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4期(总第89期)
鄂荆内资准字[2015]第113/JM号
2015年9月28日
岚光文学社,引领学生步入文学殿堂
LanGuang Literature Club ,Leading the youth to the literature hall of glory
主 办: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
校 长:马德明 党委书记:张金兵
报名题字:田代祥
首席导师、主编:邓济舟 QQ:527616828 E-mail:527616828 @qq.com
网 址:www.lgschool.net(岚光文学社)
邮政编码:448000
现任社长(第15届):王倩怡
本报顾问:马德明 张金兵 田代祥 夏清松 葛昌华 曹 平 龙 锋 邹贤举 陈家银
本报副主编:易 琪(教师) 叶 飞(教师) 杨荆平(教师)
本期编审:田怡然(学生) 李雨涵(学生)
本期编辑:王倩怡 田怡然 杨蕊萍 李若雪 许毓恒 赵周威子
特约审读:上官晟翌 王倩怡 邓子豪 徐奕涵
本报常年征稿
纸质投稿地址:岚光文学社办公室(天文台三楼)
电子投稿地址:527616828@qq.com
岚光文学社QQ群:51386569
第一版
【社员靓相】
社员靓相
姓 名:孙玉寒
出生日期:1999年12月30日
最喜欢的书:《1984》 《黄金时代》
最喜欢的文人:王小波、掩面娘、北岛、乔治·奥威尔
写作感悟:夜是月的朦胧,月是夜的梦。纸是笔的过客,笔是纸的惊鸿,瞬间未必不能永恒。
写作成绩:《帅作文》发表校园习作三篇,《荆门晚报》发表校园习作五篇。
【走近作家】
2015年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共有五部作品获奖。其中,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名列榜首,其余四部为: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以及苏童的《黄雀记》。
格 非
原名:刘勇,男 ,格非系其笔名。1964年出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5 年毕业留校,任中文系助教、讲师(1987)、副教授(1994)、教授(1998)。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讲写作、小说叙事学、伯格曼与欧洲电影等课程。格非于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忆鸟攸先生》,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而198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更是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2015年以其“江南三部曲”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江南三部曲》简介】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是他历时十余年完成的长篇作品,深入思考并描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知识分子等问题。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人面桃花》是“江南三部曲”的开卷之作。小说讲述晚清末年、民国初年江南官宦小姐陆秀米与时代梦想、社会剧变相互纠缠的传奇人生。因《桃源图》而发疯的父亲突然离家出走;所谓的“表哥”、抱着“大同世界”梦想的革命党人张季元来家寄居……对秀米来说,世界的神秘在猝不及防中突然打开。随着革命党被剿灭,张季元莫名惨死,他与秀米从未在现实中展开的情缘,却通过他留下的一本日记让秀米荡气回肠,也让秀米隐约领悟了革命党人创立大同世界的动机。辗转流离之后,秀米以革命党人的面目重新出现在江南普济。在她的革命蓝图中,混杂了父亲陆侃对桃花源的迷恋、张季元对大同世界的梦想……小说悬念迭生,余韵悠长。
《山河入梦》的故事发生在1952年至1962年间的江南农村。女主人公姚佩佩遭遇家庭变故从上海来到梅城,在浴室卖澡票,偶遇梅城县县长谭功达,并成为他的秘书。谭功达虽然喜欢她,但却担心年龄等差距,只是发乎情,止乎礼。后来姚佩佩遭高官强奸后一怒杀死了对方,并开始逃亡。而谭功达对梅城的规划理想也屡遭挫折,在一次意外后被免职。受到排挤下放到花家舍后,他惊奇地发现,自己梦寐以求的“桃花源”已经在这里实现……在花家舍谭功达也终于看清内心深处对佩佩的渴求,就在他决心去找姚佩佩的同一天,姚佩佩遭捕并终被枪决,而他也因为包庇罪和反革命罪在梅城监狱死去。
《春尽江南》是“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小说主体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叙述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却长达二十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谭功达之子、诗人谭端午自我放逐到鹤浦,面对群体参与变动的时代,试图从《新五代史》找到解释;最初崇拜诗人的李秀蓉在社会剧变的潮流中成为律师,她改名换姓,以庞家玉的干练泼辣现身,最后却在虚浮而折磨人的现实中走向了绝望……围绕谭端午和庞家玉这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衍变,小说广泛透视了个体人生在社会剧变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精神困境。
【名家赐稿】
繁花似锦桂子山
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感赋
刘 勇
1
有多少新生的生命等待着,
等待陪伴葱葱郁郁桂子山,
陪伴桃花、石榴、桂花与腊梅接连绽放,
陪伴繁花似锦的育人圣地,
陪伴滋养心灵的沃土阳光。
纯洁的双目在清晨凝望,
桂子山与黄鹤展翅齐飞
鲜活的心灵在傍晚聆听,
桂子山与大江同声歌唱。
新生的生命在春天看见,
看见桂子山伴诗人送挚友孤帆碧空:
新生的生命在秋天看见,
看见桂子山护义士牵蛇山浩气高昂。
2
繁花似锦桂子山,
如同一位睿智慈祥的老人。
年轻的生命望着他,
听得见他胸中青春热血汹涌激荡。
他沉默着,
内心流淌着圣洁的声音;
他微笑着,
眼中闪耀着无限的希望;
他思索着,
记忆里中华文明恣肆汪洋;
他祷告着,
天下同胞轻言细语欢歌一堂。
3
繁花似锦桂子山,
为多少孤独脆弱的生命注入巨大能量!
桂子山的泥土,
生长着朴素的真理;
桂子山的树木,
散发着博爱的荣光。
走过幽暗的岁月,
忍耐浩劫的创伤。
从春天走到秋天,
将东方连接西方。
桂子山一路坚强,
桂子山四季芬芳。
4
桂子山牧养千千万万年轻的生命,
永远享受仁慈和平的阳光。
桂子山同年轻的生命相融,
桂子山同世界相亲。
年轻的生命拥抱荣美的圣山,
年轻的生命拥抱智慧与灵性的花朵,
年轻的生命拥抱历史的沧桑,
年轻的生命拥抱人类圣洁的信仰。
【名家简介】刘勇,湖北新民教育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出版著作《教育沉思录》。其《论当代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论教育家精神》《论主流价值建设》《论教育类社会组织的特征与功能》等多篇论文,对学校文化建设在当下教育创新系统中的战略性地位、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教育家办学、学校文化建设对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作用,产生了前瞻的见解,构建了独特的观点体系。
【岚光推荐】
人之初,性本善。作者在文中虚拟设定的机器人角度仿若混沌初开的新生者一般,用天真好奇的眼神打量着世界,心中充满善意与爱。语言平淡却富有哲理,且代入感很强,让人不禁遐想:人类初次诞生在世界上又是怎样呢?
我
孙玉寒(2014级)
我……是谁?
在某一天,这个问题突然出现,在我的心里或是脑海里或者别的什么地方,那一瞬间我的眼睛忽然一亮,在此之前我做的所有事情都好像梦境一样朦胧而遥不可及了。
我有了一种清晰而坚定的念头,我谁也不是,谁也不是我。我就是“我”,是小说中主角对自己的认识,是一种特殊感,用科幻文的话来说,我有了“个人意识”。
每种物质拥有个人意识的那一天都是操控者的故事的开始。我低下头看着双手随想法而动,这是我的存在。
我能感觉自己的脸正在呲牙咧嘴地扭曲着,而自己并不能看见。我将眼睛闭上,一片混沌里,我的意识在其间浮动,就像鱼儿在水中戏耍,就像鸟儿飞过天空,就像万物在天地间奔跑,惟独对于自己的意识,即使我有上帝视角,却也只能看到黑暗中浮沉的光点罢了。
睁开眼,穷极目力,视我的边缘是无尽的茫茫,但人们往往习惯于忽略它。用眼睛抓获世间万事万物,将它们打包好后扔在记忆仓库里,当我的意识孤身潜往人类未知的永无止境的黑暗,这将是我仅有的财富以及旅途的同伴。
行者总会背着行囊,任何一个离家的人都会这么做,就好像在宣告:“看,我在走呢!”而背包中一般会装什么?斑斓的梦的碎片,黏软的心的憧憬,还是空无一物,只等用沿途风光来填满它?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意,因为旅行的意义就是未知。
我看见有人在对我笑,向我招手,把他们的眼睛毫无保留地展现给我看,有人运输的轨道很长,很深,要想看到需要有耐心地走很久很久,有人把珍藏堆在入口,每当我的意识站在眼睛入口处时他就会开心地向我招手:“快来看呀,我们一起玩吧!”
我稚如新生的眼睛无法分辨那些笑容的含义,不过真的不重要。我也只要微笑着,发自内心地笑着。赞叹所有好的事物,那么便总有好的事情发生。
在与一百七十个据说不太友好的人愉快相处后,我想我终于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人类。因为我心中充满着爱,期待和找寻,以及我愿意相信世界上所有的善良。
【写作指导】
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二·日记书信法
本报特约撰稿人
日记是一种用书面语言记录自己比较有意义的所见、所感、所思、所闻的一种短小灵活的文体。从内容看,以记观察的所得为主,为观察日记;以记旅游历程为主,为旅游日记;以记某工程、事件为主,为工程日记、事件日记。日记是心灵的记录,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自我鞭策的警钟,是人生道路长跑的轨迹。它的内容,可写对象十分丰富,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科学世界、人生体验,凡是觉得有意义的人、事、物、情、理都可入笔。在语言运用上也有相当大的自由,或豪放,或婉约,或粗犷,或细腻等,话题作文采用这种形式,能使作文显得真切、自然,能使读者感觉到作者跳动的脉搏。
书信是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应用文。它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书信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种,作文常采用一般书信。
一般书信,是在自己有什么事情想和另一地方的亲友、同学、同志联系,或者想把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告诉对方,或者要了解对方的什么情况,或者有求于对方时,要用到的一种文体。一般书信的收信人是各式各样的。它的应用范围也极其广泛,如政治、学术、文学艺术、家务、时代风习、人情世故等各个方面。所以书信可以议论,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抒情。它的针对性强,就是要针对收信人而言。书信作为与特定对象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此外,书信还有固定的格式:称呼、问候、正文、结尾语、具名、日期。一般书信的语言要简洁明快,尽量口语化,还要考虑到收信人的身份、经历、文化水平等方面的特点。
【一期一题】
请以“草鞋与皮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字数800字以上;②文体自定;③题目自拟;④请勿抄袭;⑤来稿注明“一期一题文”。
电子文稿发到527616828@qq.com(拟题人:王倩怡)
第二版
江湖
沫雨(2014级)
云卷云舒之间,江湖已远。
我不知道古代是如何定义江湖的,我所理解的,只是那远离官场,包容各色人物的一块净土。虽有纷争血雨,但正义的大侠总会握紧手中的剑,以夜行衣掩身,以月夜为时,将那扰乱江湖秩序的歹人送入九泉之下。天色一亮,则又是一个纵心快意的江湖了。
小时候,爱看金庸的小说。可惜没有太多零花钱,只能买小本的盗版,内容不全,字也小。我干脆开始看电视剧,羡慕里面少年儿郎只凭一把剑便能畅游天下,遇见那愿意相守一生的女子,纵马江湖。可结局总是不大如意,女子为救国家献出生命,或是因为战争生死相隔,而走火入魔,疯癫的结果也是不少。为什么武侠大多以悲剧收场,又为什么即使最美好的结局,也只是退隐江湖?
我原来不懂,后来,才稍微有点明白了。大概,江湖总是属于年轻人的天下。年轻,是多么让人沉迷与喜爱的词语啊!用现在的话说,年轻就是本钱。仗剑江湖,无牵无挂,是年轻,才会无所顾忌;是年轻,才会“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小苦练,早起晚睡,木制的傀儡已被打得不成样,那梅花桩又被踩得陷入土地更深一寸。多少次挥剑,才有那惊为天人的一刺;多少次劈掌,才有那硬如玄铁的一推;多少次踢腿,才有那秋风落叶般的一扫。花开花败,春去秋来,功夫终于练成,于是少年儿郎们迫不及待地进入江湖,无所畏惧,锋芒毕露。越美的泡沫,消失越快,越耀眼的流星,也只是一瞬即逝。于是,江湖的传说便不断出现,不断更新。
可江湖却是那么让人着迷。我看惯了电视剧,只觉得江湖是俊男美女的天下,青衣,白衫,名剑,骏马……似乎面容不雅的人,只能在江湖中当个反派。我却忘了,江湖人士,重情重义,不管相貌如何,义气与交情为先;江湖人断人,看重的不是你的脸,而是你这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一种气势,这是不能造假的。豪饮千杯不醉,杀敌万人不累。欣赏一个人,便是欣赏他的气度,击杯结拜,一面之缘,便成兄弟。而不管何时再会,只要见面时,一方有难,另一方便为其出生入死。江湖上的缘分,玄之又玄,可若意趣相投,便是真情相待,绝不背叛。
江湖离我们现代太远了,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梦,策马畅游,快意随心,不被任何事物拘束,唯吾唯剑,为心痴狂。云卷云舒之间,江湖已远,虽然江湖不在,可江湖人的心性却仍为我们所念,愿你我磨剑十年,留待出鞘之日光华映世间。
自题诗一首:
狂歌百哉语,风轻吹笙鸣。
犹忆少年狂,晗首一人孤。
【编者赏读】着一笠烟云,静候天光破云,聆三清妙音,也号如是我闻。少年一事能狂。醉极谈歌一场,梦与我孰为真?本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练干净,字里行间带有一股洒脱与恬净,善用排比造声拟势,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惊心动魄重情重义的江湖。
次道德:挣扎与进步
方如玥(2013级)
劫匪救下了被劫女子的性命,小偷寄回了重要的信件,驾车逃逸者拨打了急救www.tengbo9.com
……“次道德”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人性的挣扎,还是社会的进步?
古人有“大同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中,人人淳朴善良、灵魂不受污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法分明、井然有序。它之所以为人所向往,恐怕正因为现实世界与其背道而驰。道德不得不与财富、名誉、健康息息相关,它无法孤立地存在,而注定要蒙上阴霾。不劳而获、逃避惩罚都是人生而有之的弱点,如同小孩子总不舍得分享玩具一样。但它们在特定的情形下被放大,呈现出矛盾激烈的一面。长久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即圣人与凶徒相近,上帝与魔鬼并存,世间百态本是你我自身。试以“理解之同情”看待“次道德”:这样的劫匪、小偷、驾车逃逸的司机并非十恶不赦之徒,或许有理想、有原则、有需要独自面对的困境。当我们细察他们的心灵是如何为风霜所侵蚀的,除了气愤,还有心酸与叹息。“如果我们能明辨,我们就知道容忍。”明辨他们的无奈,我们就不会执着于对他们的斥责,而是呼唤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正如龙应台所说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坚守正义、挺身而出,不能懦弱旁观、放任恶行的发生。“次道德”的挣扎可视作人性的觉醒,但并不是我们的灵魂长途跋涉的终站。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我想,首先要有信心,其次是严格要求自己。“如果你把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反而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要将你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尼采在最后十年中,亦未有一句粗话脏话……一个人,清纯到潜意识里没有渣滓,耶酥并非独生子。”读到这样的句子,谁又能不对真正美好的人格心生向往呢?若能从今日,从此刻起,人人致力于修身、慎独,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光辉灿烂的未来亦不远矣。毕竟,虽然人在品性的本质上并无区别,却又在自律的方面分开了泾渭。自我“只不过是一串不同的意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接连而来,不断改变并移动”,人性的弱点绝非驻足不前的借口。
“次道德”是人未泯的良心,是社会的进步,它在向真正的高尚、自由、公正、仁爱招手。
【编者赏读】“善人”“恶人”归根结蒂仍是一撇一捺写就的“人”。未经世事人心本无别,但由于后天种种趋向不同。可或深或浅,每人心中都有一个底线,最基本的做人的坚守。“次道德”是一种希望。
一帘幽雨
郝帆(2015级)
静伫轩窗前,隔着珠帘,望着远方溟蒙的青山,在烟雨的缭绕中,染成深黛色,又听着近处雨滴落在檐沟之上的声音,听着她沿着檐沟,凝成水线流下。有着一种冥冥的念想,使我不自觉地将手探出帘外,霎时间,手心的清凉,令我一颤。尔后,那一份凉意,凉了手,更传至心底,思绪似也化为雨的精灵,游荡在这天地之间了。
泠泠雨下,一片灰蒙中,湿漉漉的景象,堆起千层遐思,希冀在一川烟雨中,随幽雨纵横于山滨之间,丝线惬意沉淀在氤氲的雾气中,久久不散。心底的渴望也早已透过珠帘,随着飒飒芭蕉雨,似回到清时才子纳兰容若的身旁。“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妻子的逝去,再加上幽雨的催发,心底的愁绪终是湮了外表故作的坚强。淅淅沥沥,似雨滴蕉叶比兴唱和,急雨嘈嘈,私语切切,诉尽人间相思意。纳兰,心中的悲伤多了些,总会在应情之景的感召下,将词句流泻。此时,他应是伤感附着疲惫身躯,沉默在雨中,静静地看雨,久久地独守着那份凄清而绵长的相思……
风更迅急了,带来的是雨的淋漓,雨的肆意。静静地看雨,卷起珠帘,透过朦胧的雨雾,我仿佛看到一幅滴翠的水墨画,置身雨中,酥意全身,任雨意洗刷满是尘垢的脸庞,莫名的伤感并着凉凉的惬意,犹如将自己融入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中,烟影憧憧,分外断肠。
无言静默在红尘深处,纠结不清的情愫,苦吟千滴寒雨,伫立于轩窗之后,透过珠帘,凝视着烟景,恍若海市临眸,这般摧花残泪的冷冷沉烟,于一幕靡雨中,那种神秘而伤感的美丽似迤逦久矣的心,在这种空寂与沉重的景致中感受到的又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怅然。
细雨如丝,缠绵在空中,湿润的眼眸,泛着透明的珠泪,将憧憬与现实的无奈,洒落一地。细细的雨,朦胧着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场景,笼罩着天地,笼罩着游离的思绪,笼罩着飞向远方的眷恋……
洇湿了苍白的尘影,轻风里涌动的雨滴,随翻飞的云不邀自来,悠悠落下,汇成涓流。如琼浆一般,流过这天地,流过这山涧,流过每一个赏雨者的心,碰触彼此心灵的共契,安抚着彼此孱弱的体魄,一回首,千百度,无须收敛。
雨帘在青灰色的天空中缓缓垂下,烟雨楼台,多了几分韵致,风雨交织的景致下,融合着世间的苦乐与凉热。唯美投入在雨后的山水中,分外清丽,凝集于草尖上的雨珠,脆弱地落入寒泥,阵阵清香,风儿吹去,也带走了飞鸟的踪迹。
今夜看雨,又见雨滴落檐沟,轻叹雨珠落,烛泪向晚流,那才子的身影便又浮现于眼前。伤感于落英纷纷,凄惶于小路蜿蜒,留恋于晓风残月,怀旧于细雨梧桐。雨打黄花瘦,雪落百草残,只叹相见时难别亦难……
帘内,遗了一盏孤烛;窗外,抹了几丝柔雨。
一帘幽雨,揉碎了光阴,揉碎了梦,揉碎了几多欢心,引来几腔愁绪,又蓦地,想投入雨的怀抱了。
【编者赏读】迷蒙烟雨,梦萦思飞,忧怅难捱。一帘幽雨中,一抹孤影孑然而立,带着词人千回万转的愁肠,流入大地。本文语言清丽,诗化的句子,隽永其境,平添几分愁绪。
别有滋味在心头
魏冕(2014级)
“十年寒窗无人问”,中国的儒生这样形容,想来是很苦的。现下形势不同了,非但早已不是“无人问”了,连“寒窗”都要换成“热窗”——五六十人坐在一间教室里,热气氤氲,比起蒸笼而有过之了。学生活跃的时候,从讲台望下去,几十张脸,几十面笑,鲜活的,涌动的,清一色的黄皮肤,黑眼睛,张合的嘴角,看得叫人目眩神摇。等到天晚了些,学生们都渐下安静了,一溜溜的黑脑袋低着,安静的要听见各人的心跳,有的急促激烈;有的缓慢斯文,虽很静谧,却又弥漫着紧张不安的气氛。这时若有一位学生,将头抬起,端凝着目视窗外,他表现得便格外突兀——窗外是广阔的,青碧的山峰,金灿灿的云像烧着了似的,扎眼的颜色,同一团火在心里鼓动一样,她的表情凌厉而凄怆,眼里还噙着泪罢?
凡在校的学生大都体会过一种心情——考试之前。这是一种不安的激烈的心情,饶是比考试中的历程煎熬上许多,迫切的,难耐的——因为全然是等待。晚自习有黑压压的两个小时用来考试,这时间倒过得很快,过程中激昂澎湃。末了,哭的笑的都有。
人们多是同进同出,就她一人走在一旁,隐约听见她们的对话。
短发的问马尾辫:“你的脸怎么这样红哟?”马尾辫打趣地道,“……两个小时没讲话,憋的咯。”她听着听着笑了起来,放慢了脚步便给人落下了。
人们走得是很快的,各自心里都有盼头冲劲,若她孤独地立着,这举止便十分突兀了。她静静地看着自己的手臂——苍白的一段手臂,一阵一阵的泛青,要不是皮肤下深蓝深紫的血脉汩汩地动着,她几乎要怀疑这是具尸体的手臂了。她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手臂,来回,来回……她闭上了眼——浅水湾又落日了,金黄的余晖,碧蓝的海水,均匀的,平稳的,排列整齐渐次淌过生活。她究竟要如何呢?
她从学校回到在校外租的小单间,一路走的是条大理石桥。刚下过雨,桥上还积了点雨水,倒是没什么水洼,桥是平坦的一路通畅,至多有些亮晶晶的镜面,她走路的时候两眼没有焦点,旁的人都忽视了,脑内自己想自己的。于是一脚踩在一块大镜子上,她才倏的惊醒了,再低头望望。这么一望,她饶是停下来了,脚还踩在水里,心里不住地想,本以为今夜挺黑的,踩在水面上倒是挺亮的。这滩水像是无形的边界,四周的人都绕行走的,她却从人群里分离出来了。她心想,这算是她的世界了吧,以水面作冰面,下点北风里皎白的小雪,来两段萧瑟的歌声,她便可以直接上山寻白毛女了。嘿嘿,她下意识地抬头望了望,姜黄姜黄的月亮给裹在云层里面了,只露了小半边脸,别看表面这么平静,余下的怕是正在黑蒙蒙的云层下面挣扎呢。这么想着,她倒觉得有些神魂颠倒地错乱了。
她在学校,虽很平静,亦知道这处有些惊心动魄的美。夏天暮时,有一场夜,她记得是很美的,是在一处很高的地界,不记得是在具体哪处,总之夜是苍凉的。萨克斯响起的时候,她就站那里,其实夜里并不很黑,除去她周身是一片混沌的黑,远些就是微微有些零星的光亮映射出模糊的空气,再远些却渐变成了有些橘黄而暧昧的雾气,似乎下面隐藏了不断交替来往的黄绿色荧光的霓虹,但又可能只是些沉睡的小巷或矮屋,杂乱无章地叠加在一起。她站在风口,由着萨克斯近在耳边,依旧什么都没有,却也不觉得怕或孤独或什么的——她一人独处的时候,尤其是在黑暗中,总喜欢营造点诡异的氛围,就好像有点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了似的,就好像这样总让她有些天摇地动地迷乱似的。她想要抓住些什么,可于她,实在难。她站在高处,便总觉得这萨克斯是要消失的吧。楼很高,风潇潇,夜潇潇,她的一颗心像是要跳出来了,砰砰砰的。萨克斯丝丝缕缕地断掉,隔着时间空间,说不上落寞不落寞,突然续上,就这种当头儿,空隙里她几乎掉下眼泪来,但空隙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就一颗心在那里,砰砰砰的,跟要跳出来了一样。
她生活在这里也有一两年了。要说没什么眷念是不可能的,只是她现在不一定能体会到。
她想近年来她是要努力适应了,生活既是如此,也给很多哲人、诗人以启发过,什么“生活在别处”“生活在远方”云云,实在是很罗曼蒂克,但她若学来可能只会说“生活在眼前”——显然她学的有些俗气了。一直以来,她将眼光集中在“将来”“以后”,招致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觉得内心很迷惘,这样,她才及时察觉到,这才是生活,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即便如此,苦难中却能生出些销魂荡魄的滋味。
【编者赏读】无需多言,生活从来都是这样过着。我们多多少少或为执念或为琐碎注进自己的意志与时间。有时,无需考量追究生活的模样,现在或将来,渐渐、渐渐,一切都开始沉淀。淡然伫立于雾中看花,雾否?花否?皆不重要,真正追寻的是一番滋味。
第三版
当你老了
罗可盈(2014级)
时间逃得仓惶,它以为这样就能够让那曾流出的鲜血被稀释淡忘,我不愿桎梏于它的手掌,便拼了命将你在我心中留下的痛拿出,一遍遍咀嚼回想。
——题记
(一)
我仿佛又看到了你妍丽的脸庞,但那拨也拨不开的浓重雾气终究还是模糊了你的模样,只余你噙着笑,包容了世间丑恶,涵纳了所有善意的眼睛在我心中闪烁着,好似揉进了漫天星光。
(二)
即使不愿承认,但你每次来我家的时候,真的都令我茶饭无心。虽然你大了我整整一个辈份,但你的世界似乎同那时懵懂无知的我一样明朗。我那时坚信你身上有一股超然物外的仙气,于是乎,每每听说你要来玩的消息,我都会手忙脚乱地与母亲一起将屋子打扫个遍,似乎每一粒灰尘都会使我在你面前黯淡蒙羞。
你每次来都会在包中变戏法似地掏出一本本青少版的世界名著在我面前整整齐齐码成一摞,你总会很温柔地告诉我,这些都承载着你对我的期望。所以我才不想跟你说,那些冗长的外国人名常能送我进入酣甜梦乡。
你是哪时候学钢琴的?我记不清了,毕竟当时年纪小。我只是很好奇你是如何将我练到痛恨的钢琴化作包含心间的满腔爱意的,你看到我竭力“演奏”出我当时的最佳水准之时,手也痒痒了,便十分孩子气地,迫不及待地,将那首才学会的《水边的阿狄丽娜》弹给我听。现在想想,由于没接受过基本功的训练,你那哪儿是弹钢琴,简直跟练“一指禅”没什么两样。但那时的我是真心觉得好听,因为你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堪称完美,于是,你指尖流泻的音符也全变成了精灵,坐着秋千在我心尖荡漾。
(三)
那是多少多少年前了啊,“正能量”这词儿还没火遍大江南北,否则我都要怀疑这个词是不是你人生的信条。
我那时从没见过你这样的人,纵然彼时的我只上着小学三年级,也隐约知道大人的世界里有很多复杂曲折的东西,那从来不是我能懂的,我是那样天真无忧没心没肺地活着。不曾想,却遇到了同样一个天真无忧没心没肺的你。
哦不,你不是没心没肺,你只是用你柔软善良的心,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干净澄澈,整洁透亮的世界。你的世界里,我是常客。你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悲悯情怀,你会为了一只受伤的鸟而心情沉重,你会因欣赏路边的草而绝不践踏,你会毫不犹豫地向衣衫褴褛的乞丐送去温暖。
你可能不知道,或许,永远不会知道,你对这个世界的爱曾经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
我一直幻想着有一天,你白发苍苍地坐在摇椅上,不管你有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我都会爱你,一如既往。
(四)
但我知道,我终究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五)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平安夜,整个荆城的人们似乎都在为这洋节日欢腾着,我也不例外,与母亲在商场中扫荡了过节的衣物之后,我们没有乘到出租车,便走回了家。你不知道我在寒风刺骨之时又见到你洋溢着笑容的脸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但我确乎是想要抛下手中的一切东西去拥抱你的,就像拥抱整个世界。
然而,我并没有向你飞奔而去,只是贪婪汲取着你抱紧我带给我的温暖。于是,我仿佛拥有了这个世界。
那一次你带给我的礼物是最丰厚的,你送了我整个羊村玩偶,并将“村长”那一只示范给我看,令人忍俊不禁。可你随“村长”而赠的,却是两本沉甸甸的《悲惨世界》,我终于摆脱了青少版的噩梦,却又无可奈何地接受了成人版的现实——然而事实证明,你着实高估了我的心智。
我没什么可回赠你的,只好取下一直戴着的,在地摊上花两元钱买的劣质假面具。我就那样第一次送了你东西,以那样简陋的粗糙制品,和那样爱你的满腔情意。你当时立即就戴上了,笑得很欢乐。我也很欢乐。
(六)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你向我们辞行,回武汉。我的母亲送了你一个平安符,固执坚守着,想用它来保你一路平安。
我是多么舍不得你。可你都说我已经长大了,我怎么还能任性自私下去,我只能目送你远走。
不曾想,这又是真的远走。
(七)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在上完了讨厌的钢琴课后一身轻松,蹦跳着回家,家里却意外地愁云惨淡。那时我抬头望了望天,天的脸色比人的脸色更加阴暗。
我不明所以。
“你佩婷阿姨走了。”舅妈就那样冷不丁地对我说。
“什么?”我脑袋有些懵。
“我是说,你佩婷阿姨,走了。”
巨大的恐惧忽然在我头脑中爆裂开来,我已知晓,却又偏执得不肯相信。我如今仍不明白那时尚未满10岁的自己为何会懂得那么多。我只是小心翼翼地,埋藏着细密伤痛地问了一句:
“阿姨……去……了?”
“嗯。”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是那样木木地立着,脑海中不断闪现出昔日的片段。温暖着我沉溺于其中,手中的袋子何时掉了也不知。我跑进了房间,将头埋进了枕头里,我只是那样的自欺——一切都只是个弥天大谎,他们合起伙来……诓我呢。
于是我拼命假装看不见家人眼中盛满的悲戚。告诉自己,这只是一场梦,醒来就好。
(八)
然而这梦,注定永不会醒。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何蕾从荆门驾车返回武汉,途经107国道孝感境内时,发现一辆摩托车侧翻在路上,有两名60岁左右老人受伤,其中一位老大爷躺在路边不能动弹,另一位老奶奶则跪在路中央招手拦车呼救。何蕾见状后连忙减速将车停靠在路右边,打开警示灯,准备下车救人。她先分别拨打‘110’‘120’报警和叫救护车,然后上前搀扶受伤者,没想到,一辆严重超载的中型货车突然从她背后急驰而来,撞飞了何蕾。为了救人,何蕾献出了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
我默默浏览着网上冰冷的文字,心里也跟着念:“为了表彰何蕾的高尚品格和英雄事迹,湖北省青年联合会追授何蕾‘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同时追封她为‘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其父母遵从她多年以来的心愿,用她生前部分财产及保险理赔所得,作为首笔启动资金,设立‘何蕾爱心基金’,捐给家乡一所特校。”
(九)
我这个人,固执得可怕,也自私得可怕。
好像所有人眼中的你,只不过是一个见义勇为时恰巧被夺去生命的何蕾。于我,你却是那个把我当作亲生女儿疼爱,点亮我前方道路的佩婷阿姨,好像只要我还这么叫着你,你就还没离开这个世界。
(十)
今天闲来无事,只是突然想到了你。
你送了我一个小天使包包,上面有一双翅膀,你说希望我像天使一样,但那双翅膀,也无法带我去你在的远方。
你送了我一本《小王子》,你说希望我就那样童真下去,我便那样认真而又努力,对这个世界抱有最大的善意。
你送了我你穿过的一件羽绒服,我欢喜得不得了,只因那上面有你存在的气息。
你送了我一本《安娜·卡列妮娜》,你说我要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我便不再哭泣。
你送了我一整个羊村,你说我要永远快乐,我便这样地挂着笑脸,希望天上的云会说与你听……
……
哦,对了,你还送了我一颗柔软而又坚强的心,你说我要用善意感知世界,用坚强武装自己。
(十一)
寻寻觅觅,我再也无法看到你老去,我只乐观地看着这个世界,每一寸日光都是你的掠影,每一片花香都有你的气息。
【编者赏读】你如花笑靥和青春面庞在鲜血中停留。时间冲淡了血迹,却将善意变成了永恒。曾幻想当你老了,我们可以拐杖碰拐杖,假牙碰假牙。上天终不遂人愿,我只能轻轻地怀着你留下的善意和勇气替你爱这世界,为你活下去。
竹的信念
涂睦涵(2014级)
古人有云“坚持方为胜利”,这句话塑造了无数成功者,同时也是我的信念。
四海之外,方有一岛,名曰蓬莱;云天之外,方有一木,其名曰竹。而我恰是一棵竹。
也不知灵魂沉睡了多久,一声惊雷将我从混沌梦境中扯出。雨落云低,雨水顺着我身上压着的巨石渗透我周遭的土地。清凉的湿意与浑身的血液都在提醒我作为竹的使命——立于云天之上,同日月嬉戏。
我循着生命意旨,想要冲破黑暗,求得一方净土,直插云天。头顶的巨石却在陈述不争的事实:若我想重见天日,只能将它破开。我有些迟疑,却依旧坚守我的信念:坚持方为胜利。不敢太多延误,就着雨水,我开始向上生长。当头上的肌肤触到坚硬岩层的那一刹那,我便知道,日后等待我的会是怎样的艰苦困窘,血泪斑驳。可我不愿意也不能够一辈子窝在泥土中。于是我拼尽全力向上顶——石头依旧纹丝不动,像是嘲笑我的徒劳。可我不灰心,因为我有信念,我要坚持。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情形似乎并未有太多变化。变化的只是我头顶的皮肤经过无数次磨损后留下一道道鲜明刺目的伤痕,以及,石头上那一丝几乎微不可见的细痕。无疑我是开心的,也更加倾尽所有地向上,纵然身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我依然无所畏惧:坚持,方为胜利。
我无法表达当自己身躯彻底贯穿巨石之后的欣喜,欣喜于自己当初的坚持,欣喜于自己初步的成功。只是,还不够。初见光明的确很了不起。但是,我的目标却是那蓝天,是那白云,是顶天立地。
我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与雨露,尽情舒展拔节。我太过享受一切,却忘了大自然的残酷暴戾。风,来得很急,几欲将我的身体撕碎;雨,来得狂躁,倾盆地向下冲刷,要抹平一切痕迹。我坚持抓着土地,生怕像身边的同胞一般被折断或吹倒,我的身体被风吹得几乎与地面平行,很疼,但我咬牙扛住。脑海中荡着的仍是:坚持方为胜利。
终于,风暴过去了。天空如洗,白云如绸。若是忽略周身痛苦与满目狼藉倒是极好景致。显然初经暴风雨的我,是虚弱而伴着伤痕的。可是,我也是自豪的,因为风吹雨打,千难万险,我都挺了过来。
我继续坚持向上,义无反顾。最终,我实现了自己的使命。在云天之上,你可以看到我的倩影;在熹光之中,你可以看到我身上的伤痕;在落雨之后,你可以聆听雨珠坠地如玉碎的声音……
我成功了,因为我的坚持,因为我的信念。
【编者赏读】本文全篇运用象征手法且大量运用反复手法,强化文章主旨,含义深刻,让我们明白:每一次不屈地向上都是勇气与信念的积累,每一次顽强地坚持都是毅力与耐力的挑战,每一道伤痕都是磨难刻写的血泪史,每一次成功都是生于黑暗的曾经。不用多说,坚持,就是胜利!
雨
王欣怡(2014级)
很久没思考,也很久没下雨。
我为这场雨,这场可以打破我现状的雨,似乎已等了漫长的千年,穷尽一生一世。
雨,大点大点地击着我手中的伞,它的每一次振动,都象征着每一秒生命的消逝和下一秒灵魂的永恒。终于,听见了那雨声,唤醒了这枯燥无味的世界的雨声。雨,带着海洋深处的静谧与黑暗的潮湿气息,让我嗅到了这世界残存的美丽。
整个世界,被雨浩大的生命力所洗净,褪去了那层腐臭的虚伪的装饰,将真正的美丽赤裸裸地展现给世人。我静静地走着,希望时间能停留,让我多在雨中率性一会儿。但这是奢望,总有股无形的力量鞭笞着我,让我前进。自然呼唤我,期待我的驻留,而文明,怒吼着,让我迈开脚步。
大多数人喜欢和风细雨,那凉丝丝的感觉让人体会到了自然的美丽。可是呢,人们仍在奔逐,朝着不知名的疆域,尽管赞美不绝于耳,但人们丝毫不愿停留,这些细雨,对他们而言,只是渲染氛围矫饰心灵的工具。
我更喜欢狂风暴雨,在无情的摧残中,人性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分解,虚伪的,在雨中澌灭;真诚的,则享受着大自然有力的冲洗,洗去心中的杂念,洗去世俗长久的入骨的浸染。尽管我们不是真正含义上的染布,但世俗的大染缸并不想失去炫耀它威力的机会。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诞生之初就蒙上了世俗的厚尘,那些早已离去的先哲,其力量之微,何能拂尘?况且先哲亦为世俗之人,终逃不了凡庸和狭隘。
在暴雨中,血肉之躯被猛烈地击打,当肉身麻木,周遭死寂时,人性才更能裸露,曾被生存的套索缠绕的灵魂才能重见天日。这世界的龌龊面目,在暴雨中被撕下,多么美丽而又忠诚的真相。可惜人们总愿意用另外的虚幻去掩盖他们不愿见到的真相。可悲,可怜,可笑。
暴雨中,伫立的不是受万人敬仰的智者,帝王,偶像,而是被万人所指的叛逆者,他们的反叛精神,是人类精神中最宝贵的却也是最隐秘的。
雨啊雨,是温柔还是狂暴,都无法阻拦我的前行。带着死亡气息的美丽乐曲,在我的灵魂深处响起,终将响彻大地。不再卑微与屈服的雨,终将冲刷整个世界,掀起新的大幕。
【编者赏读】接受是一种大气,反叛便是勇气。不论对错,逆行者定有一颗无畏的心。本文借雨言志,主题明确,语言平实却有力,深藏倔强与决心,对于人生的探寻和对真伪的思考都较为深入。
第四版
坚守一块沉香的价值
汪欢颜(2013级)
贵重稀有的沉香,愚人不识,顺市场行情,烧沉香为不值半车炭之物,叹其可笑,哀其无恒。沉香代表美好,可悲许多美好也并未被坚守,而是被付之一炬,充炭贱卖。
曲弥高,其和弥寡。凡事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就愈不容易被理解。不理解,俗众忌之、鄙之、恶之、憎之,这是由于平庸之辈固有的不宽容。平庸的势力是浊流,它是浑噩又自负的庞然大物,抹杀一切异己,不愿意承认所有明明白白呈现着的美好的东西。但是我们并不需要听它摆布。美好通常为事实所扼杀,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好一开始就应该屈服于事实,而是我们的信心不坚定。信心不够坚定的原因在于它在我们心中不纯粹。
好多作家已经习惯了没有深度、没有灵魂的写作,他们放弃了作家体察社会、洞悉人心、追问宇宙终极的使命,忙着生产畅销书忙着叫卖忙着让自己尽快进入有产者行列,好像一群投机商人,生怕作品卖不了好价钱,生怕亏本。我们说这样的作家就同那个愚人一样,是不能坚持写出有质量的作品的。9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然而市场越来越活跃,粗制滥造的电影也越来越多,许多纯粹是托名“电影”的吸金工具。文艺工作者未能坚持的良心与责任感,未能呈现给社会的合格作品,才是他们最应当坚守的沉香。
《红楼梦》十年,《史记》十五年,《资本论》四十年,姑妄以时长敬之,若非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笔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孰能如此!人们不记得那些符合当权者胃口的浓词艳赋,却记得“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人们不大会记得现在的畅销书,但那些书斋里潜心耕耘、血泪锱铢之作终会被奉为经典。岁月取精去糟的作用雄辩地证实,沉香价值不会被辱没,只待人的坚守。
《草叶集》出世时遭受的不仅是冷落,就连惠特曼的亲人也无心阅览,社会上的批评铺天盖地。面对无数质疑、讥讽、谩骂,惠特曼不动摇他对作品价值的确信,度过风雨飘摇的时期,直守到作品重见天日。
世人应知沉香之贵,不但能识,更要能守。坚信美好,无人认同时更应如此。惟其如此,美才能展现它真正的光华。
有人酿了一坛酒,并不忙着喝掉,而是仔细地藏好,耐心地等待几十年,开启泥封的一刹,终于酒香凛冽,芳醇缭绕。《金蔷薇》中的沙梅用一生精力收集细微的金粉,终于铸成了美丽的蔷薇。有些事情需要漫长的等待。古时候的文人,以能著一本书、留名后世为荣,有的不惜半生漂泊、游访四方,笔力终由年少的轻薄积淀而成千钧之力。古印度《呔陀经》中有句话:“时间征服了整个世界。”时间带来了忧郁,也带来了深沉蕴藉的幸福。王鼎钧在《脚印》中这样写:“假如我回到故乡,会觉得当年从高楼跳下,落地变成了老翁……真快,真简单,真干净!”长歌大笑,怕只是黄粱一梦罢了,然而若无其中点滴的欢欣与酸苦,梦便不是完整的梦,一个人也不是完整的自己了。休谟说过:“自我只不过是一束不同的知觉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接连而来,不断改变并移动的过程。”如果要修正一个人性格上的缺陷,没有长久的努力,是绝对不行的。
等小鱼长大,是一种从容、耐心、理性的姿态,是顺应时间的流逝而终于获得怡悦、安宁的历程。
【编者赏读】何以说人生最高境界为孤独,何以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何以说人生但求一知己。的确,站在一生的高度就注定一人,但纵使千万人不懂,时间却能公正地将美好沉淀。平庸者当提升自己,不凡者当坚守自己。岁月冲不去历史的精华。
感受乡村
刘子源(2014级)
被水泥覆盖的土地,被大坝隔断的河流,被雾霾笼罩的天空,被霓虹灯扑灭的星辰。这一切,我们称之为城市化。啤酒与摇滚乐的碰撞,屏幕与屏幕的沟通,商业区与住宅区的划分,出名与致富的结合。这些,我们叫做欲望和生活。
许是乡里的“日子太平凡了,忍受不住”,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那流走的时光,于是建工厂,盖小洋房,经营农家乐,把城市边缘的一小地方给弄得热热闹闹却也不伦不类。逼仄的环境,喧杂的人群,无论是真的闲者还是假的隐士都纷纷来此歇脚,赏几处田园风光,养一份浪漫情怀。但就像穿了很久的袜子,再美的风景若是得不到休憩,也会变得既无好形状又无好气味。而真正的绿水人家、客话桑麻,还须向更远的地方寻去。
乡村带给我们诗情画意,一种明媚的氛围和质朴的姿态。大自然是博学的预言家。春江水暖鸭先知,夏日阴阴啭黄鹂,秋雨梧桐叶落时,冬来欲问梅花使,四时之行,皆有征兆,各具风情;看霞光而动身,观云象晓阴晴,听物语布农桑,据瑞雪知丰年,耕种之种,翻由定理,尽应天时,农人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驻扎在时间的空隙里,懂得卡夫卡所提倡的幸福——你所站地方的大小不超过双足的覆盖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土地代替天空,以工作代替幻想。日子过得粗粗糙糙,不甚辉煌,倒也全心全意,真挚而温馨。
愿意和牛羊说话,同邻人唠嗑,简单到舀数瓢河水开怀畅饮,简单到挖几颗自家红薯混着泥巴生吃,这就叫知足常乐。
以前读小说《飘》,郝思嘉对土地近于疯狂的热爱,甚至不惜亲情、名誉也要守住庄园塔拉的行为是我不能理解的。然而当你真正走进乡村,去看看那褐色的沃土,田垄上绿得发亮的麦苗,堆成小山样的草垛以及阵雨筛选出的阳光,这一切便合乎情理了。无数种形态在这方土地上绵延不绝地繁衍生息,创造着已知之外的更多可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我们看来或许苦涩,但对于农人而言,那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种更为真实,更加贴近本性的回归。当你将心也种进土地,将自己的情绪同庄稼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时土地与你就不再只是一种宿命,那根本就是你的使命,一种责任与担当。
我觉得乡村永远不该成为城市的注脚,更不该被所谓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侵蚀,社会在往前走的同时还应有所保留。木心说:“植物开完花后常常露着倦意。”如果将社会的发展比作一朵花的生长,那么乡村则是含苞待放,城市则是盛情怒放,但希望往往孕育在花苞里。
鸟与声俱去,深林藏琴音。垄上无闲人,田下有闲心。
一个懂得感悟乡村的人才有充电的地方,才有隔着篱笆喝酒的率性,才能做到“会当身由己,婉转入江湖”。一个懂得保护乡村的民族才有根,才有济世的情怀,才能一次次出发,走得更远。
【编者赏读】乡村,在快速的步伐中,不断褪去它原本的颜色。作者却能描绘出乡村的美景图,让人从字里行间嗅出浓浓的向往。知足常乐,美好幸福。
心怀敬畏,虔诚欣赏
上官璋林(2013级)
总会有人说自己已经征服自然:“我征服了长江,我征服了黄河……”可一名独自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女孩却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沙漠允许我通过。”
听起来多么卑微的话,可若是细细想来,这本就是人类在自然面前所应表现出来的姿态。对于大自然,人的态度往往是很暖昧的:既欣赏,又敬畏;既崇敬,又要加以征服。其实,自然世界只是一个无所感的存在罢了,对人类的苦乐永远保持中立。它的温柔或是狂暴均是其真性情自然地流露。
人类的心灵应该回归最质朴,最纯净的乡土生活。每当我躺在乡间的土坡上仰望满天繁星或是行走于丰收的农田之时,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宁静,仿佛整个人一下子变得踏实,变得虔诚。这是自然所带给我的,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十多年的学校教育给了我较复杂的知识,土地却点点滴滴将更深邃的东西注入我的心胸,其中包括了关怀、希望、自由以及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爱默生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与这世上的劳作保持着基本联系。劳动是上帝的教育,它使我们自己与泥土和自然发生基本的联系。我们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不应是征服或占有,而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感谢和欣赏。有人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我却认为万物是我们人类的尺度。
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征服欲望的膨胀,被蹂躏的大自然也不得不以其狰狞的面目示人。一个在内蒙古支边几十年的退休工人卢彤景老先生,自费走遍内蒙古全境和青海、宁夏、新疆等部分地区,为的只是亲自感受着日益恶化的生态——无边的荒漠以及退化的草场,他要用自己的双手拍出一幅幅令人警醒的照片来刺激人类的良知。人类一味的征服,一味的索取,“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最后换来的只可能是大自然的报复。我觉得中国的公民从小就要培养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社会责任感。某一天,你在大山里行走的时候,大山给了你一片树荫;你在一条草木覆盖的暗沟前失足的时候,大山垫给你一块石头。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这就是生命的相互关联。2001年老人卢彤景带日本的民间环保组织去阿拉善感受这恶化的环境,卢彤景这支考察队有5个孩子,日本人则告诉他说:“这对孩子有好处。”而中国的孩子,却缺少一种责任感。这种保护环境的大事则被认为与己无关。多么可悲!若是没有了这份责任感,又谈什么心存敬畏呢?
如果征服的野心替代了敬畏之心,如果无底的贪欲泯灭了虔诚的感恩,人类的未来将在哪里呢?
面对自然,请心怀敬畏,虔诚欣赏。
【编者赏读】文章针对社会现状,层层剥丝抽茧,得出在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加剧的关头,要心怀敬畏,虔诚欣赏自然的主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触摸都市
成芷菡(2013级)
人们提到都市,从不将它与机械、冷漠一类词分开,好像城市就是工厂里的流水线,日夜不停地生产一批批麻木的人。有这种言论的人想必从未见过都市里日积月累的,具有烟火人气的感动。摒弃这种流于表面的看法,你会发现都市里最肮脏的角落不乏对生活的热爱,最繁华的地区饱含田园牧歌式的悠闲。
如果伸手触摸都市的一块墙壁,绝对不会感受到厚重和沧桑。水泥是水泥,瓷砖是瓷砖,人们难推测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或许是小儿诵诗,或许是秀才作画。城市里没有历史可言。这一点与乡村不同。乡村里同一片土地上,春秋时的桃花依旧灼灼,小麦的叶子我行我素地绿了成千上百年。许多所谓历史文化名城,都是自欺欺人的说法,今人费尽心思保存下来的古寺残碑,在现代都市里像历史的弃儿,接受着别人的指指点点。而真正的极具历史感的青山绿水却被都市抛到一边。俯瞰任何一座城市,我们可以轻易地想象出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却无法勾勒它曾经的模样。
自然与都市是格格不入的。都市把自然切割得七零八落,只剩一些人工绿意散落在边边角角。我见过一个孩子,明明急着上学却依旧停下脚步,捋了一把身旁的竹叶;我也见过一群人聚在一起,啧啧称赞电线上密匝匝的藤蔓。当人们的双眼习惯了规则的形状,任何一点不受控制的新生命都会令人格外兴奋。都市不懂自然,但却一天天地渴望自然。
有时候我喜欢在路上东张西望,诚然我见不到荷笠拄锄话桑麻的亲切画面,但也不乏打扮怪异的青年在车上给老人让座,比如面色阴沉的女人微笑着向旁边的婴孩招手。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城市和乡村的共同点。原来钢筋水泥从未使一个人的心僵硬,行人匆匆的步伐里藏着温暖的灵魂。傍晚时分农家小院里飘来饭菜香和破晓时响亮的欢鸣,在都市里想来有迹可寻。
佛家有首诗,大意说三界众生奔波不歇谋生活,可笑可怜。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凡夫俗子,编写着最波澜壮阔的史诗长卷。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生活都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人们勾心斗角、守望相助都是为了它。莫说都市里没有温暖,如果伸手触摸它,人们对生命的热忱能灼伤你的手掌。
【编者赏读】若论老家,城市与乡村实是相去甚远,究其本质,人心的温暖从未消退,仍默默漫延在各处。作者以平淡而深刻的叙述将禁锢的老家下涌动着人情的城市展现出来,惹人思考。
诗意地生活
熊子杉(2013级)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专辟一章,讨论有关人生的艺术化的问题。先生告诉我们,心怀诗意栖居大地,在急景流连的人生中体会生活之美,生活也可在三点一线中变得流光溢彩。
很喜欢巴赫的小调,从那流淌的音乐中,仿佛能感到那树叶缝中透出的一米阳光,那草丛中透出的淡淡清香……我能感到他内心的欢快,那份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如果怀着一颗诗意的心,自然的一切都可变成诗,变成音符,在生命之章中流淌。
对于那些诗意敏感的灵魂,自然一直是其知音,澈其魂灵,消其块垒,予其安宁。梭罗的瓦尔登湖,以静默无语包容着他,让他思考那些未解决的问题;柳宗元的永州风致,安慰着迁客的贬谪之痛。自然,以无言安慰受伤的心灵,以宽容对待人世。我们可体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禅理意趣,领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欢欣……自然中,我们可体会太多遗失的感悟。
可是,生活日复一日如车轮转动,单调乏味渐渐占据了心灵。我们体会不到诗意。如机器整日运转,不知停息,我们找不到那诗意的空地。柴静的一段话,令我颇有感触:“一个人应该这样活着:春天来的时候,门开着,风进来,花香进来,颜色进来。你碰到雨或雾时,会忍不住吸一口气,感受到凛冽而又清新的味道。秋天,跟你喜欢的人在一起,一个下午只懒洋洋晒个太阳。”春夏秋冬,我们身边的景在更替着,可匆匆走过无暇回首,我们遗失了太多诗意,太多美好。
记得有次身体不适,在从学校回家途中,我缓缓踱着步,意外感受到单调生活中的风景。时值深秋,天空深旷湛蓝,路旁的梧桐叶徐徐落下,覆在地上,宛若大地的金装。很久没有感知到自然,不是身边没有自然,而是我们脚步匆匆。忆起儿时的春游,和同学在汉江大堤上放风筝,采野菊。空气中尽是青草的芬芳,泥土的气息,真觉得一切真好。当我放假回沙洋时,那些景也在,不过现在的我,却少了当初的那份纯真的快乐。
我不愿儿时的那个空气清新,绿树满目的小城改了模样。
我不愿巴赫的小调再也没人奏起,无人欣赏。
我不愿人们匆匆走过,对人事,对自然,对生活没有一颗诗意简单的心,在单调的生活中失去自我,虚掷黄金时代。
我只愿心怀诗意,浅吟低唱,虔诚欣赏,以赤子之心去生活,在自然中流连,写下生命纯真的诗篇。
【编者赏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至今不变的话题。作者通过对平日单调乏味生活的思考,提出让人诗意地生活,善于思考,引经据典,平淡中见真实,质朴中见灵动。
中缝
成果存盘
(岚光文学社社员作品发表一览)
(接本报2015年第3期)
★2009年10月,文学社社员夏一鑫(2002级)的作品《苦难的馈赠(散文)发表在《作文指导报》(高中版)2009年10月6日(总第471期),该报系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全国优秀少儿报刊、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专业委员会会报。河南人民出版社主管主办。该文首发于作者文集《生如夏花》。该文在该刊“校园文苑”栏目发表,文前有岚光文学社简介。
★2009年10月,文学社社员廖琰琰(2004级)的作品《笛韵悠悠》(散文)发表在《作文指导报》(高中版)2009年10月6日(总第471期),该报系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全国优秀少儿报刊、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专业委员会会报。河南人民出版社主管主办。该文首发于《岚光报》2006年第1期(总第33期)。该文在该刊“校园文苑”栏目发表,文前有岚光文学社简介。
★2009年10月,文学社社员孔怡默(2007级)的作品《写一首小诗》(诗歌)发表在《荆门周刊》(校园采风版)2009年第42期(总第855期。该刊荆门广播电视报社主办,国内统一刊号。该文首发《岚光报》2008年第5期(总第48期)。
★2009年11月,文学社社员陈凤(2007级)的作品《不要开灯》(诗歌)发表在《荆门周刊》(校园采风版)2009年第44期(总第857期。该刊荆门广播电视报社主办,国内统一刊号。该文首发《岚光报》2008年第2期(总第45期)。
★2009年11月,文学社社员张滢彬(2009级)的作品《古琴铮铮,年华无声》(诗歌)发表在《荆门周刊》(校园采风版)2009年第42期(总第855期。该刊荆门广播电视报社主办,国内统一刊号。该文首发《岚光报》2008年第4期(总第53期)。
★2009年11月,文学社社员张滢彬(2009级)的作品《古琴铮铮,年华无声》(诗歌)发表在《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2009年第11期。该刊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作文个性化教育工作委员会荣誉期刊,长春出版社主管。全国高中语文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委员会副理事长 佟士凡教授任荣誉主编。该刊在封三同页刊登岚光文学社两首诗歌。封二刊发校长、党委书记审阅《岚光报》的照片及寄语、指导教师照片及岚光文学社简介。该文首发《岚光报》2008年第4期(总第53期)。
★2009年11月,文学社社员译又(原名:李双)(2008级)的作品《路灯》(诗歌)发表在《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2009年第11期。该刊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作文个性化教育工作委员会荣誉期刊,长春出版社主管。全国高中语文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委员会副理事长 佟士凡教授任荣誉主编。该刊在封三同页刊登岚光文学社两首诗歌。封二刊发校长、党委书记审阅《岚光报》的照片及寄语、指导教师照片及岚光文学社简介。该文首发《岚光报》2008年第4期(总第53期)。
★2009年11月,文学社社员高洁(2007级)的作品《QQ人类,我想告诉你》发表在天津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作文升级》2009年11月号。
岚光信息
2015年第4号
岚光文学社在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上喜获佳绩
2015年4月,从北京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组委会传来喜讯,岚光文学社推荐的社员作品喜获佳绩,共有108篇社员习作获得奖励。其中汪欢颜等18名社员作品获得一等奖;王倩怡等34名社员作品获得二等奖;夏将龙等56名社员作品获得三等奖。岚光导师邓济舟、叶飞获得辅导金奖。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文学大赛,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这一全国性赛事的举办,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少年。岚光文学社曾组织社员参加了多届大赛,均获得了佳绩。据组委会介绍,岚光文学社在本届大赛中的获奖作品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
岚光首席导师邓济舟为全市内资负责人讲课
荆门市2015年连续性内资负责人培训班2015年6月5日在东城区的金色阳光大酒店开课,岚光首席导师、特级教师邓济舟应邀为培训班讲课。邓老师的讲课专题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一个小时的授课中,邓老师分别从“几个有关标点符号的故事,标点符号的发展历程,最新版的《标点符号用法》与以往有何不同,公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等四个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来自全市内资负责人的高度评价。该培训班由荆门市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主办,旨在提高全市连续性内资刊物负责人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本期培训班共有上百人参加。
岚光首席导师邓济舟被聘为
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5月23日,从中国师范大学第一方阵的华中师范大学传来讯息,经各方推荐,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综合考察,决定由省内术业有专攻的54名人士组成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我校特级教师邓济舟名居委员之列。湖北省社科联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勇先生亲自颁发证书。
“文明湖”杯有奖答题第88期答案
一问:奥地利共和国的官方语言是德语,你知道德语中“奥地利”是什么意思吗?
答:奥地利国名在德语中意为“东方王国”,因查理曼帝国时期地处帝国的东方而得名。
二问:法国国名法兰西共和国,简称法兰西。你知道这一国名的来由吗?
答:法国又译作法兰西。公元前5世纪,今法国境内大部分地区为高卢人(凯尔特人的自称)所居住,所以将这一地区称高卢。公元3世纪末,散居在莱茵河下游一带的日耳曼族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入侵高卢。5世纪末,法兰克一部落首领克洛维占领了北方高卢,成为法兰克王国(Frankreich)的首任国王(481—511在位)。法国国名来源于法兰克国名。Frank在日耳曼语中意为自由的。今France是从拉丁文Francia演变而来。
三问:墨西哥的国名来源于印第安语,你知道它在印第安语中指的是什么吗?
答:在西班牙殖民者踏上墨西哥这片土地之前,当地生活着阿斯特克(Azteca)人。他们崇拜的战神别名叫“墨西特里”。墨西哥(México)意思是“墨西特里臣民居住的地方”。
四问:西班牙素有“斗牛王国”之称,这一国名与牛有关系吗?
答:西班牙是腓尼基语,意为“野兔”。因古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海岸一带发现很多野兔而得名。
五问:约旦哈希姆王国简称“约旦”。你知道“约旦”的含义吗?
答:约旦国名得名于约旦河。“约旦”在希伯来语中是“水流急下”的意思。因约旦河落差1000多米,河水好像从天倾泻而下。
六问:“美国”在英文中的意思是美丽的国度吗?
答:美国是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简称。美国因洲名而得名。18世纪前,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当时称为北美13州联合殖民地。1775年这些殖民地人民发动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殖民地人民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一建国就想使自己在美洲居于统治地位,因此,把美洲的名称作为自己国家的名称。1787年在美国宪法中正式肯定了这一名称。
“文明湖”杯有奖答题第88期获奖者
谢箬涵 丁佳璇(2014级)
“文明湖”杯有奖答题第89期题目
一问:辽宁横跨辽河两岸,清朝末期属奉天省,现今是东北地区的经济大省。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辽宁”吗?
二问:江苏在清朝前期属江南省,今天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发达地区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你知道它的得名缘由吗?
三问: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人说江西的得名是因为它处在长江的西岸,你说对吗?
四问:云南是我国的西南门户,历史悠久,汉代就已经在当地置县。“云南”省名的意思是“白云之南”吗?
五问:有人说:川者,江河也,四川境内有四条著名的大河,故名“四川”。你认为这种说法对不对?
六问:陕西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你知道省名何以叫“陕西”吗?
请将答案送交岚光文学社(钟楼四楼),答对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