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面带诡笑的一把将TA推倒 体验乡间生活
网站首页|都是行业管理改革的一部分|独享洱海之日出|您将享受更优质的服务|林允取得亚洲腾跃艺人大奖|截至2016年12月28日|五柜沱、云雾洞等|自去年10月上市以来|多方找寻无果正准备报警|腾博会pt客户端下载t |丁向阳救生衣|资源共享|相传摩诃老祖是在圣米石塘之中|tengbo3988.com |我是星期一出生的|假如你仔细端详这块石壁|招生报名
>首页 -> 我是星期一出生的 -> 吃过满记甜品的糖不甩

TOP

岚光报2008年第4期(总第47期)
[ 录入者:xiaobao | 时间:2008-10-25 16:35:37 | 作者: | 来源: | 浏览:3410次 ]

岚光报

LAN GUANE BAO

2008年第4期(总第47期)

主编:邓济舟

鄂荆内资准字[2008]第113/JM号

全国中学优秀文学社团

全国中学优秀文学社团报刊一等奖

湖北省重点高中、湖北省示范高中 荆门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主办

校长:马德明   报名题字:田代祥

 

本报通讯地址: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   邮编: 448000

本报办公地址:钟楼三楼(大门口有文学社信箱)  

http: www.crgrads.com(文学社) 

E-mail: Languangwenxue@tom.com  

QQ: 527616828 

 

本报顾问:马德明  田代祥  杨传雄 葛昌华  周道新  李小平 张金兵 

本报副主编: 孔怡默 (2007级)

本报编审:袁月华 (2007级)

本报编辑:陈   凤(2007级)

 

本报常年征稿

纸质投稿地址:岚光文学社办公室(钟楼三楼)

电子投稿地址:买卖跳广场舞等等

 

岚光文学社QQ群:51386569

岚光文学社Blog:http://Lgwxs.blog.sohu.com

作品发表,即赠礼品!

 

 

社员靓相

      名:        周浩宇

出生年月:  1992年10月10日

最喜欢的文人:    

最喜欢的书:   《红楼梦》

写作感悟:作文如弹琴,文字若琴音,自己尽可以弦上传情,指间留韵;但音,还是要交给钟子期们去听……动笔,仅为一份宁静。

 

走近作家

有一位在文学界德高望重、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的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他就是——

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巴金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断到南方和北方去旅游,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记。1934年秋去日本,写作小说《神》、《鬼》、《人》,风格渐趋平和稳健。1935年回国参加朋友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总编辑。编辑了《文学丛刊》、《译文丛书》、《文化生活丛书》等大型丛书,在发现文学新人,推荐优秀作品方面,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文学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抗战爆发以后,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等地,将理想融入知识分子的民间出版事业。抗战后期创作风格转变,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后,历任全国文联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多次出国访问,创作了大量散文游记,以及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颂新的时代和歌颂英雄为主调,并与作家靳以创办合编大型文学刊物《收获》。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爱妻。1973年起悄悄翻译俄国民主革命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巴金晚年出版随笔集《再思录》、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由于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突出成就,也由于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和知识分子道路的重要对象,自1989年起,全国共召开过四届巴金国际研讨会,出版过十几种研究年谱、传记和理论专著。

 

写作指导

考场作文运用材料能力·采花酿蜜

本报特约撰稿人

【要义解说】

写作时,围绕某一中心或某一话题,摘录或选用在生活中和阅读中获取的新鲜材料,经过加工改造,形成有新意的文章。

【策略解读】

1.借“新闻”或富有时代特色的材料组织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1999年满分作文《新闻集锦》由九则新闻导语构成。粗粗一看,是一篇大杂烩式的新闻集锦;仔细品味,发现文章暗含了三条线索:①时间:从2029年记忆移植试验成功,到2064年遭禁毁但仍然有人暗中走私,其间经历了35年;②空间:从中国××大学首先试验成功,进而很快就风靡世界各国;③过程: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都安排得集中、简练而又合情合理。由于作者采用了新闻集锦的结构方式,因而语言凝练概括,节奏明快,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2.抓住若干生活镜头组合成一个场景或连缀成一个过程,表达一个新的主旨。如2002年满分作文《因为爱而选择》写了几个生活镜头:自己选择(到非洲做医)后的喜悦、遭到家人反对后的心情快变、自己思想斗争的非同一般、自己的委屈无奈而又不肯放弃、坚持自己心灵选择后一切变得美好起来。这几个生活片断很好地表现了“人生的选择,往往有心灵深处定夺;而心灵的选择,往往代表着爱的方向。因为爱而选择,今生无悔”这一主题。

3.博采众多具有相似或相对的材料,按一定顺序组合,共同突出一个有意义或让人振奋的主题。如2002年满分作文《面临选择》选取了三个具有相似点的材料,分别从金钱、女色和生死三个各不相同但又极具代表性的方面来揭示人性(面临选择之时,会体现出、体会到生命的意义的)这个主题。作者巧妙地把三个思维跳跃性非常大的画面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又造成了一种思维跳跃,它的成功秘诀正在于情感表达的含蓄性和内容形式的新颖性。

采花酿蜜这种方法,关键是两点,一是“花”要新鲜,要丰富;二是改造,要“酿”,赋予新意。

 

岚光推荐

简短的语言连缀,虚虚实实;零碎的情感拼凑,断断续续。这是一个迷失的季节,老人迷失于回忆,我们迷失于花季……作者站在“我”的角度记叙着这一切,笔下跃动的不只是一次经历、一个秘密,更是作者的心,一颗穿透虚无寻找真我的心。

 

不能说的秘密

周浩宇(2007级)

当银幕中的叶湘伦在老琴房中演奏Secret时,心也随着剧情中时光的倒流而古朴起来……

“叭——嗒——”我惊惶地向四周看了看,落泪的不是我……

电影放完了,影院里的光由一丝一丝变为一束一束,落泪人身上也有了些光亮,顿时却又被那灰色的外衣吸得干干净净……

我扶了扶重重的镜框,他是位老人。

光线似乎也知道他不属于这个儿女情长的地方,便模糊了他的身影,帮他在这些挽手情侣中隐藏……

我跟了他许久,他也不回家,只是在南门楼老区附近转来转去,迷路一般,但每一步似乎又有股冲动,有种目的。

最终,他在一幢有些历史的洋楼前停住了——

“老人家,我跟了您好久。就有一个问题想问您。”

他把脸侧了侧,昏黄的灯光浸在灰色的衣领上,那张脸更显得苍白。

“您刚才看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时流了泪,您这么大年纪了,能看懂其中的虚虚实实?”

他还是站在那儿,并不搭理我,许久——

“你……跟我来……”

我愣了愣,最终还是决定去探个究竟。

走的是我回家的那条路,一切都很熟悉。

他指了指一栋大约建于70年代的房子,说:“进去坐坐,这,我家。”

看看这地方和我家只隔一条街,便壮着胆子走了进去——被荒草淹没的路,洒满鸟粪的走廊,这地方和老人一样神秘。

老人打开了灯,旧时的白炽灯,悬得很高,绕了几圈蛛网,显得更暗了。

“你,坐!”他指了指墙边的藤椅。

我不敢不从,瞅了瞅那椅子,很有些年代了,和我小时候在太爷爷家里见到的那把一样,只是这把来头似乎更大些——它的红木扶手上刻了一些图案,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字。

老人端着一杯茶从黑暗中走出来,我忙起身接过瓷杯。

“尝尝,怎么样?”

我捧着瓷杯,闻了一下,泡得好浓!轻轻抿了一口,有些苦,再看看茶汤——

“这是苦丁?”

“嗯,你怎么知道?”

“我爸爸喜欢喝茶,耳濡目染,也就懂些。苦丁入水后,叶片柔软,舒展厚实,叶底暗青,基本无碎叶,还有些许苦味……这是第二次加茶汤了吧?如果再泡一两次,口感可能更好些。”

他笑了笑,说:“我这房子怎么样?”

“挺好的。古朴而自然,有些破旧却不零乱,有种历史的沉淀感。”

“是啊!这儿有好多东西可能比你爸爸年纪还大,比我老的也有一些,还有些东西你可能根本没见过哩!跟我来!”

我兴奋地跟在他身后,显然他对我的表现很满意。

我们下了楼,是地下室,很大,像间陈列室,挂满了画。

“您收藏了这么多名画!”

“名画?那是我自己画的,自娱自乐。”

我细细看着那画,再不敢随便开口,想掩饰住自己的浅薄——墙上的画岁数大都比我大,落款都是七八十年代。

音乐在画室响起——《蒲公英的约定》。

“那电影里的插曲,去年我看了那电影后觉得还不错,在影院旁的一家音像店买的。”

我转过身,瞪大了眼睛——留声机。

老人笑了笑,淡淡地说:“只能听老盘,前些年也坏了,如今只是个壳,和音像店的一样。”

我静静地欣赏老人的画作,老人靠在椅上沉浸在音乐中……

“五十多年前,我才二十多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岁,用别人的话说,我也是一表人才吧!她父亲是城里有名的书商,是桴海阁的老板,那年代还很乱,书是件很稀奇的东西,可她父亲却有好多书,为了研究西方绘画就常到她家看书,后来就认识了她。

“她的琴弹得很好,和电影中的路小雨一样,开朗活泼,每当她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就偷偷地拉着我,让我给她画像。

“我给她画了好多,可后来……”

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了……

“后来怎么了?”我好奇地问。

沉默了好一阵……

“她很漂亮,像天仙一般……左数第二幅就是她,是她走后我画的。”

那幅画在这画室里极不协调,过于简单,只几条曲线,笔法笔力都很好,但是过于朦胧、过于抽象,不加以想象,连幅人样也凑不齐。

“漂亮吗?”

“……可以感受到美感……对了,她走了?走到哪?”

“她?哦……

“那是认识她的第三个冬天,一个夜里,城中起了火,好多有钱人家的房子全燃了起来,一片连着一片的烧,北边天都被烧红了……后来是上面调了在城外驻防的军队才阻止了火势的扩大,直到清晨,火才被扑灭……”

“她死了?”我激动地问。

“第二天,公安来核对死亡人数,竟没发现她一家人的尸体,有人说可能是烧化了……我只是不信,别人家都还有些痕迹,可她家连个人印儿也没有……”

“您没出去打听?”

——他并不理睬我,继续着他的回忆——

“当时,我也很怀疑……电影中的男孩不顾一切地回到二十年前去与女孩相遇……我也在找,自己找,托人找,这一去就是三十年,我向那可能早已不存在的人交付了我的青春……

“我不后悔,一点也不后悔……

“最后,我的一个朋友在山西农村采风的时候,发现了我署名的女孩画像,它的主人是一个体态佝偻的老农妇,一问,五十岁,却已是三个孩子的曾祖母了……

“推算一下,画中的女孩也恰好五十岁了……”

“您后来到山西见过那个老人吗?”

“……没有,没有必要了……我说不清她们间的关系,也不想说清……后来我在原来桴海阁附近的空地上为她立了块碑,年年清明为她祭奠……”

“桴海阁?就是您见到我的那座洋楼?”

“嗯,洋楼是后来重建的……碑就在洋楼后面……”

空气仿佛停止流动,只有《蒲公英的约定》在画室里起起伏伏,再想想电影中的情节,不禁更加感伤了。

叶湘伦和路小雨舍弃了社会与时间只为彼此的相遇。Secret是心灵的连结,老琴房是时空的中转站……

琴房即将拆除,叶湘伦奋不顾身地爬进施工工地,进行爱的追溯,一挥手,一曲爱的咏叹。

他成功了,却再也回不来——

“从那以后,我就深居简出,作作画,听听歌,这房子里的东西,够我用几辈子的了。”

“再以后呢?这些东西怎么办?”

“什么再以后?”

“就是以后到您死了——”我忙捂住嘴,想吞下最后两个字。

“死?我会死吗?只要有股信念,有份牵挂,人是不会老的……一定不会!”老人站了起来,有些激动。

我愣在那里,不敢出声。

“你走吧!天已不早了……不要再回来……”老人挥了挥手。

我知道,这是逐客令。我看着满屋的画卷,壮起胆问:“您……您能送我一幅吗?”

“你跟着毫无意义的东西来到这儿,又何必带些毫无意义的东西走呢?回忆要靠两靠炽热的心,单方面的回忆又有什么意义?”

“来是空言去绝踪”大概是高士们最洒脱飘逸的生活方式,他偶然闯入了我的世界,不想让自己陷深了——这些话面向我说,却更似自言自语。

“虚妄?庸碌?归去……”

几个月后,老人的房子被大型堆土机堆平了。

“大婶,您知道这原来房子里的老人到哪去了?”

“老人?哪有老人?住着一个四五十岁的人……”

“那……那……那您认识他吗?”

“他一个这里有毛病的人,我惹他做什么?!”她指了指头,“他好像是80年代初搬来的,那时他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年青,有五辆卡车帮他搬家,原以为他是个有些名头的人物,可后来也只有一个提着医药箱的人往他家跑——你问这事作甚?!小孩子家的,没事找事!那个时候,我也才二十五六,说不上很漂亮,也是风流一条街吧……”

20岁的相遇,30年的寻觅,20多年的深居简出,白发老人竟才50岁!古典老屋的现代流行乐,数笔勾出的心爱之人,这一切不能不令人生疑。

我踏上单车,把大婶的炫耀与流连远远抛在脑后,向南门楼老区的那栋洋楼奔去——楼后一片池塘,哪有什么墓碑?!

——一切都是虚诞,一切都归于沉寂。

他可以算个画家,或算个作家,用笔颠倒时空、虚化自己,他不满于物质,想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他已经书写了一部自己的历史,但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无情,梦笔一挥,一生就逝去。

或许,或许是我那天在他耳边敲了一记时间的钟声,震碎了虚幻,使他惊醒;或许,或许他是感念我的钟声,到现实中去寻找迷失的自己;或许,或许他在那绕梁余音中彻悟,向更远的地方飞去……

废墟,他所有的历史只是片废墟;这,这也只是个不能说的秘密,即是秘密,又何必去寻觅?抛开所有的秘密,把握住真正的自己。

影院旁的音像店依旧放着《蒲公英的约定》——

老人、藤椅、画室、留声机、女孩、墓碑……

——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第二版

 

又见明月

陶玉珂(2008级)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无暇也无法欣赏地平线上的日升日落,往往是不经意地一抬头,便已看见日上三竿,月挂中天了。

日近中秋,天上的明月一天圆似一天。又到了这阖家赏月的日子,我索性披衣出门,寻一片开阔草地,抛开学业生活上的烦恼,抛开一切杂念,欣赏这城市中独有的一片宁静。

夜愈深,城市中的喧嚣渐渐平息,而这天上的明月也已近中天。四周愈静,愈发衬托出这月光的宁静与皎洁。明月把它那明澈的清辉柔而匀地洒向大地,给夜幕涂一层莹莹的白,给城中的树、城中的楼、城中的山涂一层亮亮的银,也悄悄的将我融入这迷人的秋夜。

轻风阵阵,明月周围几朵稀疏的云,时而将月裹住,时而月又从云中滑出,月光便忽而朦胧,忽而清朗,催人陶醉入眠。我索性闭上眼睛,呼吸这夜晚风中特有的清香,思绪也随着微风飘向远方。

自古以来,明月便是和思乡离愁联系在一起,而中秋赏月则是文人骚客们借景抒怀的好时机。有多少感时思乡之人在这月光下留下自己的心声,成就了多少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

千年之前,也是中秋佳节,同样的圆月,同样的月光,不同的只是这月下多了位失意的词人。仕途不顺、背井离乡,令这位词人心情抑郁惆怅。中秋本是团圆幸福的美好之日,可词人形单影只,只有这一轮圆月为伴,词人的满腹心事便向明月诉说。举杯问月,问她为何总在人离别时圆如玉盘: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不语,只是自顾自地静静地挂在天上,依旧播撒着清辉。词人杯杯饮尽,等待着月的答复,却望见圆月中有连绵起伏的青山。这月亮不就似悬在夜幕中的明镜吗?而这中间隐约的山峰,不正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门前的山吗?

这月中,词人望见了家的影子;这月中,词人似望见了亲人的微笑,而月亮有语、家家户户或食饼或赏月的融融之景,都使作者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词人顿悟:人生皆有起伏,但起伏中不能失掉对生活的热爱。于是,词人提笔,将满怀的心事化作墨字,洋洋洒洒地铺就在宣纸上,寄托自己对天下人的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年之后的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月球奥秘早已被人类所解开。但如此,月亮在人类面前便少了份神秘,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美丽的传说也少了人们的祝愿和向往。面对这白生生的月亮,鲜有人再借她抒怀,那份离乡之情也难再体味到了。

可在今夜,在这如洗的月光下,以月色为媒,千年之前词人的思乡之情穿过历史的长廊吹至这里,那是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乡的眷恋,对全天下人的一种祝福。虽未有离家的经历,可借这月光,我能理解他的心境,有惆怅,有孤独,也有放达,有乐观。在生活中,我不也正需要这种面对逆境的豁达吗?

渐渐地,在朦胧的月色中,我仿佛也化作一位游子,站在月下,拥月光满怀,请明月捎去对家乡的思念。

编者点评月挂中天,夜凉如水。当空中皎皎圆月爬上心头,似乎所有的游子都会升腾出愁绪。千里之外的我与你同赏一轮明月,就算触摸不到,是不是也算与你在一起?

 

用一生保护的人

袁月华(2007级)

每天我上学前,都会听到爸爸的一声叮咛。

从小学到高中,这句话每天都会准时响在我的耳边。也许是由于多年的习惯导致麻木,一时间竟无法写下它的具体内容……

小学六年级的那一年冬天,似乎很早就停止了大院居民的暖气供应,那时正是向初中冲刺的下学期,而我又特别怕冷,每次裹进冰冷的被子里,总要一动不动地焐上好一阵才会感到温暖。不知是哪一次在餐桌上顺口提到了这事,以后每天就都能直接进到温热的被窝里很快地入眠。直到有一天,爸爸去参加一个婚礼回来得有点晚,我下晚自习回到家后发现,爸爸皱着眉头一动不动地裹在我的被子里……他的脸有点发白,而为我准备的牛奶正冒着热气。

“今天……有点事耽搁了,你快点睡觉吧……”爸爸从床上起来,转身又把被子掖好,“牛奶再等一下喝,还烫……”

而那时的我已说不出话来。

要我怎样告诉他我心中的感受?

我一直觉得他不爱我,因为连父女之间最基本的“谈心”他也不给,那时才明白,他是太累。白天辛苦工作一天,还要为我做饭、洗衣、叠被子,妈妈远在异地上班,只能由他一人做这一切。

我还记得小时侯,他用他的胡碴来蹭我的脸,然后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对着我笑。有时候他会把我高举过头顶,直到我惊恐地尖叫,他就会放我下来不住地安慰。他还会经常给我买火炬蛋筒吃,而我不知道那时家里并不宽裕,火炬蛋筒很贵,爸爸好几年没有买新衣服,而我却经常有新衣服穿,每年夏天都有火炬蛋筒吃。

爸爸说,我是他的天,他的地,他的宝贝和整个世界,是他要用一生来保护的人。

每个女孩的身后,都有一位永远保护着她的父亲,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骑士,保护着他心中的公主,即使这个公主不漂亮、不聪明,甚至残缺,在他的心中,永远都是他要用一生保护的人。

而我却是个傻瓜,我却认为爸爸不爱我。每次和爸爸争吵,我都会说“反正你也不喜欢我……”现在才明白,这句话有多么伤人。

我仿佛看见爸爸的白发又多了一根,爸爸的额角又多了一条皱纹,爸爸的锁骨又狰狞了一些……

小时侯,我还没有爸爸一半高,觉得他是一个好伟大的人,可以为我遮风挡雨,可以将我高高抱起。而现在,我差不多可以和爸爸平视了,他却依然还是那个伟大的人——在我的心中以他的精神而伟大。

早晨留心听了一下,当我开门的声音落下,爸爸的叮咛就跟了上来:“过马路看清两头!”

  原来是这句话。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是我一生中听到的最美的声音。

  爸爸,曾经的小孩已经长大,现在,您才是我的天,我的地,我的宝贝和整个世界,您才是我要用一生来保护的人。

编者点评这是一篇简单的叙情诗,没有过于浮华和“唯美”的词藻,而是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一句贯穿全文的线索——从一句叮咛引出的浓浓的爱,相信它会带给你的感动。

 

第三版

 

三根蜡烛

陈倩雯(2007级)

山村的夜晚似乎总是这样静谧,柔柔的月光洒在泛着银光的小河里,蟋蟀们奏响生命的进行曲,时不时还会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哨声。

老屋里闪着微黄的烛光,月光从壁缝中钻进来,烛光更显得微不足道。他们围坐在爬满白霉的木桌旁,无神地望着跳跃的火苗,静默不语。三个人的脸被染上了一层黯淡的黄光。蜡泪一滴一滴地落在木桌上。二弟有些坐不住了,转身收拾起几件早已不成样的衣裳,说:“哥,俺今天得罪了一帮人,他们明天可能会找上门来,俺想先出去避避风头,过些天再回来。”“二哥,你咋能这么不负责任哩,不能啥事都让大哥替你担着呀。再说,你这一出去又不知啥时候能回来,俺已经记不清俺爹娘长啥样儿了,俺想一家人团团圆圆,永远不分开……”三弟的声音有些哽咽。哥叹了一口气,缓缓地打开大门,坐在门槛上仰望着半圆的冷月。

三弟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赶到镇上学校“听”课去了,十几年如一日。二弟一大早就不见了人影,昨晚收拾的包裹也不翼而飞。哥今天没和三弟一样去“听”课,也没去上工。

“大娃儿,今天咋没去俺那儿帮工哩,俺昨天可跟你说好了的”,隔村的孙大爷提着烟袋上门来了,“俺可是看好你小伙子的,一向勤快老实又守信用,今天咋……”哥低着头,有几分语迟。他掏出口袋里的八毛钱,是昨天孙大爷给的,用双手递给孙大爷,说:“孙大爷,真的不好意思,俺今天有点事去不了了,以后您家有啥事,只管吱一声,您放心,俺给您帮工一定不收工钱!”孙大爷接过钱,笑着点点头,嗒吧嗒吧地抽着烟出去了。

哥去找二弟说的那帮人了。他的衣衫与这寒秋形成反差,东升的太阳与他单薄的背影构成一个绝对的冷笑话。他的脚不是在走,而是在一步一步向前挪动。

那帮人正倚着老树,翘着二郎腿,嘴里“吞云吐雾”。他们斜着眼,看着一步步挪向他们的他。“你来干什么?你二弟呢?叫他出来,俺要好好教训他,让他弄清楚啥叫‘在太岁头上动土’!”他们的声音很刺耳。他的脸色有些苍白,嘴唇微动:“有啥得罪你们的,俺替俺二弟向你们赔不是,你们别找俺二弟麻烦就成。”他们扔出一声冷笑,轻蔑地说道:“就你,你是啥东西,你凭啥?”“就凭俺是他哥!”他的声音格外响亮。“好,既然这样,那你就替他赎罪!”他们显然在挑衅,“跪下,给俺们磕三个响头。”他的脸变得更苍白了,这双膝只跪过远在天堂的双亲啊。哥的身体渐渐变低,膝盖渐渐弯曲,弯曲,着地!他的眼眶湿了。他们并不满足这一切,互相使使眼色,接着将手中的烟头扎在他的腿上,把泥土抛在他的头上,然后,一摇一摆,俨然一群丑陋的野鸭,嘎嘎嘎,扬长而去。他的头埋在胸前,瘦弱的肩在抖动。

“哥——”二弟掩面而泣。其实他并没有离开村子,而是一直躲在离老树不远的草垛后面。地上已被他踢出了一个坑,他的脚不知多少次挪出草垛,却始终没有勇气将那帮欺负哥的人赶走。山里人常说一句话:“男儿膝下有黄金”,而哥却为了他,为了这叛逆的二弟,跪下了,跪得那么悲痛。那一刻,地动山摇。心潮似云海翻腾,他的眼前不断闪现哥的影子:一个人忍着胃痛,却说自己很饱;一个人替人家插好几亩田的秧,只为了少得可怜的工钱;一个人用窄窄的肩膀挑着木柴到各家各户去卖……二弟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感激,他奔出草垛抱起跪在地上的哥,任泪水尽情流淌……漫天的黄叶飞舞。

二弟后来真的离家了,不是去逃避,是去南方打工了。朔月再转,新月就现了。三弟凭着自己的实力,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收到通知书的那天晚上是个月圆的日子。二弟回来了,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他的手中拿着三根蜡烛,是那天晚上他们用过的。“三弟,来,替俺点上蜡烛,俺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三根蜡烛的火焰似乎格外耀眼,映着三兄弟的脸,泛着浅浅的笑……

编者点评一个静谧的山村,一段感人的故事。浅浅的笑,浓浓的情。三根蜡烛,照亮了兄弟的脸,照亮了我们的心;蜡烛的火焰,温暖着他们,也温暖着我们。

 

再见

喻凯迪(2008级)

夕光漫天的时候,我把手里的书又翻了一页。于是下一幅画就那么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地出现在我眼前:画面上大片大片盛放着暖橙光芒的麦田,在视界里安静地渲泻着温暖;右侧是趴在栏杆上的小孩,抬头眯眼地仰望天空。她嘴角隐忍的弧度,眼眸泛着清冷的蓝色光芒,像是埋葬了无数汹涌而来的暗流。她所仰望的地方,是满满的淡蓝色。那种清浅柔软的蓝色淹没了所有的天空。风吹起了她软软的鬈头发,她年幼的面容上显露着的,是倔强的忧伤。

这般倔强到让人心疼的小孩子。我突然有种预知未来后的酸涩:这样安静沉默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孩,在以后那么些年华里,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呢?

恍惚中看到曾经的自己。那些夕光漫天的时候,一个人站在沙石粗糙的小操场上仰望天空的自己。曾经,也是那么安静地抿着嘴唇,固执地喜爱着浅色天空的自己。

所以,那些安静的种子在年华里,盛开出的,是孤独的大片花海吧。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一点点褪变成现在这样笑起来春暖花开的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

也是清浅的九月,初中开学。教室里课桌多人少,于是我一如往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想着接下来晃悠而过又三年。小日,你走了过来,笑容柔和了窗外的木棉:“呐!一个人坐多无聊啊!我来陪你好咯!”,还有猫猫,哥哥。

你们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撞进一座尘封已久的阁楼,像传说中那些挥舞着宽大的翅膀,被洁白光芒笼罩的天使那样,挥挥手,尘埃散落,杏色阳光。你们俯下身向角落里的小孩微笑,牵起她的手再转身召来温暖。于是世界有了声响,有了光芒。

蹲下身帮我系鞋带,坐在同一个教室却和我一封接一封写信,对着我叫嚣“猪,你是个小屁孩”,由着我任性妄为直到我都不好意思了,耐心地理好我皱着的衣领……我最爱的人们呐,有你们随着我的那些日子,真的很快乐。我就是住在你们建起的城堡里的小孩,除了笑容和爱,什么都不用想。

我学会了笑,笑到春暖花开,

我学会了爱,爱到生命终结。

……

可是一切,都只是过往了。像是波光潋滟的梦境,夜夜不忘升起,却又日日陨落——小日,再也没人给我系鞋带了,系不紧也就只能不停地系了;猫猫,我难过的时候写下的一封又一封的信,却再也没人听我自说自语了;哥,大家都说我又聪明又听话,再也不会有人跟我说“猪,你要乖点”,所以我只能收敛起情绪,乖乖的,再也任性不得,是么?

我知道你们要去属于你们的地方生活,我知道没有你们我还是要成长。

所以,你们还是走了。说着“我们永远陪着你”离开了,许诺着“会回来的”离开了。不是的吗?

只剩我一个人站在原地,看你们渐行渐远,而温暖追随着你们的衣角,潮汐般盛大的悲伤从我身后的天空拍打而过,吞噬了所有的声响。我复归安静,复归黯然。

你们留下了虚无的归期,却忘了说“再见”。会不会我们,就真的再也不见了呢?会不会呢?

有人说,沉湎在记忆里的人是可耻的,失忆的人是懦弱的。那要我该怎么办?面带微笑地把所有关于你们的过往从回忆里拉扯出来,放大,再装裱在视网膜上么?原谅我的可耻,我终究做不到。

好吧!我承认我想哭了。

矫情也好,隐忍也好,蹲下来抱着膝盖泪流满面也好。

我想,我要哭了。

……

亲爱的人们,在身边没有你们的日子里,我用心铭记着你们教会我的。我灿烂地笑,我爱着所有对我好的人。

……

亲爱的人们,我在等你们,等我们的“再见”,我很听话,所以你们要给得起承诺。你们,听到了么?

编者点评没有人知道永远到底有多远,就像没有人知道那些分别的夏天能承载多少的想念。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森林,住着那些想要留到永远的人和想到就会疼痛地、明媚地、甜蜜地很忧伤的往事。悲伤过境,回忆是我想念你的惟一证据。

 

景然而去

陈凤(2007级)

夏季,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减小,白昼时间变长,太阳辐射变大,具体表现为光线加强。充裕的光线让万物在一片焦灼中淡褪了原有的深刻,身体和意识都好像空气中受热膨胀而辐合上升的气团,在近地面游移、消失不见。

房子坐北朝南,清晨的阳光顺理成章地跃进屋子里,在房间的西南角烙下一块橘红色的、四周泛着金黄的印记。不久,屋里明媚起来,光线射到淡黄的衣柜上,反射起一团光亮,逼人的眼。站在窗边,面对太阳观望:窗外的大树笼罩在自己的影子里,变得愈发青幽;天空中的云朵轻薄如纱,缠绵着晕散开去,仿佛蓝色裙面上点缀着的蕾丝。

来到阳光里,不觉抬手遮挡射来的锋芒。手掌的影子恰落在人眼上,从指间逆着阳光向上看,几丝光线散成七彩光束,泄露了阳光的娇羞。窥探到阳光的秘密,嘴角似乎被光线牵引,不觉失笑。

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北半球开始进入冬半年。时间用金黄的秋天欺骗万物,秘而不宣太阳已经走远的事实;再用惨白的冬天宣布它们的死亡,教化它们的亲属去期许白雪身后的春天——即使那些蓬松的雪看上去茫然无边。

在这样的欺骗面前我选择决不受骗,我选择在夏至日后随着太阳离去,景然而去。在这样明媚的日子里离去,忧愁也自会明媚异常。但就如剪不断光线一样,我剪不断那纤纤的念想,不住地回头张望。沿着太阳下坠的方向前行,走进黑暗,再走到另一日的时间里。直到某一天看不到太阳,再停下来,停在风雨里感慨,人生无常。无论付出怎样的挣扎,仍然深陷在时间的轮里,难以自拔。

夸父在追逐太阳的途路中永远地离去,或许这也会是命运安排给我的最终章。非但没有夸父般高大、强壮,我还像阳光留恋回归线一般地留恋所有的过往。如果消逝是命中注定,我将选择在黄昏的时候,匍匐在地平线上,含笑而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接近太阳;才能让人觉得——伸长手臂,就能将太阳抓住、放进心里,不离不弃。

一切曾经有过的故事随着黑夜而灭亡,月光再明亮也给不了温暖怀抱。太阳在这一个冬至日后启程,赶在下一个夏至日回归,只是不再有我和我的追逐。那些地平线上的弥撒没有带任何人上天堂,我只是孤魂一个,目光炯炯,如太阳。

编者点评似乎无论任何时候,追逐理想与热爱的脚步从未停歇,通篇充满着倔强与执着的情绪,仿佛让我们看到一颗坚定而孤傲的心灵,追随着梦想远去。

 

难忘断壁残垣

孔雯婧(2008级)

漫步在圆明园的乱石废墟里,我的心里注定掀起层层激浪,正午的阳光恶毒地吞噬着所有的游人,耀眼的光辉映衬着每一块荒石,星星点点金色的光斑,仿佛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曾几何时,一片金碧辉煌照亮我的梦乡,富丽堂皇的景象一次次在记忆里回放。这两百年前的园林该是一座怎样巨大的艺术殿堂!我曾无数次幻想以洁白的玉石为房梁,翡翠盖顶,金银筑墙,灿烂的玛瑙铺满地面,眩目的艺术珍宝堆满殿堂。并不是我贪慕富贵荣华,而是这曾经傲立于世界东方的幻想艺术的巨大宝藏不能不让人久久沉迷。

然而这一切已成为我满眼的断壁残垣,我清醒地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泡影。那1860年的一场恶梦啊,让这个艺术的宠儿伤痕累累。两个强盗扒去了你炫目的外衣,扯掉了你数不清的金发,恶魔般鲸吞了你身上所有的珠围翠绕。你空空如洗的躯壳也被他们惨绝人寰地扔进了一片火海!那一天,北平的天空被熊熊烈火激怒了,所有的华夏子孙与你那滴血的心同泣。

梦醒时分,难道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天真可笑的期盼着那两个曾经厚颜无耻的搜刮使中国大地的强盗政府乖乖将战利品归还给中国?仍旧不厌其烦地坚守着人类人道主义的梦想!这就是我们的反思,这就是我们的理想?!

不!!回顾历史,各国殖民者为何一次次肆无忌惮地欺辱祖国母亲?在我们谴责英法联军种种滔天罪行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让我国远远落后于世界的步伐,泱泱大国从此屡屡受辱,从世界的顶峰跌落,且一跌就跌得粉身碎骨!而那些恶贯满盈、被我们所瞧不起的西方各国,却在步步为营地发展科技,以科学强国!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这条久久沉睡的巨龙终于从睡梦中苏醒了,经历了这段酸楚的历史,伟大而睿智的母亲终于认识到“科技兴则国兴”这一道理。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随着“神五”“神六”“神七”划过浩瀚的天空,“天路”架到了“世界屋脊”上……中国正飞速为世界历史的画卷添上一笔笔绚烂的色彩,驰骋在科技大道上的祖国越来越意气风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古人如是说。而今天,我们亦以史为镜,以史为鉴!让祖国的辉煌不再只属于过去,但愿这段难忘的历史带给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不只有伤疤,更有严厉的教训,更加的坚强!

编者点评历史为我们留下一条伤疤,我们揭开疤痕,强忍伤痛地翻看历史,为的是不在未来的征途中留下同样的伤痛。这便是历史存在的意义!

 

第四版

 

千年一梦

刘晶晶(2008级)

也许三千年后

我依然存在

那时

将会是一番何许景象

想必

三千年的时光

我早已白发苍苍

被磨砺了三千年的我

是否早已

看惯了沧海桑田

看穿了红尘之世

飞跃了三千年的时光

依然故我

那没有硝烟的战场

丧失的伦理和道德

泯灭殆尽的良知和人性

随处可见的亲人的尸骸

仿佛尘埃

落定在三千年的时光中

也许没有人会知道

除了我

那三千年后的血色晴天

弥漫着死亡的空气里面

无息无声

即使夜幕降临

也看不到美丽的星空

惟有一轮明月守望孤独

三千年间未曾改变

刹那间月光掉下眼泪

一滴泪凝聚了三千年

或许时间就此凝固

梦醒时分

才知晓

一场梦做了三千年

三千年就做了这场梦

编者点评如果三千年的光阴划破了历史,却没有在自己身上留下痕迹。我们是该庆幸获取了三千年的岁月,还是该悲伤在这三千年里失去的绮丽?作者用三千年做了这场梦,梦醒了,答案在心里。

 

此生最美的风景

况旭馨(2006级)

你是此生最美的风景,才令我至今一再想起。

空气里弥漫着的,那些浓郁的香气。推开窗,便是夏天——聒躁的蝉鸣,以及没有任何预兆的暴雨。高大树木撑开的绿荫占据了视线,太阳光灿烂得刺眼。细碎的绿色叶片在风中银铃一般翻飞,斑驳的树影撒了一地凌乱的舞步。

你就那样默默地站在窗边,静静地俯看楼下的街景,是什么吸引了你,让你看得如此痴迷?是伫立在路旁高大的法国梧桐树,还是调皮的男孩欢快地追逐蝴蝶,抑或是两位老者相互搀扶佝偻的背影?我,都无从知道。我不敢走近,害怕这美好的画面会如同海市蜃楼般转瞬即逝。

你总眯着那迷离的,看不清的双眼去俯瞰整个世界,前额细碎的刘海自然地搭住眼睛,你那干净的,澄澈的眸子便若有若无地从发丝间显现出来。

有人说,夏天是一年当中最惨烈的季节。

在没有遇见你之前,我一直无比笃定地坚信着这句话。当笼罩着忧郁的蓝色光芒的你悄然降临时,所有的不安、躁动与炎热着凝结在空气里,沉淀成一缕一缕的清香。安静地投在阳光穿过的树影里的,是你玄武岩般没有表情的侧脸,还是你点头微笑的瞬间?我,依然无从知道。

也许。我是说,也许。

你从缠绵的细雨中走来,或伴着和煦的阳光而来,抑或是随着温暖的清风而来。你安静地看书、写字、一个人对话谈心,安静地穿过街道,安静地微笑,安静地忧伤。然后你说,也许,我们见过。

也许,这就是也许了。

一月雪花飘零的时候,三月大地复苏的时候,五月樱花纷飞的时候,七月烈日当头的时候,九月天气转凉的时候……在很多个时候我都会不经意地怀念,怀念那被时间的光轮一点一点地碾过,然后一点一点地模糊的曾经。我怀念过去的你,怀念椰子树占据的海边,怀念曾经因你的微笑而射入的一束阳光,以及那些个不再回来的昨天。或迷离的眉眼,或纤细的手指,或略带笑意的嘴角……就像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夺走了满天的星光,肆意散落在迷幻的,冗长的,不曾有过开始,也无所谓什么结束的夏天。

我想,你是鱼,自由地水中畅游。我想,你是云,自在地飘浮在湛蓝的天空。我想,你是海,拥有广袤千里的胸膛,放逐一切的不美好。我想,你是蓝,安静而忧郁,曾一度让时间忘记了流逝。

我想,你是我的少年,也是我自己。

光怪陆离的横折折向上或是横折折向下突兀伸出的枝节,将大片的瓦蓝分割成一幅巨大的无字拼图。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傻傻地站在路边,呆呆地仰望那无尽的苍穹?

我,无从知道。

你,是,此生最美的风景。

编者点评最能触碰我们内心柔软的角落的一定是安静内敛美好的情愫,却在不经意间弹奏最热烈的曲调。你是我向往的风景,你是我的晨昏,如果我们的时光交互,那无从说起的也是定格的美好。我多想展开翅膀,和你一起飞越这寥落的人间。

 

以爱之名

——献给爸爸,这所有的爱

孔怡默(2007级)

小时候,在家里翻箱倒柜,从一本“古老”的书里翻出一张爸爸年轻时候的照片。十七、八岁的样子,照片上的爸爸—件素不啦叽的马褂,青灰色的裤子,一双灰尘糊糊的的皮鞋。还把脚伸出来,摆了个造型。照片的边角都泛黄了,有曾经水渍干燥的痕迹,抚摸上去有粗糙的触感。

那是爸爸年轻时候的样子,青春飞扬,嘴角凝着自信,看不清苦难的痕迹。至少在脸上看过去,一派阳光气息。虽然衣着破落,还没有未来和方向,可是我想那时候的爸爸就早已成熟了吧!寻不到少年的青涩滋味!

我不知道爸爸是否云游过四海,可是我依然搜刮来了不少爸爸的照片。后来的爸爸,下巴被剃得青青的,眼角已经有皱纹,不再是轻狂的年少,挽着袖子,凝视着前方,他坐在一蹲安静的石凳上,像一座更安静的雕塑。 我一直觉得三十六岁的爸爸的魅力是无法比拟的,那么成熟,虽然已有少许沧桑,可是一眼就可以让人为之倾倒,至少十岁的我当时就是这么看的,爸爸的魅力一度在我心里膨胀,虽然不会矫情地让人想到“美男子”的字眼,但是我还是为此骄傲了好长时间。

小学放假回家的时候,都是小朋友一起叽叽喳喳吵闹着奔出校门,有时候妈妈来接,有时候一个人回家。我还记得有一次,在校门外看见了爸爸,好兴奋,大叫着奔过去,爸爸摸摸我的头,带我回家。我头扬得高高的,那么骄傲:爸爸在我眼里像神一样,比所有人的爸爸都要聪明都要好。小朋友都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手舞足蹈的我,不明所以。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爸爸多好啊!

他会带我去高高的山岗上摘野草莓吃,矮矮地排在路边上的,他会挑看过去最新鲜,而且没有被毛毛虫还有其它的虫子袭击过的那一类草莓。夏天里桑葚最多的时候,我爬到树上一边摘一边往口里送。他站在树下,也不怕我从树杈上掉下来,却一定要在我爬树之前给我穿上厚厚的长裤和长袖。回家之后就得马上洗澡。每次我的嘴角总吃得乌黑乌黑的,他嘲笑似地唤我“毛孩子”,总要用白毛巾帮我擦干净脸上的“花猫”。

他的手那么大,把我的手握住之后,我似乎连眼睛都可以睡觉了。走路的时候,把爸爸的手牵住,即使我的脚印东倒西歪也不怕会跌倒了。冬天最冷的时候,手放在爸爸的大手里,永远都不会生冻疮,爸爸手心里总那么暖和,总那么湿润。牵住爸爸的手,好像什么都不会再怕了。

他什么都知道,小时候我总问他蝉和青蛙为什么要叫,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他每一次都耐心地为我解答。他的书柜里的书那么厚那么重,有几本比我的整个书包的重量都重,还有一大摞一大摞的书刊全在那儿,被我写满乱七八糟的字,他仔细地擦干净缓缓对我说:“有一天还用得着啊!”其实当时年纪尚小还不知道书柜里到底摆了些什么书,但是当我长大了,真正了解之后却又不敢再乱翻了。那上面整套的《诸子集成》让我“望而止手”。

现在,我都记得爸爸过四十岁的那一天的光景。前一天下了微弱的小雨。小路踩起来很湿很滑。那一天,姑姑叔叔们都来了,还带了一个蛋糕,爸爸显得有一丝兴奋,也有一些意外。我也蹿来蹿去,小孩子般莫名的开心。

如果现在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当时自己的孩子气是巨大的,不懂时光易逝的悲伤,不懂挽不回的年华里有爸爸的辛酸。而如今看窗外任意一分物是人非,都容易扇起感伤。那一天,记忆里模糊的人影,月光是不是浮现了?以现在的心境再置身于当时的环境,那一天的我一定会发现爸爸眼矇眬的泪光。百感交集的泪光。深深藏匿的泪光。

是的,我希望记忆里的爸爸永远不要老去,哪怕成长可以给予我更多的珍贵礼物,我也希望它为此停留。如果时间可以为此停留,那我多想自己永远不要长大啊,只要爸爸永远不老就好了。

爸爸在我出生之后,看自己一天一天老去,他的愿望很简单——只要我快快乐乐长大就足矣。从小,我就记得爸爸很担心我的调皮会把自己伤到。还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和弟弟拿镰刀砍竹子,放在大门槛上还想砍成一截一截,愿望是能做成笛子一类的东西吧!可是一不小心,手一滑,镰刀就砍到了左手的食指,豁伤了很大的一条口子,血马上溢出来,红得怕人,我当时就吓傻了眼,拿纸包住手,根本止不住,反应过来以后就哇哇大哭了。眼泪和血一起哗哗啦啦。

记得当时是早晨,爸爸妈妈都还在睡觉,我“哇”的一声,他们连忙跑下来看发生了什么。然后我边哭边口齿不清地说:“砍竹子把手指割破了!”爸爸一看我伸过去的手,脸就涨红了,扬手一巴掌,五个指甲印就烙在我脸上了,我一下子发愣站在那里,不知道是脸在发烧,还是手在流血,也不敢哭。

后来爸爸以飞的速度带我去医院洗伤口,清洗伤口绑好纱布之后,爸爸领我去吃馄饨,一边小心搓我的手一边抚我脸上的泪痕,问我还疼不疼。他说打我是因为太生气我调皮,也就发了火。其实他更担心的是那条口子太深会让手指断掉,留下一个永久的残缺。他一口一口喂我吃馄饨,我吃得饱饱的,偷偷笑了。爸爸反反复复打量我的伤口,不无忧心地说要留一条长长的疤在手上了。他不由地叹了一口气,我的眼泪就又下来了,他哄我不哭不哭了,哭了伤口会更疼的。

爸爸说一个孩子要健健康康地长大是多么艰辛,每一步都要走好,那样也才能走得更远。所以我从小就开始带玉佩,爸爸挽红丝线把它系好,套在我的脖子里,好像是他为我轻轻许下的愿,一辈子平安,那枚玉温润清凉,走路时一蹦一跳,玉也跟着身体轻快的跃动,随意地摇晃。脖子上的分量是那么重,好像爸爸也停留在了那儿了。

最喜欢的是那年爸爸出差带回来的一条手绳,上面串着某种兽类的牙齿,是深重的灰褐色长绳,加方形圆形的木刻,绑在手上不会像那些花花绿绿的手链发出银铃般的响动,它们安静地栖息在我手上,很古朴很温暖。我睡觉洗澡都不舍得脱下来。当时有同学看见我手上的绳子,玩笑似地说那系的是三颗狗牙齿。我听了微微一笑,即便是狗牙齿也是珍宝。一直带在左手腕上。但是终于漆色也淡腿了,上面的圆环也破裂了,线球也脱落了,这样的不舍也不能使它完好。那个夏天,把它轻轻地放进了木箱里,好像已把它装进心里最温柔的某个角落。无限幸福。

爸爸把他所有的好都倾注在我身上,那些护符因为心爱的力量,在时间里发出恒久的光。他知道他的小女儿需要爱,所在他在我身边。

无数个画面悄悄重叠,像无数双手把我轻轻带入一个温暖的怀抱。爸爸,你知道,我一直都知道你在看着我,以爱之名,给我力量和勇气。守护着我的时光,爸爸,这些都是时间无法抹去的好,你给我的爱。

爸爸,牵着你的手,好像世界上,再大的风雨都可以不怕了。

爸爸,你相信么?你一直是我心里的神,一直都是。

爸爸,以爱之名,谢谢你给了我生命和这一条漫漫长路,你让我看到了梦想和希望。于是,我就永远不会停息。

编者点评真正爱我们的人才会给我们真正的指引。即使是最简单的叙述也可以延伸出最绚烂的画面。有些坚定不移的屹立不倒的,一定是最平凡的事情,因为被忽略的珍贵,才能显出无悔。这一条漫漫长路,是我相信的远方。

 

中缝

 

岚光信息

2008年第4号

岚光文学社举行十年回顾展

本报讯(记者 孔怡默)经过十年打磨,岚光文学社如今在全国已经是响当当的品牌了。为了让全校师生全方位地了解文学社所取得成就,近日,学校专门为文学社辟出阵地,举行“岚光文学社十年回顾展”。

该回顾展分为“岚光简介”、“名家题签”、“活动掠影”、“作品名录”、“荣誉一瞥”、“社员靓相”、“成果展示”等几大板块,全面详实地展示了岚光文学社从1998年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大量珍贵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吸引了全校大批文学爱好者前来观看。

岚光文学社首席指导老师邓济舟介绍,迄今为止,岚光文学社社员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作品500余篇,有的荣获国家级大奖,有的被电视台拍成电视专题片向公众播出。2007年编成的社员作品集《幸福在远处》荣获荆门市象山文艺奖铜奖、湖北省校报校刊评选“特别成果奖”。熊静等一大批文学青年从文学社走向全国。2005年,法国作家协会收藏社刊《岚光报》。

 

寻访红色印记   感受革命事迹

岚光文学社社员参加《荆门日报》暑期学生“红色之旅”活动

本报讯(记者 刘奥林)2008年7月10日,岚光文学社社员祝笛、高晗、岳威宇参加由《荆门日报》教科文部组织的暑期学生“红色之旅”活动。三位社员在组织者的带领下,来到位于钟祥市和东宝区交界的原北山游击队曾经与敌人斗争的地方,在时过70余年的村野寻找革命者遗留的足迹,感受当年轰轰烈烈的战斗事迹。

钟祥市冷水镇的伏龙山是北山游击队的主要根据地,是当年的游击队的联络站、隐蔽所,也是痛击敌人的战场。如今这里依然山高地险,林深叶茂。同学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向山顶进发,遇到陡峭的山崖,携手前行。中午,在山脚下的一家农户,当年游击队员的荷叶饭摆上了餐桌,大家忆苦思甜,感受革命者的艰辛;两位80多岁的北山游击队老战士追忆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把围坐在一起的大家带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在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在东宝区子陵华阳村革命标语墙前、在东宝区石桥驿荆门第一个党小组成立遗址,大家凝望着、记录着、感动着……

“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三位社员异口同声。他们说,以前的观光旅游,只是感觉好玩,而这次红色之旅,不仅领略了风景,了解了历史,还触及了心灵,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成 果 存 盘

(岚光文学社社员作品发表一览)

(接本报2008年第3期)

★2007年10月,文学社社员阮珎(2004级)的作品《江南女子》发表在《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吉林、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2007年第7、8期。

★2007年10月,文学社社员杨亚娟(2005级)的《修眉发微》发表在《语文报》(高中版)(山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2007年第41期(2007年10月9日出版)。

★2007年11月,文学社社员陶姿蓉(2004级)的作品发表在《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吉林写作学会主办)2007年第11期。

★2007年11月,文学社社员段思含(2006级)的作品《提醒幸福》发表在《作文与阅读报》(高中版)(辽宁)2007年11月5日第41期。

★2007年12月,文学社社员赵恒艺(2005级)的作品《追忆似水流年》发表在《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吉林写作学会主办)2007年第12期。

★2007年12月,文学社社员袁环(2004级)的作品《闲花·曲线·红楼》发表在《作文评点报》(高中版)(吉林)2007年12月5日第49期(总第425期)。

★2007年12月,文学社社员田甜(2004级)的作品《流年》发表在《作文与考试》(高中版(吉林)2007年第23期。

★2007年12月,文学社社员孔怡默(2007级)的作品《温暖的字符》发表在《中学语文》(中旬刊、读写新空间)(武汉)2007年第12期。

 

“金思力”杯有奖答题

第46期答案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金思力”杯有奖答题第46期获奖者

   晗(2007级)

 

“金思力”杯有奖答题

第47期题目

1、《出师表》中的“陛下”是指(   )。后来又辅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是指(   )。

2、《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目送友人远去的两句诗是(     )。

4、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面对着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论语十则》里的话)

5、《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句是(          )。

6、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         ),(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句子填写)

7、程远远在异乡,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感慨之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          )不觉脱口而出。

8、治理沙尘暴!内蒙草原,阴山脚下,人们植树种草,退耕养草,决心在不久的将来,重现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所描绘的(          )的景象。

9、父亲叮嘱刚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的旷达胸怀,不因为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者是忧伤。

10、鲁迅在《故乡》一文的末尾,用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面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憧憬:“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      )的沙地来,上面(       )的天空挂着一轮(       )的圆月。” 

 

请将答案送交岚光文学社(钟楼三楼),答对有奖!

[作为南亚、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要冲]作为南亚、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要冲 [请各位团友在游玩当中]请各位团友在游玩当中

评论

称  呼: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