengbo9.com
采访门罗,问她的感受,她简单地说:“我一直在赛跑,但未曾想到我会赢!”
据了解,爱丽丝·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13位女性作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是瑞典人塞尔玛·拉格洛夫,1909年获奖。而最近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是2009年获奖的德裔罗马尼亚人赫塔·米勒。
【名家赐稿】
题诗圣杜甫
彭娇妍
形骸放荡遇诗仙,肥马朝随拜御前。
三吏三生三别恨,几狂几疏几回迁。
长歌乐府织千韵,浣草寒堂练百篇。
沉郁自嗟成律史,一腔倚梦照蓝田。
【作者简介】彭娇妍,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书协会员,九三学社石化支社委员,著有《此生红尘,无你何欢》(畅销书、历史诗词类);《红楼梦TIMSE》。作品散见于《红楼梦研究》《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后勤文艺》《诗词世界》《诗词月刊》《中华诗词通讯》《湖北诗词》等。获“2012最受中学生喜欢的散文精选”;“2011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
【岚光推荐】
瑟瑟抖落一身梨霜,不问枝间枯藤爬满几分悲凉。喃喃细语三声惆怅,有梦忽见昨日旧时白花红妆。
秋梨
姚冲(2012级)
暖秋无云,群雁归去,
幽径少人为我游路。
有素净身影隐而出现,
恰到好处。
恣意伸展,苍劲枝干,
尖梢绽开温柔霜自。
私想它是否忘记睡去,
或者离雁扰它醒来。
不然深秋露重,
怎生出一树轻盈梨花白?
不见蜂围蝶阵簇拥左右,
谁人无心看它春意催开。
遥遥天际,秋色乍起,
有风掠树,寂寥难挨。
苦涩荒坡,怎言郁处,
孤芳自赏,远隔稻香。
瑟瑟抖落一身梨霜,
不问枝间枯藤爬满几分悲凉。
喃喃细语三声惆怅,
有梦忽见昨日旧时白花红妆。
并不为见你而走来,
却是为为你素海身影,
明了终点路牌。
独一树梨花胜秋景肃杀,
染山色枫林不尽之无暇。
见惊喜异象念绸缪患忧,
只恐来日春时不遇旧时花。
【诗歌赏读】
赞菜花
沈传和
偏向西风凋百草,
披云浴雾嫩芽裁。
何须暖室盆中种,
不慕名园坛上栽。
斗雪敢将千亩绿,
迎春常送万花开。
粉身为遂农家愿,
来岁依然情满怀。
有性情便有格律
刘南陔
这是一首拟人咏物的好诗,收集在《和鸣诗笺》(沈传和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7页。诗作表面写花,实则写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
开篇“偏向”二字就将油菜花人格化了。在西风落叶的秋末冬初,油菜苗破土而出,茁壮生长,迅速成“披云浴雾”之势,此乃何等顽强,何等勇敢!颈联继而铺陈,油菜苗不在暖室栽种,不做盆中名贵,这是何等志向,何等情怀!大凡要求甚少、条件甚低而回报甚多者,不论人与物,皆令众生感佩。颔联异峰突起,写油菜花斗风傲雪、迎春送暖,其品质跃然纸上。尾联写油菜籽碾而为油,涅槃轮回,无悔无怨。这又是何等高尚,何等伟大!怎一个“情”字了得!“情”又贯穿全篇:首联依情而发,颈颔由情升华,颔联情在个里,尾联以情作结。还是袁枚说得好,“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之外”(《随园诗话》之“诗在骨不在格”)! (作者系本土知名作家)
【写作指导】
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 巧合妙胜法
本报特约撰稿人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所谓巧合法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当A事物向B事物发展或甲与乙的联系快要中断的时候,恰巧出现了另一媒介将A和B或甲与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事物继续向前发展,甲与乙的联系不致中断的一种写作方法。
运用巧合法必须掌握其规律性,使巧合符合真实、合理、新奇三条原则:首先,巧要巧得真实,合乎生活的真实。就是说情节要符合时代、现实、人物、场合等几方面的特点,要让人相信。特别是那些具有偶然性的巧合情节,更要注意真实性。其次,巧要巧得合理,合乎情节的逻辑性。第三,巧要巧得新奇。欧·享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便是个典范。
【一期一题】
请以“逃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字数800字以上;②文体不限;③立意自定;④请勿抄袭;⑤来稿注明“一期一题文”。
电子文稿发到527616828@qq.com(拟题人:姚胜蓝)
第二版
“爱国主义疲劳”
唐健铭(2012级)
如今的社会可谓是“狼烟四起”。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顽疾尚未根除,领土问题、房价问题、学术职称问题却又蜂拥而至,新闻媒体的丑闻曝光层出不穷,一时间,整个社会闹得是沸沸扬扬。
于是有人惊呼,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这个刚刚崛起不到百年的新中国正处在如日中天的阶段,而《玉树后庭花》的陈腔滥调却莫名唱彻大江南北,造出哀鸿遍野的假象,而且还大有扩散蔓延之势。人人参政,人人议政,直至将政府批判得体无完肤。
这种现象还得从七十年代说起,自改革开放一声炮响,社会上的新思想、新运动蔚然成风,然而,思想的解放不仅革除了人们的封闭主义,却也将许多传统的优秀品德革除而去。在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方才消除了个人崇拜主义的社会,又步入了一个全然相反的境况,曾经高高在上的爱国主义情感基于某个政策的“爱屋及乌”,竟也显得苍白无力,这种由于外来价值观的诱导加上对本国一些举措的厌烦而导致数典忘祖的症状,我姑且将之称作“爱国主义疲劳”。
自然,这个世上从未缺乏为民请命而奔走呼号的学者,而我所痛心疾首之人,是那些听信非官方学者胡编乱造的一面之辞,或是单一相信主观感受而视客观数据如无物的一批跟风者。他们对教育体系一知半解,却批判中国教育不值一文;他们从未对食品生产经营刨根问底,却大声宣告中国人的抗毒能力已臻至第一;他们对学术职称的统计只是浅尝辄止,却信口雌黄说阿猫阿狗均能当教授,出了个张悟本,从此学术便遭奚落;出了个《局长日记》,从此被指控贪官的便已人满为患;出了个车延高,便断言文艺界已遭权力通吃;出了个猪肉精,便将生产商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是,一花的凋零,便枯萎了一个春天吗?
我从未怀疑有些仁人志士的真知灼见,但这些真实反映的文章,却尽数淹没在跟风的浪潮中,到了人人以批判现实为成熟老练,从赞美现实为天真无知,以砭刺政府为明眼人,从歌颂政府为盲眼汉。这就好比曾有一群工人,他们或是受了号召,或是羡慕举人老爷的豪宅,从而抹浆砌墙,伐木为梁,马不停蹄的造一栋房屋。然而竣工之时,却发现与邻居的别墅判若云泥,他们觉得受了欺骗,丧了锐气,丢了指望,于是开始酗酒,对着这栋房屋唾骂不止,还将这一癖好传给后代,所以一代代传承下来,到如今已是遗臭千古,满目疮痍。
可他们忘了,这栋房子是他们的,是他们的先辈的先辈用劳动换回来的。他们所要做的,是重拾自觉和自信,继承先人存留的遗产,去实现这栋房屋的发展和繁荣,而非听信流言蜚语,靠酒精的麻痹度日。
越是在黑暗的时刻,越需要一盏明灯高挂,指引风帆。面对扑朔不定的多元文化,我们要把握理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面对美丽和丑陋、忠诚和背叛、睿智和鲁钝,光明和奸恶这些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不能仅凭主观的喜恶而作出一时孟浪之举。那么,回首此生,我可以这样问心无愧地说:“我不曾唐突过美丽,也不曾亲近过丑陋;我不曾嘲讽过忠诚,也不曾赞美过背叛;我不曾轻视过睿智,也不曾向往过鲁钝;我不曾鄙夷过光明,也不曾拥抱过奸恶。”
唯有如此,则有希望。
【编者赏读】发展进步与漏洞丑闻同生并存,在这个仍需挣扎奋斗的国家,新生出“爱国主义疲劳”。
夜森林
郑文樨(2012级)
它潜藏于深处,影影绰绰,很容易让人遗漏。
——题记
每天晚上回家,已是深夜,连霓虹灯大都已入睡,只几盏路灯,浓黑天幕,和我。回家对我来说也总是一场简短的旅行,我也正如旅人那般——匆匆却不忘将所见刻在心中。
对于那条通往家的街,我总是有种特殊的情感。小街不长,街道种满了伴我多年的树,树并非参天,却能盖过云天。当早晨起时第一束阳光射过层层枝桠,我就会看到一个无比精致的吊灯高挂在空中,月扫过时,光线将几经变幻,当阳光洒满整个街道时,有一种澄澈之美。然,最美的并非此间。
夜色中的它让人生出些玄奥之感。它和茫茫天际倒是相互照应,一片诡谲,一片沉静,便如暗之城堡、夜之森林了。路有街灯,甚而往往不太亮,堪堪只能透过叶片传出块块橘黄的光斑,也只是勉强地为夜行的车盖上软软的被,或被街边店铺迎上几点薄薄的亮色,似乎轻吹一口气就能将这光层融化,连带着整个的森林也要融化了。就在这暗暗冥冥中,会有滚动的声音从远方传来,好似从世界的另一端传出,沙哑的声音慢慢清晰,且会有一束光映着四周绿色一同溢出。往往不过片刻,一辆车会不疾不徐地从视线所及之处拐出,倒仿佛梦中般迷幻。我几欲沉浸在这境中不再醒来。
夜森林突出了一个“夜”字,说是夜色,夜色却也分许多种。我最喜欢的便是凡夫俗子亦或雅士最喜欢的——最黑的夜色。却是现代人越来越少带着欣赏和它对视。我看向它时,恍觉它是世间最大的眸。蕴含着点点碎亮,时而闪光,时而昏浊,时而又熄灭,又好像包含着千万双好奇的小眼睛,和我遥遥对望,只不过它比我看得更深,它直抵我的灵魂,扼住我的躯体。琐屑的亮光在霸道的夜中显得微不足道,尽管微不足道到不足以让你使出身形,却让你的心脏为之燃烧,幸不至于被踩成火星。天真无邪却又好像早已洞察一切。面对着这样的它,我如何敢再皱起眉头,故作心事重重?
夜森林美,却永远不是极美,因为它总是让你看不够,望不穿。
是夜,似乎因为停电,那寥寥几盏暗灯终于伴着霓虹入梦,我于是走进了一个全黑的森林。视线所及之处,皆是一片黏稠的黑墨。我胆怯又兴奋地向前走着,又不愿太快,好似我早已知道深处潜藏着一个凶兽。蹑手蹑脚,我不愿发出声音,一面又静静地听着——我似乎听到树叶落下的声音、呼吸的声音,我自己的呼吸声。有风吹过时,我察觉到有暗夜的精灵从我的鼻间扫过,带着一种舒服的味道,和平时的差别本应不大,可这时的一束光却是蛮横地刺破黑暗,黑色迅速地被腐蚀、消退。我呆呆地看着那束光由远及近,绕过森林幻化的隧道,伴着巨大的心跳,这束光更近了。我悠然地转过身去,即便是戴着眼镜也眯着眼睛想要看得更清楚——我的影子被慢慢拉长、拉远,从我所希冀的身高至更长。在一片黑中,有一团白光,白光中有人影魔法般变长又变淡。我看到我的一个影子消失了。又看无数个影子飞速冲向远处。好像时光轮回变幻,但我却没有动弹,因为车已行远。又是一片黑暗,仿佛地狱一角,黑色的花瓣静静展开,喷出暗色的洪流。我依然迟疑前进,并等着某一刻远方突然有冲破黑暗的亮光。
夏季多雨,雨多且大。大雨滂沱,不要命地砸下来,每滴水皆成万钧——重重地死劲砸在地上,激起一朵或两朵雨花,不待趋于平淡就又是一朵。我站在伞下,小街上。看着一朵朵雨的精魂碎散又凝聚,我久久不忍迈出,伫足在此,我只是害怕我不能看尽这片美丽。车前灯织成的薄纱均匀地笼着的水滴好像朵朵燃烧的火焰,于是薄纱被层层点燃,街灯的暖光也燃烧着摇摇欲坠,一切在疾风中摇晃着狂暴地进行着,我的心也在跳着,不平静的跳着。不能动丝毫,我的内心要将这燃烧的世界刻在心中。我只想把伞扔在一边,不管这雨的猛烈,雨为衣,天为盖,地为床,如此和衣而睡!我最终没有这么睡,因为——
我再次迎着夜森林的双眸,送去我的道别吻,我必须回家,夜森林的纯粹只容得下发现它的人的灵魂。
晚安。
【编者赏读】一个古老的传说是,人是半神半兽的生灵,每个人的心中都活首一个上帝,也可以说,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魔鬼。可以肯定的是,内心充满阳光的人,才会欣赏黑夜的美丽。
夜游奇境
李茹楠(2012级)
很久没有写过夜景了,倒也不算是夜景,只是一团乌黑罢。
终究,死也抵不住的秋破门而出,飘散了些许桂花的气息,夏季太长,有点让人担忧金秋时节会何时来到,不过它最终还是来啦。
瑟瑟的冷风只有在天色沉寂下来后才偷偷溜出,自由活动并不像冬天的北风,他只是稍稍把热空气吸入囊内,慢慢消化,似水柔情了许多。向外望去,满眼的漆黑中点看一滴火似的光,“那是什么”,随后如过往云烟般,慢慢飘散了。
怅惘着,熬完了一个又一个寂寥如一张黑色卡纸的夜晚。说不出来是哪里搭不上调,但就是感觉生活杂乱无章,如天际的一抹黑,找不到出路。苦苦探寻着什么也未可得之。从前初中的宿舍生活时期,虽然比较辛苦,但回味起来时却倍感甜蜜,人就是有着这种变态心理吧,经历时觉得如同坐牢,事后却又倍感欣喜,毕竟自己的青春曾活过。
这是个肆意的夜晚,灯火通明,合家欢乐,其乐融融,没有嘈杂的麻将声,只是每家人聚在一起,吃喝谈笑,每个人都很惬意,仿佛没有一丝苦恼般,通明的欢声笑语,怕是再也抓不到原形了,它已飞得如此远,受了许多污染,畸形不堪。
或许每个人都还在笑着迎接未来,满腹辛酸可有谁怜?人们喜爱外表光鲜的,大多属于印象派欣赏者,还未熬到抽象凸显的一刻就已经陶醉在幻想世界里,引吭高歌,双颊绯红。没有人天生喜欢反思自我,却喜欢忙于提醒他人反思自我。走过的路不长,看过的景不多,唯有用心,才能理解造物者赋予我们思维的缘由。
今夜至此,我已乘鹤归去,晚安,好梦。
【编者赏读】满怀欣喜去感受黑暗,想要蜷身而退时却倍感艰难。
胖瘦之别
姚胜蓝(2012级)
胖子和瘦子是结交多年的铁兄弟。他们各自家有妻小,人至中年。
胖子是个不折不扣的话唠,他因胖而肚圆,鼓鼓的肚皮里似乎装着说不完的话。吃饭时的他端起酒杯侃侃而谈,骨子里就有一股领导风范。瘦子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就是胖子抿着红酒,微醉,脸红,心满意足,大气的样子。瘦子开玩笑说胖子的一张嘴能吃能喝能谈吐,全能型。
瘦子因瘦显得颧骨高,脸蛋瘪瘪的向内凹。瘦子寡言。也许是骨子里一种类似清高、自尊的东西作祟,他不常向人倾吐。他在缄默时洞察八方。瘦子不烟不酒,像天生排斥此类东西似的,抽烟而呛,饮酒而晕。他总是在饭场上硬着头皮推脱着,推脱着,渐渐人们淡忘了他的才能,他被提及时,只被贴上“非领导材料”的标签。瘦子是知晓这一切的,他也曾因为没能给家庭更好的条件而内疚与自责。曾有过一段时间,他试图改变自己——融入与自身格格不入的人群,说一些不合本性的话。没过多久,他又觉得自己极其可笑,那些他为所谓的“改变”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多么蹩脚,多么愚蠢。瘦子继而对胖子说,他这一生默默地,能糊口养家,能在假日抽空旅行,游山玩水,足矣足矣。
胖子并不认可瘦子的观点,可他选择闭口不提,毕竟人的想法都是千差万别的啊。胖子的观念里,人生,就应该像他一样广结友,当领导,用偶尔的奢侈点缀朴实的生活。胖子一心觉得,人,本就该像鱼——自由,同时滑溜溜的。
于是,瘦子是一名普通工人,他有他个人意义上的快乐,也有小小缺憾。
于是,胖子从工人干到了老总,他有他个人意义上的成功,也有小小缺憾。
他们自始至终都是铁哥们,俩人情谊至深。
【编者赏读】胖子和瘦子相互抵触——同时,完美地契合着。
第三版
由一处喜爱引发的
周文婷(2011级)
十五岁那年爱上了一座城。布拉格。圣维尔大教学顶上的十字架和彩色大玻璃,布拉格广场上“扑棱扑棱”飞起的白鸽。黄金巷里芳草萋萋花影深深。
彼时大概是幼稚且深情的,对于喜爱的事物,总是以最纯净的感悟膜拜,因此虔诚甚至偏执。有时候身边的朋友讨论着对某些城市是如何喜爱如何向往时,心里总会打起小九九,做着毫无意义的比较,却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同M聊天。M是我见过最特别的人,痴迷音乐和书籍,和王小波一样用五线谱写长长的信,既天真又残酷。当他告诉我他喜欢东京和布拉格时,我迫不及待地问:“那你更喜欢哪一座城市呢?”M很认真的回答我:“没有所谓的‘更’。东京有它的东方典雅之美,布拉格亦有其独特神秘的哥特风。出发点与方向不同,最后的归宿自然也不同。”他又补充道:“比如,我喜欢的披头士与贝多芬,卡夫卡与村上春树,建立在他们身上的比较无疑是虚无的。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不同,将他们作比是谬误且空洞的。”
豁然开朗。
从小在学校与家庭里最常耳闻的便是“比比谁更优秀”、“比比谁更乖”,甚至“比比谁个子更高”,无一脱离“比”的条框。诚然,人在“比较”的时候更能激发斗志,更容易取得进步与成功。我想这大概是“比”有益的一面。在学习与工作中,只有常常比较,人才能找到自己的弱点,取长补短,完善自我。“比”在一定程度上亦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它的重要性毋能否认。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比”可以带入一切中。正如M所言,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不同,其中的绝大多数出发点与方向都是不同的,这样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在我看来,那些热衷于事事“比较”的人无外乎两种:无聊的人与没有安全感的人。不记得何年月,这个世界都不缺乏无聊的人,故可视若无物矣。至于没有安全感的人,大抵是内心惶恐不安,整日郁郁于得失之间,只能靠一些自欺欺人来安慰自我以获取并不长久的满足感,可悲可怜。
每个汉字都是无辜的。他们存在的状态并不以自我意志为转移,那些不好听的字意大抵是某些居心险恶之辈强加于其上的。故我既反对对“比”字的过度吹捧,又反对对“比”字的过度棒杀。要知道,汉字是无辜的。
对了,林芝的天空澄澈如从三千米深的海底掬起的那一捧幽深,挪威漫长的海岸线上雨雪霏霏,雷克雅未克长长的积满厚厚的雪的街道尽头有北极光,都是这世间至美的风景,如同布拉格一道,美得无可质疑,美得不应被比较。
跋山涉水那么久,才刚刚明白这个道理。所幸未晚,甚乐。
【编者赏读】摸索于黑暗,忽至一片明亮;穿梭过狭谷,撞见无际平原。所谓豁然开朗,大抵如此。
笔
常舒婷(2012级)
我感谢你温柔的陪伴,一如既往。
摊开素白的纸,从未可名状的思潮之源撷取只言片语,绕过我的心我的臂我的掌,在你的唇间洋洋洒落成一条大河。那该是怎样的一条河,怒迎群峰,向下冲开一帘瀑布,每一滴都激荡着成长的回音。
多少个日夜,你是从未松过的一根紧弦,我令之所至,你便立时落之成文,从不怠慢。星河初上,你伴我挑灯夜战,身姿岿然有如苍松。多少深情,经你而缠绵悱恻;多少忿恨,你替我声讨唾骂。甚至每一次细小的感动,每一次执拗的哀伤,你也小心翼翼地收录,用你仅有的方式予我安慰。
可我又是如何待你的啊!明明是情义款款的一腔墨血,却任我挥之霍之,直到最后一滴流尽。然而扬手一挥,任你曝尸郊野,枯骨成灰,即便是随我左右,你也常常提心吊胆,恐我恼时迁怒于你,狠狠一掷,从此永居长门。冥思苦想时,便不自觉地施重刑于你,或啃或折,直弄得你眉眼颠倒,手足残缺。看你眉目清丽,姿色雍容,便欢天喜地,时日一长,见你渐渐淡去韶光,便不闻不问——唉!凡此种种,怎可尽数?你日日与我相伴,却时时被我忽视,仍从无怨怼,咽泪含笑,对我鞠躬尽瘁,不离不弃。
我予你不多,一个拥挤的笔袋就成了你此生不换的归宿。不过是琳琅之中的随性之选,你却愿穷尽一生报我知遇之恩。也许你唯一的痛苦便是无能再相伴于我吧。好几次我将你借与别人,却听他们迭声抱怨你的不配合,一经我手,你又流畅如初。原来,易主离乡,于你也是这般断肠啊。
于清灯下,偶尔举起你挺拔秀逸的躯干,才惊觉你的苍老。透过刀痕、齿痕遍布的身躯,隐约看见你那藏青色的血管,蓬勃奔腾的血液已所剩无几。我凝视着你,看着你身上的斑斑伤痕,想你从不曾泯灭的温存与耐心,想你恬静纯美的青春容颜,想你而今行将就木的生命。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想着,任光阴在身侧呼啸而过。
这样的时刻,稀少得可叹,虽然它本该更多一点。
你并不受宠若惊,而是敛起了浅笑与我对望,神情肃穆而哀伤,你想到了触手可及的分别吧。你曾经陪我一起哭过笑过骂过叹过的岁月终究是一去不返了。从此伴你的,也许只有荒冢深处漫漫的黑暗,和那些你用生命记录下来的关于我的回忆。
你的模样依旧端庄,有着文士的儒雅与将军的庄严。即便已是老弱残兵,也风韵不减。
让我留给你老去的空间吧。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那我与你,该是凝望对视了几千年,任沧海桑田,才有了今日朝夕相伴的尘缘呵。请原谅我,你为我倾尽此生,我能为你做的,也仅仅是一只锦盒,葬你此世华颜。
你却笑了,含着泪光,那般欣悦而满足。
你说,只愿伴君,此生不换。
【编者赏读】聚是一瓢三千水,散是覆水难收,只因有你,虚妄的别离也成温暖回忆。
诗词四首
黄浩东(2012级)
青玉案·芳尘
凌波随赴天香处,轻骑回眸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共?虹桥月晓,朱阁绮户,只有春如故。
彤云漫耀新阳路,长剑向天陷迷雾。若问闲愁今几许?一川烟草,漫天飞絮,觉梦落梅雨。
浪淘沙
徐行笑东风,相共从容。垂柳漾波舞自翩,南国香径望凝眸,宛转芳红。
离合尽残红,此恨无穷。纵是汉宫春色遍,来年相思撷红豆,知与谁同?
游惠亭山
韶光随性少年好,
携友同游惠亭山。
映阶碧色掩古道,
蔽日林荫护幽坛。
嘤嘤婉转朱亭憩,
汩汩流泉惠水源。
高飞翔集彰淼阔,
贯日白虹济远帆。
江雪
江雪寒无眠,
素装舞朔兴。
飞絮散飘渺,
鹅羽雱帘亭。
扁舟橹自摇,
一曲引迷津。
兹水泛茫茫,
吟哦柳公情。
【编者赏读】春夏秋冬,四季皆文章。
乌鸦
周澳文(2012级)
他光脚走过那片碎石瓦砾,到了天台边缘,拣了块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吐了出去。终于还是到了这里,没人察觉,没人阻拦。现在,头顶不再是冷硬的水泥,这让他心情好了许多。
刮过一阵风,他只穿了件蓝白条纹的棉衫,锁骨突兀地暴露在风中,有些凉意。
“真够冷的,我得快一点了。”他催促着自己,解开身旁的黑色塑料袋,掏出摄像机,按下开关,用木棍和石子支在一边,然后清了清嗓子,眼睛炯炯有神。
“我是乌鸦,来这儿有七八年了吧——还是十年?时间太长了,记不大清楚了。来,往这看。”他拿起相机对着远处的大门。“修的可真气派,但我第一次进来,真不这样想,那简直是狗洞,他们把我像病狗一样塞进狗车里押进来——咳,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不提了。”
又是一阵风,更大的风,吹开了他领口的扣子,胸口现出一道长长的痛痕,像蛰居在身体里的水蛭。
“太冷了,我真该把床上那套褥子一起带来,虽然已经霉了,总比在这受冻的好。算了,我得快点了。”他把摄像机放回支架上。
“我在这接受治疗——这是他们的说法——他们给我用药,大剂量的麻醉,我躺在床上,像是沉在海里,我没见过真的海,书上解释那是咸的,辣的,有很多水——我大概是见不到真的海了。有几百只饕餮向我游过来,它们寻着我身上的腥味,几张血盆大口拽着我,把我拖进深海,撕咬,蚕食,海水被染成猩红,灌进我胸腔里,我是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可我连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我没有一丁点疼痛,那麻醉使我与恐惧感绝缘。我和死人还有什么区别,身体里流动的都是麻醉剂,没半点鲜血了。”
“夜里我睡不着,我在树林里散步,尖锐的树枝想撕裂夜空,却只戳了几个窟窿,天外边的光漏进来,挂在树叶上,落在铺满松针的石子路上。我站在窗口,我睡不着,我以为我在树林里散步,可也只能隔着这锈迹斑斑的铁窗,看着那片树林,还有草地上我的影子,它们在动,在那嬉闹,我却只能被关在这逼仄的发了臭的屋子里。他们是真把我忘了。”
风越来越大,吹散了支架,摄影机磕在了石板上,他急忙捡起来,哈了一口气,用袖口擦了擦。
“见鬼,这风真邪乎,越来越冷。”他抱怨着,又将机器固定好。
“昨天晚上做了个梦。他们把我关进囚车里,推着往前走。天是灰的,墙也是灰的,什么都是灰的。街道两侧挤满了人,屋顶上也站着人,他们向我扔烂菜叶和鸡蛋。可我喊不出声来,也躲不及——事实上我是无话可说了。我只看见一个红色的刽子手,从一片死灰中走过来,提着一把沥着血的大刀,拖在地上走。那些血流在地上,地像是裂开了一道疤。地大概也是疼的,可它跟我一样,是个哑巴。我只是安分地坐在囚车里,看着一张张空白的脸。我知道,我该上路了。”
一只乌鸦飞过来停在电线上,埋着头,打理着两翅的羽毛,低沉地叫了两声。它缩着脖子伫在那,像块窟窿。
“有人来接我了,我该走了。”他站起来,扣上了领口的扣子,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对着镜头咧嘴一笑。
“走啦——走啦——”他向着四周兴奋地挥着胳膊,像是正要下乡的文青那样。他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吐了出去。他跳了下去,死了。
后来人们发现了那台摄影机。画面中他缄默不语,东张西望,举止怪异。人们都说这个哑巴疯子连死都是怪诞的,但那也只是他们茶余饭后一时的谈资罢了。
他的确是个疯子。他把小刀插进手心,说以血为鉴从此无人可叫他受伤。他尽心呵护一粒仇恨的种子,用嘲笑的鄙夷的如匕首般尖刻的话语去洗灌,直到一天种子开出了茂密的森林。他梦见他把一颗热气腾腾的心扔进冰冷的池塘,天空飘满雪花,池塘却开满夏荷。孤单是黏稠的腥臭的懦弱,他不奢望得到任何人的关心。
我站在他的墓前,一个杂草丛生的墓前,像是看着自己。我点上两支烟,在他的坟头插上一支。他一生都在寒冬中行走,大概是没见过这火光的。现在,他终于如愿沉入那片厚实温暖的土壤,带着一身的伤。我在他的坟前抽完一支烟,往山林里走。天空有些潸然了,一场大雨惊醒了山林。我走在铺满松针的石子路上,头顶飞过一大群乌鸦,它们都撑着黑伞。
乌鸦死了。
【编者赏读】森林中憩着千万只乌鸦,他们见不到阳光却渴望光热。
第四版
求不得
王玥纯(2012级)
路金波曾感叹过,“求爱”、“求婚”是多么糟糕的词。求不得的。在小说中要设计情节,但真正的相遇,不管是十五岁还是五十岁,不管是在即将沉没的大船,还是一直虚无的比特海,只因一起看过夕阳又看过星空,默契中互相想念,就相爱了。后来分享过一只苹果或茶叶蛋,决定一起生活。从未求过,只是所得。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陈阿娇
总在不经意的时刻,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不知道阿娇在长门园会否想起她与她的阿彻从前时光。他们的初遇,一个是长公主独女、太后的宝贝,一个是东宫太子。王夫人指着宫娥一一掠过,笑问刘彻是否中意。六岁的太子却一再摇头,最后终于扬头朗声说道:“若得阿娇为妇,愿以金屋储之”。阿娇望向他,嘴角上扬,敛眉低笑,冬日微光,满目初阳。自此之后,她便应了他的劫难,他便成了她的执念。
六岁初遇,相伴长大,十四岁大婚,十六岁为后。阿娇的幸福直接便到了顶点,到达了众人终生无法企及的高度。后来他们相伴十年,她为他博得太后信任,赢得亲政之权。可她一生活得太肆意,她锋芒太露,在宫人面前也对刘彻大呼小叫,她把他当作只属于她的礼物,不容他人占有;她骄纵,她以为他都会懂。可她不明白,帝王之心的深沉,他会庆幸有一个助他获得权术的帮手,他绝不需要一个处处压制他的妻子。在二十六岁的光景,她被废,吃穿用度一切按皇后旧例,但拘禁长门,与他死生不复相见。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我一直有阿娇情结。我多希望阿彻和阿娇能厮守白头。阿娇她是那么骄傲的人,她居然能央人写下《长门怨》,在长门园的日夜等候中是否还会想起少时的玩乐,上林苑共骑一马的欢欣,未央宫里灯火彻夜?刘彻终是不能为她散去一身风流,褪去一世骄傲。而她却甘愿为他背负半世屈辱,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终是,求不得。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朱安
平日谈到鲁迅先生,总想到他的一字胡须,凛然正气,或是许广平《欣慰的纪念》。然而我看到鲁迅,总会想起他背后那个被历史遗忘的女子——朱安。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她是鲁迅真正的结发妻子。当年鲁迅在日留学,接到“母危速归”的电报便匆匆回乡,进门看见红灯彩帐,就明了事情前后。他扭头便走,对朋友说:“这是母亲娶的媳妇,与我没有一点干系”。次日早晨看到新娘,她身材矮小,面色拘谨,五官平庸,又是个裹小脚的女子,鲁迅心中便更充满了厌恶。时间流逝,鲁老太太对朱安抱怨没有孙子,朱安才含泪说出实情:“大先生平日从不与我说话,又怎么有孩子呢?”鲁老太太也只是叹息,别无他法。一日鲁迅大抵是心中内疚,便主动同朱安说起自己在日本吃过的一种糕点,朱安受宠若惊,又急切想表明与大先生有共同语言,便说自己也吃过。这种糕点在全中国都没有,又何谈绍兴这样的小镇呢?鲁迅便认定朱安是贪慕虚荣的女子,随之搬去上海。其间多次寄来离婚协议,朱安均不同意,直至听闻鲁迅与许广平同居并诞下海婴,才在离婚协议上按下红手印。
朱安后来的一生均在鲁迅绍兴老家度过,从未再嫁。临死前她恳求将自己葬在大先生旁,她的愿意并未实现,她被葬在绍兴,她服侍了一辈子的鲁老太太旁。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几段唏嘘几世悲欢。便是,求不得。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金岳霖
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人的告白。林徽因便真如美的化身,她独立,充满希望、娴静、安然。早年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都倾心于她,而林徽因最终选择了梁思成。徐志摩转而与一代名媛陆小曼共结连理。只是金岳霖,一生未娶。
金岳霖一直与梁思成夫妇是很亲密的朋友,他时常串门。他与林徽因一直来往密切,但仅限好友,从无逾越。金岳霖一生童心,最爱与学院其他教授的孩子比谁的梨大,比输了就将梨赠给孩子,他再去买。他养鹅,每用饭时,鹅可与他同席而坐。每到夏天,他便成车成车地买来西瓜请大家吃。他似乎没有任何一点苦情的标志。他终生以好友的身份陪伴着林徽因,默默温暖她的寒冬,却从不打扰她的安然。林徽因逝世十年后,金老请众人吃饭,大家皆感疑感。末了,金老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再后来,金老握着林徽因的照片安详离世,他的坟墓和她的仅咫尺之遥,他又可以继续陪她度过下一个永恒。
看那天地明,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徽因身边,他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只是,求不得。
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而我一直以为其中最痛苦的便是求不得。一边心热如火,一边眼冷似灰;一边用整个生命付出,一边甩下漠然的背影不予接受。多无奈的坚持,多注定的宿命。然而这求不得的煎熬并非你一人所受,总有人正在穿越人海,寻找你,你也是他(她)的求不得。
【编者赏读】不是一见钟情再则日久生情的,不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不是距离产生美,也不是寂寞比浪漫可靠,一切都无逻辑可言,各有各的姿态,你爱了,便是爱了。
眼泪
杨祺琛(2012级)
我静静地闭上眼睛,努力地寻觅着什么,但只发现茫茫大雾。我依旧努力地捕捉着,终于看到了——那一双噙满泪珠的眼。
我还记得那天,院子的人将她的孩子埋在土里,天飘着雨。人们都准备归家了,她还是立在那,动也不动。人们赶她,她回瞪人们一眼;人们劝她,她漠然不动,她只是呆呆地望着那座坟,她年轻的孩子的坟。雨似乎要下得更急了,天也更阴沉起来。人们奈何不了她,只好走了。我看着她,独自站在不远处。天空开始发出沉闷的低吟声,像蓄力等待大爆发。果然,雷鸣、暴雨随之而来。茫然中,我听到一种哭声,不是婴儿的嚎啕大哭,也不是害怕受打击后的抽搐,是一种缓的、厮的,像是要与这个世界决裂般的低吟。我觉得我出现了幻听,周围没有别人,她也仍伫立在那。我仰起头,雨滴使眼前的变得更模糊了,斑驳成了一大片雾。
她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她是院子里的一条狗,守护院子将近两年了,叫阿黄。她喜欢独处,不爱与人玩耍,她喜欢静静地蹲在草坪上,望着院子的铁门,当初她就是从那个门跑进的院子。她时常在清晨慢慢踱到院门,望一望马路,然后低着头往回走,没有人知道她在望着什么。她也很喜欢在门外徘徊,似乎很是犹豫不决,唤她回来时,她也会乖乖地往回走。但我总觉得她是不愿的。望望门外的马路也似乎成了她的一种习惯,直到一天,她像是发现了什么,拼命地跑出门外,随后的两天她都没有回来,直到第三天凌晨。门房的爷爷说她也只是嗷了三声,就趴在铁门那儿睡着了。一个月后听说她怀孕了。随后,四只小狗出生了,我感到她是骄傲的,感到她变了。可惜四只小狗相继送人,当然,趁她不在的时候。当她发现时,发了疯似地在院子里到处乱跑,跑了一段时间后,她开始嘶叫,人们吼她吓她,最后她终于安静下来,窝在院子的角落里,眼里全是害怕。
几天后,她开始变得勤劳起来,开始变得真正像一只看家狗了。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又好像在努力地忘掉什么。人们都夸她尽职尽责,她更不会故意去讨好人。她不再望着院门,没事干时就趴在草堆里啃草,这堆“没味了”就换下一堆。我有时会默默地看着她,像是看着一个背负了太多的人,我觉得我的眼神里有同情,我不知道。她有时会注意到我是看着她的,她会同样地看我一眼,然后默默离开,她的背影也最终消失在路的尽头。
隔了几月,得知她又怀孕了,却发现她始终窝在一处,不愿走动,大概是想多陪陪孩子吧。这次是五个狗宝宝,刚出生时,我看到她在欣慰地笑,这是第一次,我看见她的笑容,后来无论怎样我也忘不掉,那短暂的笑。那个孩子是被冲进来的车扎死的,那一秒后,我看到她的绝望。
她走后,我仍在坟前,我发觉有什么湿的在脸上淌,擦干后,我也准备离开了。
眼泪是内心无法诉说的言辞。
【编者赏读】同情是最深的悲悯。因为爱,故苍生平等。
梦
何志翔(2012级)
沿着湖畔的青石路缓行,望潺湲的溪流拼争着奔向远方。许久之后,缓缓进入了梦乡。
记得但丁曾写道:“我看到花,我停下脚步。”一路嗅着醇香,茫然之中瞥见那束鸢尾兰,不觉得痛,只感悟美。踏破浮光碎影,随着纹路缅怀那些冥想。
入梦,发现刚走过的沧桑不经意的拂过我的脸颊。有过曾经有过絮言琐语,有过学习不尽人意的抱怨,也佯装着漠不在意的淡然。那些诵不尽的诗文,解不出的习题,正表现了我们在学习上始终无悔的付出。那些桌前椅后的戏笑,三尺讲台旁的谆谆教诲,回想起已蚀过沧桑,饰上了青春的气息。那时一段经历,一丝感触,甚至是百无聊赖时听到的闲言碎语,都不知不觉变为刹那间的浮想。而自己却久醉不醒,感叹破碎的影像已来袭,思索在风雨之后,梦是否可以成真。
梦深了,独自一人笑着离开。我知道,我要去追逐着汹涌的逆光,溯光而上寻觅生命的底色。就这样,最后栖居于有皈依感的精神处所。希望不经意地游离过一座清真寺,祈求生命的磨练,感悟最初的虔诚。渴望迷失在沙坡头沙漠边缘,品藻迁徙的羊群,缓听闲适牧羊人的旷远歌曲,享受无尽的情趣。盼望踯躅在北京巷弄之中,观摩两位爷爷在棋盘上厮杀,不亦乐乎的情形。奢望徘徊在周庄的小径上,呆望年过花甲的老人倚在藤椅上,听着收音机,品味着惬意的夕岚以及生命的孤独。其实就是这样,孑然孤寂,不免要擦肩而过无数寡淡的风景。行走在路上,偶尔的惊艳都不能影响我们。我们仍旧为了那个梦,始终惴惴不安的拼搏。
梦将尽,回到了最初的家园。那里风烟俱净,人声俱清,有说不尽的情思。那时,有调皮的眨着眼眸的星星,有妈妈端上的香喷喷的鸡汤,有小院里自己亲手种下的兰花,有一到家里就朝我摇尾的大黑狗……然而如水的月光,却洒了一地的惆怅。花鸟依旧,爸妈还在那里,但是容颜已悄然褪色。可是,没有可是;如果,没有如果。因为终究还是那个梦。爸妈的期待,满嘴的汤汁,池边的脏泥,回眸之后,抑或是梦的结点吧!
梦绝,在这时。倏忽间明晓自己已经遗忘了过去,淡忘了心中的梦。但是,温故又有何用呢?哪怕又再是一个雨季,也不要让岁月乱了心绪,也要矢志不渝地走下去。
耳畔,书声琅琅,不绝如缕。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梦当永恒,人当如何?
【编者赏读】莫因岁月乱心,梦仍旧,人或在,坚持前行。
中缝
成果存盘
(岚光文学社社员作品发表一览)
(接本报2013年第4期)
★2009年7月,辅导文学社社员黎雅(2007级)的作品《一颗种子的尝试》(散文)发表在专著《优秀作文大点评》(高二年级分册)。该著作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邓济舟担任该专著编委并点评该文,该文首发《岚光报》2007年第6期(总第43期)。
★2009年7月,辅导文学社社员常达(2007级)的作品《以梦为马的诗意精灵》(散文)发表在专著《优秀作文大点评》(高二年级分册)。该著作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邓济舟担任该专著编委并点评该文,该文首发《岚光报》2007年第5期(总第42期)。
★2009年7月,辅导文学社社员况旭馨(2006级)的作品《忆思》(散文)发表在专著《优秀作文大点评》(高二年级分册)。该著作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邓济舟担任该专著编委并点评该文,该文首发《岚光报》2007年第6期(总第43期)。
★2009年7月,辅导文学社社员江雪(2007级)的作品《蝶舞》(散文)发表在专著《优秀作文大点评》(高二年级分册)。该著作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邓济舟担任该专著编委并点评该文,该文首发《岚光报》2008年第2期(总第45期)。
★2009年7月,辅导文学社社员云一宁(2006级)的作品《开吧,开吧,我的蟹爪兰》(散文)发表在专著《优秀作文大点评》(高二年级分册)。该著作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邓济舟担任该专著编委并点评该文,该文首发《岚光报》2008年第1期(总第44期)。
★2009年7月,辅导文学社社员杨欣(2007级)的作品《山之语》(散文)发表在专著《优秀作文大点评》(高二年级分册)。该著作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邓济舟担任该专著编委并点评该文,该文首发《岚光报》2007年第5期(总第42期)。
★2009年7月,辅导文学社社员李寒盈(2007级)的作品《如何“偷得浮生半日闲”》(散文)发表在专著《优秀作文大点评》(高二年级分册)。该著作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邓济舟担任该专著编委并点评该文,该文首发《岚光报》2007年第5期(总第42期)。
★2009年7月,辅导文学社社员杨欣(2007级)的作品《蹙眉》(散文)发表在专著《优秀作文大点评》(高二年级分册)。该著作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邓济舟担任该专著编委并点评该文,该文首发《岚光报》2008年第2期(总第45期)。
岚光信息
2013年第5号
岚光社员作品入选《文学荆门·2013》
本报讯(记者 兰光轩)《文学荆门·2013》作为荆门建市三十周年的献礼之作2013年10月由武汉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岚光文学社社员周文婷(2011级)作品《情至荼蘼花事了》、杨彩怡(2011级)作品《野渡无人舟自横》、姚胜蓝(2012级)作品《暝暝》、郑文樨(2012级)作品《黑夜》、孙晓丹(2011级)作品《单程车票》入选“新锐榜”。
该书由荆门市作家协会主席黄发清先生主编。全书共有36万字,收录了荆门市本土作家的优秀作品。该书以“新锐榜”栏目选发岚光社员作品,一则凸显了岚光社员作品质量之高、影响之大;二则体现了市作家协会扶掖新秀的博爱精神。
岚光文学社组织社员观菊
本报讯(记者 兰光轩)“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金秋菊正艳,赏菊正当时。11月2日,岚光文学社组织社员来到市生态运动公园赏菊。
五十多名社员在岚光首席导师邓济舟的带领下,漫步于五颜六色的菊花丛中,或领略菊花的曼妙婀娜的风姿,或品味菊花沁人心脾的芳香。天地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和谐结合,一步一景的巧夺天工,使社员们流连忘返,有的社员禁不住当场吟咏着关于菊花的古诗词。
据悉,为了使社员的写作接地气,岚光文学社经常组织社员外出采风,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文明湖”杯有奖答题第77期答案
一、牡丹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之称。你知道“牡丹”这个名字的意思吗?
答:“牡”本指雄性,雄性在形体上,一般较雌性为大,因此“牡”引申出大义。“丹”本指丹砂,引申出红义。“牡丹”二字,突出的是这种花的花形之大和花色之艳。这正符合牡丹的特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长安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唐元和中一年春天,开出两千多朵花,有的花面径达七八寸。宋朱弁《曲洧旧闻》称一种牡丹“尤惊人眼目”,“花头面广一尺”。可见“牡丹”名不虚传。
二、菊花在中国十大名花中名列前茅。自古以来,诗人写菊,画家画菊,不知留下了多少杰作!“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写菊的妙句。“夕餐秋菊之落英”,更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请说出菊花得名的理据。
答:宋代陆佃在《埤雅》中说:“菊本作蘜,从鞠,穷也。”这是就开花时节来说的。菊花通常在秋季开放,菊花盛开,百花凋零,所以黄巢在诗里说“我花开后百花杀”。“穷也”,意即菊花是最后开放的花。《中国文字学故事大辞典》则另持一说,认为菊花的得名,和形态有关。“菊”下面是个“匊”。此字外面是“包”字头,里面是个“米”,表示将四散的米包在一起,这就有了球的形状。中国古代不是有“蹴踘”游戏吗?这个“踘”就是用棉布包成的球状的东西。后来改成了皮制的,所以“踘”又可写作“鞠”。“掬”则是两手捧物时合拢成球形。菊花是球形的花,完全符合“匊”的特点。
三、“桃花红,李花白”,让人想到春日的美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是熏陶了我们的想象力。“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多少感人的故事。请你说说桃花的“桃”为什么是木字旁加个“兆”?
答:“桃”是一个形声字。“木”是形符,“兆”是声符。但为什么要用“兆”作声符呢?我们见到有三种解释。一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的:“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兆,十亿,曰兆言其多也。”他的意思用“兆”是因为“子繁”。二是台湾版的《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的解释:“桃花秾艳易落而性忌雨,三月吐蕊;稻秧则喜雨而于三月布种。由于稻秧之荣枯,岁功之丰歉,有视桃花之盛衰可以预卜之意,故桃从兆声。”三是逸群在《中国文字学故事大辞典》里说的。他说龟甲或兽骨烧裂后,其裂纹可以预卜吉凶。这裂纹便称之为“兆”。而桃之所以写成“桃”,就因为它的果实会向两边裂开,且上面还有裂纹的缘故。
四、百合花在夏季开花,气质高雅宜人,人们视之为圣洁的象征。你一定说得出百合花是怎么得名的吧。
答:这和百合花的鳞茎有关。百合花的鳞茎为球形,既可入药,也可食用。据宋代罗愿的《尔雅翼》载,百合的鳞茎“小者如蒜,大者如碗,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名为“百合”者,“言百片合成也”。
五、说到丁香,你一定会想到现代诗人戴望舒。他著名的诗篇《雨巷》,便写到了“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花的“丁”该作何解释呢?
答:丁香花,常见的为紫丁香,春季开花,清香四溢。密集型的圆锥花序。为什么称之为“丁香”呢?明人高濂在《草花谱》中作过解释:“紫丁香花木本,花为细小丁,香而瓣柔,色紫。”这个“丁”字,其实就是“钉”字,在文字学中,称之为“钉”的本字。丁香花的花筒,细长如钉,且芳香浓郁,故称之为“丁香”。
六、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一处改动,本以“腊梅”为首选词形,在这一版中改为“蜡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改动呢?
答:不少人以为“蜡梅”在腊月开花,故称之为“腊梅”,其实这是一种误传。宋代诗人黄庭坚在提到蜡梅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话:“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工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这里说得非常清楚:蜡梅之所以称蜡梅,是因为这种花其形似蜡,其香似梅,和腊月开花无关。《现代汉语词典》以“蜡梅”为首选词形,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编纂态度。
“文明湖”杯有奖答题第77期获奖者
叶瑞阳(2013级)
“文明湖”杯有奖答题第78期题目
一、映山红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一到农历三四月,此花便开得如火如荼,万山红遍,称之为“映山红”,可谓名副其实。可我们现在想问的是,它为什么又叫杜鹃花呢?
二、“含笑”是常见的园林花木,花香扑鼻,有一种特有的香蕉味,故又名香蕉花。“含笑”这一名称更是诗意盎然。请问为什么称它为“含笑”呢?
三、一阵小雨过后,“栀子花,白兰花”的叫卖声,从小巷中幽幽传出,这是一种可以让人醉倒的意境。请你解释一下栀子花的名称含义。
四、提到“虞美人”,你也许会想到“霸王别姬”。这是一种形态非常潇洒的花,花瓣薄,花梗长,娇态可掬。你知道为什么称它为“虞美人”吗?
五、罂粟花型大,花色美,原产南欧,我国宋代以前已有种植。因为是提炼鸦片的原料,成了名副其实的“恶之花”。这里想问的是,“罂粟”这一名称是什么意思?
六、“花不知名分外娇”。“勿忘我”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蓝色小花,也许原本没有名字。那么,这个情意绵绵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
请将答案送交岚光文学社(天文台四楼),答对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