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光报
LAN GUANE BAO
2008年第1期(总第44期)
主编:邓济舟
鄂荆内资准字[2008]第113/JM号
★全国中学优秀文学社团
★全国中学优秀文学社团报刊一等奖
湖北省重点高中、湖北省示范高中 荆门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主办
校长:马德明 报名题字:田代祥
本报通讯地址: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 邮编: 448000
本报办公地址:钟楼三楼(大门口有文学社信箱)
http: www.crgrads.com(文学社)
E-mail: Languangwenxue@tom.com
QQ: 527616828
本报顾问:马德明 田代祥 杨传雄 葛昌华 周道新 李小平 张金兵
本报副主编:李若愚 (2006级)
本报编审:袁月华 (2007级)
本报编辑:陈 凤(2007级)
本报常年征稿
纸质投稿地址:岚光文学社办公室(钟楼三楼)
电子投稿地址:买卖跳广场舞等等
岚光文学社QQ群:51386569
岚光文学社Blog:http://Lgwxs.blog.sohu.com
作品发表,即赠礼品!
【社员靓相】
岚光文学社第九届领导集体
社 长: 刘奥林(前排中)(全面负责文学社工作)
副社长: 周浩宇(前左二)(负责 文 学 社 活 动)
孔怡默(前右二)(负 责 文 学 社 创 作)
刘欣荣(前左一)(负 责 文 学 社 社 员)
《岚光报》副主编:李若愚(后右二)
编 审:袁月华(后右一)
编 辑:陈 凤(后左一)
网络信息技术:岳威宇(后左二)
【走近作家】
2007年9月22日下午闭幕的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的是著名女作家——
方方
方方(女)(1955—)原名汪芳。原籍江西彭泽县,生于南京。1957年随父母迁至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做了四年装卸工。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湖北电视台任编辑,1989年调作协湖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今日名流》杂志总编辑,在2007年9月22日下午闭幕的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开始写诗。198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篷车上》。出版作品集有《大篷车上》、《十八岁进行曲》、《江那一岸》、《一唱三叹》、《行云流水》等。早先的作品以反映青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为主。1987年发表《风景》(《当代作家》1989年3期),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批评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自此发表的《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桃花灿烂》、《乌泥湖年谱》等一系列作品,均受好评。已出版小说、散文集约60多部,新近出版有小说集《春天来到昙华林》。她着重描写底层人物的生存景状,善于刻画卑琐丑陋的病态人生,以冷峻的眼光剖析人性的弱点,探索生命的本真意义。语气中常透露着一种冷嘲和尖刻,在简洁明快、舒畅淋漓的叙述中蕴含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方方的主要代表作:《大篷车上》、《十八岁进行曲》、《江那一岸》、《一唱三叹》、《行云流水》、《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桃花灿烂》、《春天来到昙华林》等。
【写作指导】
考场作文开拓文路能力·重视结尾
本报特约撰稿人
【要义解说】
结尾是文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画蛇添足。结尾是全文主旨展开的最后完成部分,也是主旨的深化部分,决不可忽视。文章结尾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应该依据文章本身的内容、形式特点,因势而下,一脉贯通。
【策略解读】
“文无定法”乃是写作者的最高境界,但探索一些章法、一点技巧,会使我们觉得有法可依,便于操作。
1.自然结尾收束式,干脆利索废话少。如2004年高考佳作《夜·月·人》结尾:那扇门缓缓合上,而你的身影,也带着无尽的沧桑在我的视野中远去。
2.总结结尾点题式,画龙点睛笔法妙。如优秀作文《心灵的承载量》结尾:承载一份爱的重量,我们应该付出同样一份爱;承载一份竞争的重量,我们应该勇往直前去接受挑战;承载一份挫折的重量,我们可以付出同样重量的决心和汗水……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永不超载,永葆青春。
3.结局抒情议论式,突出中心使人明。如2004年高考佳作《最后的四十五分钟》结尾:其实,做许多事情都需要山一般沉稳,这是起主要作用的;当然,水一般的灵动也必不可少,因为它将决定你的成果重大与否。
4.结尾利用反问式,引人深思受启迪。如2004年高考佳作《菊·竹·民族》结尾:我也想在这世纪之交面对着智慧的沦丧,呼唤人文素养的回归,呼唤“竹”与“菊”精神的充盈。没有精神,何求发展?
5.首尾前呼后应式,结构完整好文章。如2004年高考佳作《煮咖啡》开头:“怎样才能煮好一壶上乘的咖啡?”其结尾:“一壶上好的咖啡就这样煮好了,怎么样,你也尝一下。”
作文的结尾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严谨缜密,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这样可使读者驻足,令人回味。
让中华诗词进校园
焦知云
为什么要开展“中华诗词进校园和诗教育人”的活动?这是由中华诗词本身的特性和学校的育人目标所决定的。
首先,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反映和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的特点,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华诗词首当其冲。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其诗歌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奇丽宏富的内容,异彩纷呈的流派,灿若群星的诗人,在世界文化上是独领风骚,罕有其匹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周代四言诗305篇,涵盖了长达五百多年的历史时期,堪称中华诗词的光辉起点。
《楚辞》共十七篇,主要为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人创作的一种新体诗歌,是文学浪漫主义的杰作。
《汉乐府》是中华诗词三源头之一。它以一种新姿态和活力,孕育出中华诗词的新节奏新形式,即历久不衰的五、七言体。
唐诗是中国诗歌繁荣发展的高峰,盛唐诗是这座高峰的顶点。唐代涌现了李白、杜甫等一大批伟大诗人。开辟了气象雄伟的一代诗风。《全唐诗》收唐五代诗48900多首,作者达2200余人。唐代诗歌,五、七言,杂言,古诗,律绝,对仗平仄等各种格律形式都已达到成熟的地步,拉开了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的距离,完善了诗的思维方式和感情的构成,即对情、景、事、理四者的诗化安排,建立了诗的意境,完成了建立中国气派的诗歌的历史任务。
宋诗异于唐诗,走出了变新的路,即将诗改为散文化。唐诗以韵胜,宋诗以意胜;唐诗美在情辞,宋诗美在气骨。宋诗异于唐诗,但不能胜于唐诗。《全宋诗》收宋诗近20万首,作者多在9000人以上。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主要代表。以其群星璀璨、华采粉呈的动人面貌,与唐诗并立在中国文学史上。
元代散曲,以其特殊的艺术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历来把唐诗、宋词和元曲相提并论,视为古代艺术宝库中三颗璀璨的明珠。
辽金元明清诗,继唐宋之后,继续向前发展,推陈出新,历久不衰,成为过渡到“五四”新文学的必不可少的桥梁。尤其是清诗,开创了“超明越元,抗衡唐宋”的新局面。
“五四”新文化活动中,曾经宣布被打倒的中华诗词实际上是打而不倒。“五四”过后不久,许多人又“勒马回缰写旧诗”了。鲁迅、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成就更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上世纪80年代,诗词就已经走出低谷,到新世纪开始,已逐渐形成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掀起一股方兴未艾的“诗词热”。中华诗词学会已有会员近万名,全国已有“诗词之乡”、“诗词之市”20多个,省市区县各级诗词组织难以计数,诗词刊物像雨后春笋。
可见,中华诗词与中华民族共存共荣,长期发挥着诗教的作用。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作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主要载体的中华诗词,是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宝库的伟大贡献。
其次,中华诗词是提高人文素养的丰富资源。大家知道,中华诗词是植根于民族精神、民族语言和民族风尚,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先进文化,是千秋万代滋养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在各级学校开展诗教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增强创造力,提高综合素质。这正是学校育人目标所要求的。
中华诗词中,有不少诗人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风光。如三山五岳,长江大河,长城雄关,田园风光等等诗情画意的佳作,读之品之,使人爱国之情会油然而生。
中华诗词中大量的诗篇,对中华民族精神作了形象的表述。屈原的《离骚》,杜甫的《三吏》、《三别》等杰作,体现了爱国忧民的高尚思想,曹操《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中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等诗章,歌颂了生命不止,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韩愈在“左迁”中仍然不忘“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表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于谦在《石灰吟》中写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誓言,体现一种敢于牺牲,矢志奉献的崇高品德。鲍照的《代白头吟》中的“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表明了人品的正道直行和高风亮节。还有,中华诗词中关于精忠报国、舍身取义、坚守节操、廉洁奉公、革故鼎新、一诺千金等诗化了的警句和典故,都会使学生从中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教育。
中华诗词中的吟史诗,可以使学生了解一段史实,懂得一些历史的经验教训。吟物诗可以使学生受到某种哲理的启迪,边塞诗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战争及边关风情,增加一些文史知识。
中华诗词还以其特有的词章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感化人的心灵,使学生陶情怡性,升华人格,净化情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中华诗词的诗性思维和丰富想象意境,能使青少年从快乐和激动中接受智慧和灵性的开发,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激活和交融。
此外,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可以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树立,形成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环境。
第三,中华诗词是学校教材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教材中,中华诗词都占有相当的数量和具有基本的要求。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小学教材中,每册有4篇古诗词,12册计48篇。低年级数量占比为11%,高年级占比为9-10%。小升初的考试中,100分制占8-10分。
初中教材中,每册30篇课文,其中古诗词2篇课文,占比为6-7%。初升高的考试中,古诗词占4分。
高中教材中,第三册有诗经、离骚、汉魏晋诗词和唐诗、宋词的内容,占第三册内容的1/3,占全部高中阶段内容的1/18。高考试题中,古诗词占8分。
从以上分析可见,中华诗词的数量虽不很多,占比也不很大。但如不刻苦学习,其教学要求还是达不到的。
怎样在中小学开展诗教活动呢?借鉴外地成功的经验,应有以下基本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学校师生要加强在校园进行诗教活动,以诗育人的重要性认识,进而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作好计划,形成制度,将这项活动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
(二)要因校制宜。从学校实际出发,纳入教学计划。正确处理好日常教学和诗教活动的关系,使这项活动能协调有序地展开。
(三)要培养兴趣。学生要有中华诗词意识,热爱中华诗词,多读多思,把诗教作为修身养性、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
(四)要开展活动。小学生可以吟唱和背诵为主,中学生可以提倡学诗与写诗相结合,既组织诗词课堂教学的研讨,又把诗教作为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并根据自愿原则,对学诗写诗者给予具体指导,使之写诗水平逐步提到提高。
(五)可组建社团。在学校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诗词社团,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的情况下,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诗词活动。如开展赛诗会,举办知识讲座,进行习作点评,还可举行采风实习等等。
(六)要创造氛围。要为学生提供学习诗词和创作诗词的条件,如编写教材,开辟园地,创办诗刊,向外投稿,摸索总结和交流推广诗教经验,使这项活动健康发展,并持之以恒。
作者简介:焦知云,荆门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原荆门市人大副主任。
第二版
火与凤
熊露琦(2007级)
为何,你要承受千年焚烧的痛苦
在烈火中残喘
莫非,只因那前世四海臣服的风光
造就了今生的罪孽
无言地被封在火中
日复一日遭受焚身之灾
那漫野的狂风
得知你陷囹圄
都等着来瓜分你的肉身
你一定是顶撞了天帝
罚你无期的禁闭
和你一起存活的
是刻入筋骨的寂寞
而你
厌倦了无尽的沉默
愿冲破这固有的禁制
叱咤九天上
你卓然傲视轮回
纵使有威慑万物的天规
也偏要视之如草芥
让烈火尽情地燃烧吧
茫茫大地任之沉入火海
你险些万劫不复
却偏要抗拒这既定的命运
向统治千年的权威说“不”
随之
你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沉浸在令人崩溃的沉默
分秒与永恒的意义
都只在那沸腾的时刻
终于
你呼啸着卷起了火龙
在身体发肤间盘旋
烈火中
活下来的是勇者
赶走的是悲戚
毁灭的是屈辱
换来的是涅磐永生
九重天上
遥望那留在火中的身躯
一刹那
过去灰飞烟灭
你背负着腾飞的希望
与千秋万载齐称颂
问人间忠勇
谁与封?
叹世间英雄
火与凤
【编者点评】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雄健的笔触为我们展现出一只敢于抗争,顽强不息的火凤形象,以此比喻伟大的中华民族,颇有新意!
西风夕阳
杨欣(2007级)
老 泪
曾不止一次看到过老人的泪。
那些泪水,浑浊而苦涩,从老人干涩的目中冒出来,滴下去,仿佛一口即将枯干的泉,吐露着自己最后的悲伤。
老人的心,是世上最压抑、最无助、最为沉重的心;老人的泪,是人间最哀恸、最悲怆、是饱含沧桑的泪。
老人的泪,沿着眼角的沟壑流出,在凹凸的脸上缓缓滑下,是哀伤的流水流过古老的溪涧;老人的泪,打湿襟袖,湮灭青春,是茫茫的潮水慢慢涌向心头。老人的内心有说不出的苦,老人的身上有道不尽的愁。老人落泪无声,老人却是以泪水诉说那无限愁绪。
独处小房,茕茕孑立于小窗前,看黄昏的霞光洒满天际,万千山水幽幽,天地上下怆然,老人的泪与夜色同来;手拄拐杖,站在桃树下,任香风拂动银丝,老人像风中的一枝芦花,愁情忽至,雀儿的歌能勾出点点泪水;手捧全家福,老人安坐摇椅独享午后阳光,枯手轻轻抚过家人的面庞,可再怎么抚也抚不来儿女归家的脚步,老人在思念中打盹了,连梦里也落了泪。
老人有的,是孤独的心境;老人有的,是无尽的想念;老人有的,是催泪的记忆。老人在曾经的风华之后,落入了失意的境地;老人又在失意的境地之中,默默品味愁情。经历了太多磨难的他们,心灵早已疮痍;走过了大半人生的他们,记忆也已老去。老人的年月,像一页发黄的纸,写满了故事,而字与字的空隙之中,却塞满了愁情。
于是他们,老泪纵横。
枯 萎
花开则凋,草盛则衰,千里马难逃伏枥,万年龟终将化为土灰。这世上的美都难逃忧愁,这世上的美都难逃老去。
岁月会满怀欣喜地制造美丽,岁月也会无情地摧残美丽。年年岁岁,玉肤会成黄纸,美目会布满皱纹。人老,意味着朱颜凋谢;人老,意味着明日黄花。外表的凋谢之中,是一颗无奈的心在默默嗟叹;肉体慢慢迟钝,人,不能不面对生老病死。
我见到过无数的老人,我目睹过老人身体的枯萎。
曾看过一个老人裸露的臂膀,前臂已皮包肉骨,后臂上却隆起了一个小球,那些肌肉和筋络集结在一起,使整支手臂呈现畸形。
后来才知道,人老后,肌肉萎缩、筋脉集结不再正常。
曾有一次在无意中目睹了一个老年女人的身体,那是我的曾祖母。幼年时,撞见她在阁楼上更换内衣。她铜黄的肌肤已皱皱巴巴,紧紧贴在瘦小的躯干上,骨头嶙峋地突出来,更可怕的是她那乳房,干瘪而松弛,无力地垂在胸前。她慢慢穿好内衣,那手简直是在发抖!想到人老后,身体竟会变成这副模样。我心里一惊,泪水刹那间夺眶而出。
曾祖母一生操劳,无怨无悔,只是因为老了,如此善良和和蔼的她形销而骨立。她曾经用她甘甜的乳汁滋润了六个儿女,到老时却变成这样,让人心酸。谁也无法阻挡岁月的剥蚀,谁也无法延缓生命的脚步,谁也无法改变自然的既定方向,但恰是这一点——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必须枯萎,是如此让人震撼,让人心酸!
花谢了可以来年再开,草枯了可以在春风中重生,人的生命一旦枯萎却不能重来。面对生命的枯萎,就像面对零落的花瓣和枯黄的草,我像感慨时节的肃杀一般为生命叹息。
西 眺
清明节,我和爷爷去上祖坟。
祖宗的坟墓因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荒草迷离。坟前积满了鞭炮的小筒,坟后甚至长了一棵不大不小的树,我蹲在墓碑前,仔细辨认碑上的字迹,却一个字也认不清。坟里葬的,是我从未见到过的爷爷的父亲。
磕了头,放了鞭,烧了纸钱,端上祭品,爷爷又开始向我讲那些祖宗的故事,只看见他讲得好好儿的,声音哽咽了,再到后来,竟落下了泪,这一层黄土,间隔着两个世界,怎不让人心酸!
一会儿,他揩干泪,领我到了一座更旧的坟前,坟十分低矮,甚至没有立碑。爷爷告诉我,这里埋的,是他的爷爷。同样是磕头烧纸,爷爷注视着那座小小的坟,又一次落泪了。
想当年,爷爷为人子,为人孙时,与这土里埋着的人是多么亲近啊,到如今,故者已亡,幼者已老,人事代谢。岁岁年年,去日苦多!老了,老了……
他在坟前久久地伫立,良久,开口了:“你要记住自己祖宗的坟墓,等再过几年,你也要来为我上坟了。”
我心头一惊,随后默然无语,仿佛一下子穿越了百年的时空,内心充满了挥之不去的沧桑与孤寂。
这就是老人的心。
人生的路快到尽头,生命的剧目也渐近尾声。人,抱着对世界的留恋,在一日日的衰老中独面将至的死亡,我无法,也不敢想象人在此时的心境,老人在等待死亡,老人已认定坟墓为归宿。一个老人,是一个荒凉坟墓的雏形;一个老人,是一颗渐行渐远的心。
这世上不乏稳健平和的老者,也不乏老当益壮的精神。
但老人在真正触及生命时,他们的心永远是荒凉和沧桑的。
我以一个少年的视角观察老人,体悟到了生命尾声的无限悲凉。
因此,每每在残照的黄昏里,我都想流出忧愁的泪水。
【编者点评】或许区区一位少年,他手中的拙笔写不尽,写不清老人的心,但这仍旧是一场对生命的探索,一次充满玄理的苦吟。但愿这段文字能勾起你对老人的关怀。
大步向前走
刘靓婧(2006级)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小孩,是不被上帝疼爱,也不被耶稣庇护的。也许,在我们感叹着世界多么嘈杂多么枯燥的时候,有许多人,正在无尽的寂静中企盼着聆听着声音,也许在他们心里,连汽车发动的声音,小朋友哭闹的声音,甚至敲打废铁的声音,都是无比美妙的音乐;也许,在我们呐喊着世界有多么丑陋多么复杂的时候,有许多人,正在无尽的黑暗中期望着重见光明,也许一丝一缕的光线,都会让他们感到无比满足。就这样数不清的也许,就这样数不清的人,就这样漫长的等待,造就了我内心这样那样的动力与希望。
曾经在书上看过一段描写疗养院里生活的文字,上面说有一个疗养院里面的孩子们都是重度残疾,严重的要把管子插进鼻子里把食物直接输到胃里面。
还有的孩子,因为不能咀嚼,要让老师帮忙把食物喂进去,用手托住下巴以咬烂。因为那些孩子们连意志都不能控制,肌肉、器官都是无知觉状态,所以连呼吸都有困难。
但是这里却发生了很多奇迹并充满爱,连意识都没有的孩子们会对自己的朋友开心地笑,并用眼神传递想要说的话。
看到这样那样描写着这些那些勇敢坚强的人们的文字,我总想张开双手去拥抱世界。如果双手可以变成翅膀,我可以变成天使,那么我一定要耗尽所有的能量去保护需要保护的人们,让他们的人生充满幸福与阳光,让他们永远不再为贫困和疾病难过伤心。
这样看来,也许我们就没有什么资格对生活低下头懦弱地转身逃避吧!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的时候,难免会摔倒,可是摔倒了又怎么样呢?再站起来不就行了!即使被压得站不直,也不要懦弱地跪下;即使披头散发,也要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走。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不单单是自己会有痛苦,不理解和不被理解都很可悲。但是如果痛苦时就超越痛苦,那对岸有彩虹般的幸福等待着,不要焦急不要贪心不要放弃,不在乎是不是被嘲笑,不在乎是不是吃亏,善良诚恳地直面恐惧。因为大家都是一步一步向前走,不管多微不足道的事都好,我想要对他人有所帮助。
其实到现在才知道,人是可以成为天使的。我的身边就有很多的天使,他们给了我幸福的回忆,所以即使我以后的道路布满了风雪,只要一想起曾经幸福的事情,我就可以依然勇敢,于是曾经的那些失落和伤心都将不复存在。
我也想要做这样的天使,想要珍惜自己花蕾般的人生,我会昂首挺胸张开双臂大步向前走,以期待我青春的终端不留下任何遗憾。
【编者点评】生活就像赛跑,向前看,可以树立前进的目标,向后看,可以获得前进的动力。作者的语言坚定有力,拳拳真情溢于纸外。
拜佛
周浩宇(2007级)
双手捧香,低头垂目,缓步近香炉,弯膝跪蒲团,静拨佛珠,默念禅语——这仪式是神圣的,拜佛的人是幸福的。
那日,青色的天空中飘着烟雨,我在山下小餐馆里咽了盘炒白菜——嘱咐过老板不要放油的——便循着佛的脚步踏上了到山上古寺的路。
山不高,只算水墨画里随意一弯的一道痕,但石阶不匀齐,顺着石阶向上看,头越仰越高——山还是有些陡的。我抬起脚,迈出了丈量土丘的第一步。
走在佛道上的人,心很静,就像在黑暗中饱受煎熬的人闻到黎明的气息,心并不妄动,倒有几分从容。
“小兄弟,算个命吧?!”
我猛一抬头:原来已经到半山了,一张在寒风中瑟缩的像只苦瓜般的脸见到我慢慢由青变红,被诡异的笑涡旋起的肉痕填满了。
本不想搭理这类神鬼中人,但一心想忆起被惊忘了的先前数的台阶数,竟迷迷糊糊地在算命人的引导下从签筒中拈了支签。
他一看,脸色大变,然后又笑了,说是第八签,是上上签,我冷笑着让他帮我解签。
他翻出本祟书本子,照着上面“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大讲起来,直讲到“美国大选”与“嫦娥1号”,我实在没耐心听他胡诌了。
“先生,好了,我懂了!总之我是个大贵人、大富人、大才子、大英雄!”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他那张笑得令人作呕的脸在风中抖动。
“先生,其实——命不在你口里,在我手里;签不在那筒中,在我心中……”我收起那不自然的笑,顺手把“赎命费”递给他,“先生,您每天没事的时候可以多看几本书,多念几遍佛……我上山了,告辞——”
算命的接钱的手抖了起来,却似乎因为我的彬彬有礼而不好发作,最终呆若木鸡了。
走了几步,我隐约听见脑后传来“阿弥陀佛”般的声音。
好不容易到了山门,门前没一个人,新朱漆上也挂了些蛛网,佛铃在风中来回摇摆,叮叮作响,我的心也冷冷地加速跳起来,突突地,很剧烈。
我回过头,才发现山路竟比我想象的还要陡,背脊倏地全凉了:捧着心走在山路上真是件危险的事,假若心跌到山崖下可能再难被找到了……
进了寺门,院里很静,我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生怕惊动了菩萨们打坐。
进佛堂前,我琢磨了半天,怕迈错了脚坏了佛家的规矩,显得轻浮,最终我毕恭毕敬地跨过门槛,怀着景仰的心仰望那一尊尊金身、那一幅幅壁画,只觉得它们太高、太遥不可及了。
佛堂里有一棵挂满红卡片的心愿树,也很高,我在树下静静地站着,一个师傅问我是否要把心愿挂在树上,我笑着点了点头。
那师傅给了我张红卡片说:“这是33元的,还有66元、99元的,你用哪个?”
“我没那些钱……”我愣了一下,停了停,“师傅,不用了,我不写了,只要心意到了就好了。”
当我转身正准备离去的时候,那师傅突然叫住我:“你是个学生吧?就用13元请个愿也是可以的。”
“谢谢师傅,不必了。”我双手合十,微一欠身。
其实我知道,请愿是要有诚心的,人知道我是学生,好心短我香钱,但佛并不知道。短了香钱,愿就不灵了。
临出殿时,看了看《游客须知》,我顿时浑身无力,软成一摊肉泥了——仰望佛面是一种大不敬,在佛前应虔诚俯首。
想想也是这样:在人前都需礼让三分,何况在佛前呢?抬头是带着挑战与评价的目光,俯首是怀着平静而内敛的心。
于是我又低下头,轻声拜过每一尊佛像以示尊敬与歉意。
出门时想起先前进门时“看佛”的狂话,愧疚不已,欠身对门前的师傅说:“师傅,我不是来看佛的,我是来求佛的,佛心已尽,佛意已表,该下山了。”然后又一欠身。
老师傅微微点头,我便心安地离开了大殿。
为了不再遇见山前的那些势利眼们,我特地从路途较远的后山下山。
【编者点评】当世界不再纯洁无瑕,我们可以向佛子寻求一片净土,然而世俗的势利眼依旧不放过这片净地,作者是如何抉择的呢?答案在文中。
第三版
开吧,开吧,我的蟹爪兰
云一宁(2006级)
我共有两盆蟹爪兰。“一,二”,“二,一”,数过来数过去也只有两盆,千真万确。朋友若是来到我家,定会掩嘴偷笑,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种植花卉的经验的。为什么呢?
瞧瞧吧,一个个头窜得老大的仙人球威武地耸立于中间,而一大一小两盆蟹爪兰就畏手畏脚地伏在旁边,碧绿的头发软耷耷地向下坠着,新冒出的嫩芽便恰似那蔷薇红的珠泪,委屈地像两个孤零零的孩子。按花卉常识,应将蟹爪兰嫁接在仙人球顶部,使它借仙人球而迅速繁茂。但我看了看(没敢碰)重重沟壑的仙人球,念及每逢盛夏还能抽出几株花穗来,心一软,捏着刀子的手便不由自主地放下了。于是,我将蟹爪兰娇嫩的茎埋入了深厚的土壤中。
春天,夏天,秋天……当时间的轮齿缓缓碾过生命,每日被我殷切注视的蟹爪兰也挣扎着日益蓬勃。看着新绿色的它,我可以静下心想很多事情。
终于,第三个冬季如期来临。
瑟瑟的寒风中,蟹爪兰的枝尖迫不及待地吐出了一颗颗蚕虫一般的蓓蕾,挠一挠,滑滑的、凉凉的,又如婴儿小巧的唇。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豆豆”都一点点地鼓了起来,饱满而且微笑,像少女清丽脱俗的面庞。
一天天看着它们羞涩地长大,心中的那份喜悦和好奇自然是不言而喻。倚门侧卧而含笑目之,突然往事涌入心头。那是去年冬天,蟹爪兰才如蚌含珠一样含住那一粒粒的花芽,我便欣喜若狂又爱惜不已地做出了一个决定。虽然是心怀好意,但这决定却是荒谬至极:我将蟹爪兰搬入了室内。它们的头发不情愿地甩啊甩,“豆豆们”恐惧地簌簌发抖,果然扑面而来的温暖霎时掐灭了那些一簇一簇柔软的火苗。不几天,可怜的刚抽出没多久的蓓蕾们就万劫不复地陨落了。我蹲在地上,一粒一粒地拾着,满心悔恨。
而现在,透过那层层裹起的花瓣以及“豆尖”洇出的一抹娇羞,我几乎都能看出她们盛放时的颜色了:是最最娇艳的粉红,宛如一只粉翅蝶儿轻舞于薄雾,蹁跶自清晨,是灵动而炫丽,妩媚成风流!
来吧,来吧,让我看见你们高贵的笑靥,好似一江春水在神的召唤下荡起柔波!
开吧,开吧,天与地都在期待着,温暖的冬阳也探出了金辉的头颅,急切地想窥见你们神秘的灵魂!
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馥郁,赏赐于我,以忘却昨日的忧愁!
在一个霜雪狂舞的日子,我隐约已望见你们袅娜的丰姿,静谧而安详,乾坤中游走着脉脉温情。你们清澈的眼眸,映衬着莹莹晶雪,大概是“卷上珠帘总不如”罢。
[后记]兰花如约而绽,卷开层层粉裙,雍容典雅。一枝绒状深红的花柱探出花心,而其周围攒簇着一圈金黄的花丝,微触,则花粉簌簌。花垂眉弯腰,娇羞不胜,恰似那一低头的温柔。
往日阴霾一扫而空,心中恬静又欢欣。我真想高歌一曲:“此花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逢?”
【编者点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绘生活中点滴片段,却饶有情致。语言醇厚优美,似取法于现代散文名家。寄情于物,情景交融,深得虚实相生之妙。
树屋
李若愚(2006级)
听米娜说起树屋。那时正是在傍晚,地点不妨称之为食堂。我坐在外形如同广场上给人露天里进餐的那种连成一体的桌椅上,对着面前吐着白气的不冷不热的盘子。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难以集中精神对付盘中饭菜,因为我的左边坐着班上的两位同学——他们正摆出四方木棋盘和诸色棋子,然后就默然不语。可是我对象棋一窍不通,对当下战况更是摸不着头脑。这会儿假若把我的心思分成等量的十份,老老实实呆在这儿的也许只有一份。我低头吃饭,尔后抬头看着二人下棋。后边桌上一群女孩的喧闹似乎离我有二十米之多。而面前,静默无声的棋盘上几个棋子们纵横冲杀,攻城掠地;另一群棋子亦难逃脱被杀戮的危险,它们被移下棋盘,随意歪倒在桌上。如果把棋盘当作一个世界,那么那些歪倒的棋子现在已经脱离了棋盘这个世界无疑。然而作为那个世界被驱逐的成员,它依然存在于我所在的这个世界,遵循着牛顿运动定律。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它们——这些可以被砸碎,或焚烧的木棋子——有什么办法让它消失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之外呢?
莫非世界即规则?而世界存在的基础是一个更大的世界?我低头吃饭,又抬头觑着两人默默不语对弈。
“这真是上帝的问题。”米娜说。
米娜坐在我的对面。
“下棋可看懂了?”她问。
“发现了黑白格之间竟然可以斜着走。”我说。她粲然一笑。我自知我刻意营造的幽默必然甚是无趣,然而她仍能报以一笑,让我多少有些安慰。况且我面前的盘子已不再冒出热气,这寒冷的季节里多少需要一些这样的安慰才是。
“喜欢树屋吗?”米娜突兀地问。
“喜欢,喜欢的不得了。”
“可是先验地喜欢?”
“不,是顾名思义而喜欢的。”我究竟是个凡人,且尚未知晓树屋为何物。但是应该是个美好的地方,至少它的名字给我的感觉是这样。
这回米娜的笑容有宽恕的意味。
“树屋是我的家,我曾经的家。”
“那么我想那儿一定是个美丽的地方。”我说。米娜低下头,眼光散开,她在回忆。
“美丽的地方……”
“能给我讲讲你这儿的美丽吗?”
我给她讲有一首歌,名叫《无常》,那是我感受过的最美最美的尘世美景。说起这个,我的词语有一点贫乏,但是聪明的米娜多少能懂些,如果听到那首歌,还能懂的更多些吧。我想。
“你的美是‘有’,而我的美是‘无’。”米娜想了想,信口说出。
“说得太玄了吧,这……”不知为什么我听到老庄的理论就头大。
“不不,听我给你讲……”
我向左边看了一眼,二同学正专心于眼前没有硝烟的战争,仿佛那就是一切。
“我住的地方在树上,在树的顶部,也可以说是树叶之上,我们那里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树’,因为他们在那里终老一生,满眼看到的都是这东西,他们只把它称之为地、大地。这是经验性的,因为在我住的地方,那里一棵一棵的树是看不到的——我就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谁见过。那儿树叶就是一切,就像这儿的土地一样。那种树叶比较坚韧,踩上去只是略微凹陷而已,在上面可以跑跳,软软的,但不会绊倒,即使摔倒了也不疼。但叶子就是叶子,普通的叶子,可以揪起来嚼碎。它有精致的叶脉,有锯齿边缘。而树枝也看不见。树叶密密层层的,捏住一片轻轻拉它,会带动这一部分的树叶一齐颤抖。而猛然拉起时,只见手中一片叶子,脚下还是坚韧的叶毯,并没有失去叶子留下的空穴。用手翻开,叶子下面还是叶子,横竖没有枝条,况且叶子的韧性很强,被翻开的叶子越多,就越费力。”
我点头表示了解,请她继续说下去。
“况且这正是我们的禁忌。树屋。”
“树屋是禁忌。”我说。
“不不,它不是简单的禁忌。”米娜想了想,一个字一个字确定似的说:“在我们那里树屋是一种很广泛的存在。具体地说,对于生存在树屋的我们,它是我们的信仰,也被用来指我们的生存环境,树屋同时也包括了与此相关的一切。但是人们不了解它,这一点和你们不同,我们不探索它,仅仅承认它,便停留在这一基本层面上。凡是超出这一层面的,树屋对于他就是禁忌。”
“树屋有人格吗?”我问。
“自然有人格吗?”她说。
“我猜那所谓禁忌是树屋的居民们自己加上去的,对么?”
“嗯,在这一点上就像宗教一般。”
委实如此。树屋和我所生活的世界便从这里开始了相似性的蔓延。我现在之所以坐在电脑前把米娜和树屋的故事写出来,究其原因应是对如此这般的相似性大有兴趣。刚才说过,相似性是从“禁忌”这东西开始的。宗教式的禁忌,这一点的的确确值得琢磨。举个禁忌的例子:
我上小学的那会儿学校不准吃零食,带零食进校园被发现会挨批。然后上了初中,这一禁忌取消,换成了另一项禁忌。我在我的初中海慧中学时,遇到一次针对头发的打击式检查,门口保安处的保安同志把头发太长的男同学挑出来,在进大门处排成排,前面放个椅子,呼曰:就在这里给你们剪头发。于是强拉出某个长发同仁,摁在椅子上,胖胖的某领导上来,拿着个大剪刀,共剪三刀:左右耳各一刀,后脖颈一刀,或者是一刀便连着剪了这三处,我隔得远,又害怕,所以没看清楚。反正剪完了那同学便起身,快步走向教室。然而剪发也不继续,却把我们拉去橱窗前三三两两拍下照片。这会儿我想起来,还不禁拊掌呼曰:“好手段!”
如果说零食的禁忌是经验性的禁忌,那么剪头发事体现的就是宗教性的禁忌。从目的上说前者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是种实实在在的益处,而后者试图改变个人的外貌,这很可疑:对一个人来说这种做法推动思想认识发生改变,总体上看是使个人减少个性增加共性。而这两种结果是否有益应当还需经过大量论证才好。这种事情尚且不明不白就发生,所以我称之为“宗教性的”,因为它看上去很玄妙,让人不理解。所谓“宗教”是个比喻,因为它们的神秘而不可理喻是差不多的。宗教这个词是我向米娜借来的,但是米娜所说的宗教性禁忌是真正的宗教,可不是比喻。
“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米娜背出《语文读本》上的一段话。
“这个世界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时代,对吧。”
“既然孟子那么说的,想必是的。”
“哦。在我的感觉里,树屋便停留在了那个时代。所谓现代科技是无从谈起的。”
“因为我们的不探索,它便留在那个层面上了。”米娜说。
“我想知道,宗教性禁忌是不是来自人的本性?”
“我不认为有先验性的东西决定这一点,应该是后天里树屋反映在树屋居民潜意识里的东西在发挥作用。”
我身边的同学收棋起身回教室,现在已经很迟了,我该回教室去上晚自习。于是我向米娜道别,今天便谈到这里。
于是这天成为我同米娜谈树屋的第一天。
“树屋地方看上去像广阔的平原,但不是一马平川那种平,而是有些小小起伏的地带。爬上去可以眺望远方。西边、南边、北边都望不到边,绿的,全是绿的。树叶地面反射绿光到天空,天空也成了绿的。就像《绿野仙踪》里的翡翠城,但可不是戴绿眼镜,然而却给人戴了眼镜的感觉。当然,树屋居民是不觉得的。他们习惯于单一的颜色,因为没有别的颜色能供他们看见。还有东边,东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但是太阳不升起,它只是露个头,随即原样沉下去。树屋得到直射阳光的时间微乎其微,然而阳光来的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那时我的影子长长的,一直指向西边的极远的地方。
我总爱追逐我的影子,就像追逐另一个自己一样,我明知没有结果也要去追,背向阳光,飞奔纵身,耳畔生风,长发飘动。长长的深色影子像路径一样铺展在前方。
我差点撞上!我以为我到达了尽头。我的面前站着的,和我一样的树屋人。他的瞳仁是绿色的(我们一般都是黑色)。我问他,你是谁,干什么的。他说他是看花人。他能分辨树屋的花儿。我问什么是花儿,他说花儿就是花儿,花儿就是你,你回头看看。我便回头,到达顶点的强烈阳光瞬间刺入我的眼睛使我晕眩。出于防卫我回过头来,然而身体软软的,就快要倒下。我最后的视力看见那个看花人赶到我左侧扶住我。他先前站立的地方,一道长长的、深色的,影子,依旧绵延到远方。”
连续说了这么多。米娜深呼吸一次,把眉皱起来。我噗嗤打开一罐可乐递给她,她仰头喝下一大口,又伸出舌头呼呼喘气。
(树屋:如果你需要,我便给你。你需要什么,我就能给你什么。然而在此之前,你必须要让我知道你需要什么。正为此,你也许要付出代价——很大的代价……)
“树屋是个美丽的地方。并且在那次之后,我更加那么认为。”
这是第二天,米娜同我说了这些。
树屋,树屋,树屋。我想。
米娜是什么人呢?她在我的小说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实实在在,会说话,有动作,但是她的存在本身只是为了她叙述的内容,我用她把话讲出来,把故事铺陈在她的存在之上。存在问题,是最最重要的问题。
我坐在教室里,在看英语书,高二英语,第六单元integrating skills,就是Mekanica,来自未来的那个人。Mekanica也是个奇怪的姓名。而且她的机器人能代替她做任何事。存在问题,像一盏灯一样亮在我的眼前。我有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但是我常常从唯心主义的角度去怀疑它。这个问题说不清的,我在写小说,不是清谈,所以我就不做进一步的思考了。我继续把英语书看下去。
这时我的同桌一拍桌子,旁若无人地大吼一声:
“二甲苯溶不溶于水呀?”
同学们三三两两地离开座位,拿起书包向门口移动,同桌的吼声马上溶于水般的纷杂人声中。我背对着他走开,没人回答他,人们行色匆匆。窗外,天光明朗,但是风很大,已经下课了。存在问题,我的树屋的故事。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树屋上。二甲苯不溶于水。
【编者点评】倘若在世界尽头果真存在这么一处满是“树屋”的境地,那便也是无心人的居处。作者以小说的形式承载“禁忌”的存在问题,小说的艺术性便见于此。
很久很久以前
况旭馨(2006级)
已经过了很久很久了吧。
记得小时候总爱趴在阿婆的膝上听她讲着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始的故事,在我无数个“然后呢”的追问下,阿婆总是笑笑,嘴角漾着一抹幸福的弧线说:“然后啊,他们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啦!”
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具体有多久我也不知道,总之,那应该是一段冗长而又恬淡的时光。
耳朵上戴着金属质的耳麦,静静地看着窗外,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而已,然后所有的思绪就飘到了无数个不知名的地方。小仔在我身旁做着很厚很厚的数学资料书,在不知不觉中画下了许多条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抛物线和更多条不知名的长短虚线,密密麻麻地覆盖了一张张白纸。我一边揉着被坚硬耳麦压得发疼的耳廓,一边慨叹地说,这线条怎这样纠结啊!小仔转过脸说了一句“你很无聊”后又埋头继续和那无数的线条相互纠结着。
窗外是一座又一座连绵起伏的山,满眼都是挺拔伟岸的松树,伴着若有若无的清风,一呼一吸溢满了绿色的气息。被雨水冲刷后的校园会被一种很浓郁的泥土清香所弥漫,等风吹过几个小时然后就会慢慢散去。我还是会在每个起风的午后倚在窗边,任凭风吹打着整个脸庞,有时会很舒服,很惬意,有时会很痛,痛到眼眶会溢满一颗颗水晶。当上下两排眼睫毛轻轻相拥的一 刹那,水晶会毫不吝惜地爬满脸颊,风干了泪滴,火热的眼角如同灼烧一般。
要怎么回忆呢,那些已经很久没有想起的事情。
是不是哪个顽皮的小男孩抢走了我的洋娃娃。
是不是在放学的路上扶老奶奶过马路而受到表扬。
是不是在哪次课堂作文中又得了“A+”。
是不是和一群好朋友在操场上嘻嘻哈哈。
这些所谓的过往不知在何时就占据了我们的回忆,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没有任何征兆地消失了,没有任何痕迹。就好像当你翻出压在衣橱最底层的那些衣服时,任凭怎样努力地去回想,脑海里也丝毫找不到有关这些衣服的记忆了。
很久很久到底有多久,应该没有人会知晓,总之是很久很久,久到连遗忘的过程都省略了,直接被投到一个叫做“忘记”的废弃邮箱,无人查收。在说起自己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时,总会出现“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或“应该已经过了很久了吧”之类的句子。其实,在说此话和当时之间仅仅只隔着几年的光阴,而这短短的几年却会被我们在无意间命名为“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似乎事实就是如此。
无意间在抽屉里找到小时候用的日记本,字迹和今天差别很大,那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吧,就好像现在的自己傻站在书桌旁,手中翻着一本和自己密切相关却丝毫没有任何印象的日记本一样。这样的自己是不是很可笑?样子是不是很滑稽?合上日记本就趴在书桌上睡了一觉,梦见了一个小女孩,她迎着风很开心很开心地跑,笑得好甜。梦见多年以后的自己踉踉跄跄地跑到多年以前我们居住的地方,那栋蓝白相间的楼已经破烂苍凉,触目惊心。然而走到楼后,一切仍然是熟悉的,熟悉的栏杆,熟悉的台阶,熟悉的空地,以及从不知名的地方吹来的一阵熟悉的风。仿佛看见弟弟跑过来拉起我的手说那边有个大男孩欺负他,然后就用手背一次又一次地堵眼睛……
我记得在很久很久以前阿婆讲的故事。我记得那时候的自己还好小好小,总是趴在阿婆的膝上。我记得阿婆总爱对着我笑;我记得我总爱问“然后呢”;我记得……我记得好多好多以至于什么也记不得了。
那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
……
……
“然后呢?”
“然后啊,然后他们就过上幸福的生活啦!”
【编者点评】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富有象征意义的片段着墨,从而收到意在言外的表达效果。平淡中见深刻,正是其高明之处。
第四版
骊歌
袁月华(2007级)
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酒柜上多了一个金色的花瓶。
后来,妈妈买回19朵玫瑰,插在花瓶里,倒入半瓶水后就再也没有管过它。
那时正是寒假,由于春节的缘故很少在家,白天走亲访友,晚上回家也累得不行,倒在床上就可以立刻睡着。
空荡的房子里只有那一抹抹红色在跳跃着。但一个星期后,我才注意到它。
“边缘的几朵都枯萎了。”我一边给它浇水一边抱怨着,“多可惜。”
“可是,中间的那朵还活着。”妈妈淡然地笑。
的确,正中的那朵还像刚买回时那样新鲜,尽管它比其他花更小,但它仍然怒放着,努力地活着,尽全力吸收着养分。
我的心里为之一动。
在后来的几天里,我都会注意到中间的那朵玫瑰,也会按时给花瓶装水。很多天过去了,又有新的花枯萎,但中间的那朵仍然坚强地微笑着,甚至连花瓣都极少落下来。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其他花的凋零,我不得不考虑将这束花扔掉。当我的手触到它们的时候,只微微的一动,中间的那朵玫瑰的花瓣就齐刷刷地、一片不留地掉落了!只剩下金色的花蕊。
从买它回家到决定扔掉它,过了19天。
而玫瑰买回家正常花期是12天。
也就是说,它挺过了7天。
“其实不必惊讶,人也是一样的。”妈妈俯下身,在我耳边说。
不,我不是惊讶,我是感动。被自然界中普遍的生存方式打动。
为了争取活下来的机会,它努力地占据着自己的位置,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仍然保持着最美的姿势,这就是“笑到最后”么?
在现在的社会里,这种竞争无处不在。有的人可以坚持一刻,但不可以保持;有的人徒有雄心壮志,在困难面前总是自我安慰,再找理由将它永远遗漏在历史中;有的人在经历过一次打击后,后悔万分,开始认真反省,但只有三分钟热度……
殊途同归。他们站在起点。
还有的人,没有优越的环境,也没有过人的天赋,他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像中间的那朵玫瑰一样,努力地、辛苦地,活着。壮志不轻灭,最后成为花王。
要经历过梦想,才能到达现实。
要用很多泪水,去换取一瞬的微笑。
要一步一步跌跌撞撞地向前,才能用伤痕累累的身体托起属于自己的勋章。
要褴褛很多年,才能披上包裹我们的温暖外衣。
忽然想起小学时的我。
从二年级到五年级,四年的时间练习写作,却直到五年级快结束时才得了奖,然后和班主任一起,去北京领奖。
当镜头的焦点对准我的那一刻,不是没有紧张。五年前那个羞怯的小孩,捧着奖杯,在心里不断地对自己说,站稳了,站稳了。
当时的我一定是笑着的。
可微笑的背后,是一张泪流满面的脸。
也曾经因为没有写作素材而暗暗哭泣,在最没有防备的时候,悲伤悄悄地渗进张开的毛孔,传遍全身的细胞。
也曾经想过放手。
也曾经渴望窗外的自由。
很多年后,我长大了。再回过头来看现在的我,会不会笑出声呢?
那时的我也许会变得坚强。工作替代了上课,下午茶替代了纯净水。不会再觉得试卷堆里的时光是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虽然辛苦,但仍然要活着,痛苦,但坚决地。
沿路会有不同的风景。
虚伪的,仇恨的,辛酸的,残忍的,冷漠的,虚荣的,浮华的。
真实的,感恩的,快乐的,善良的,温暖的,朴实的,永恒的。
成长骊歌。
【编者点评】道路征途,风景流岚,歌吹笙箫,每个人都在努力靠近天堂,伸出手握住骄傲和永恒,坚强地对自己微笑,你知道翅膀下的力量,幻化出成长的恬淡。
边城小记
陈凤(2007级)
轻轻的
那一条沱江
不言不语
掩埋了昔日的荒凉
冲刷了时间的忧伤
薄薄的
那一份凄凉
若隐若现
缠住了几丝悸动
吹动了层层的涟漪
肥肥的
那一朵虎耳草
忽远忽近
承载了几分期盼
遮挡了浅浅的凄凉
软软的
那一曲芦管
时缓时急
能倾诉多少快乐
又隐匿了多少惆怅
轻轻的
不是那一条沱江
忽尔奔腾
只为这一世的伤
眼泪流成了河
冷冷的白头绳
没有附和
灯
橘黄的灯
没有作声
【编者点评】并不是所有承诺都会有结果,就像不是所有花开都应该有承诺,无果是最美丽的结束,以华丽作为谢幕。可是,远方的人,你在想念谁?你还记得谁?
那些时光的声音
孔怡默(2007级)
冰河解冻的声音什么样?
种子破土的声音什么样?
你呼喊我的声音什么样?
(一)
空间是寂静却不空旷的,通透的窗子外传进一两阵动物鸣叫的声音,静静的,应该是蛙鸣吧!虽然竹皮河畔不可能有这样灵动的声音的。可是那一阵在耳蜗里形成的声波的确那么相似。并没有没有仔细去谛听,想要欣赏到什么乐音,可是这样传入耳中,简单地回荡。
想起小时候每一个夏天的夜晚,夜色还没有消暑。星星慵倦地眨着眼,配合着它的节奏,大地似乎都要昏昏入睡了,树叶都开始安静不闹腾了。可是是稻田里还是水塘边传来了蛙鸣,并不悦耳,“哇哇哇,哇哇,哇哇哇”,不绝于耳不停地叫,直到夜被侵占了三分之二,或是更长。配合着蝉鸣,在微风的唱和中,可以飘浮得很远。
孩子气地不想睡觉,倚在大门槛上漫无目的地等待着什么?那么多个夏天的夜晚,不期然地遇见飞得很近很低的萤火虫在树林间一闪一闪,倏忽飞过,留下窸窣的银铃般声音,闪过不见。最后总是呼呼地昏睡过去,星星都倦了。露水开始凝结泪珠,织成薄薄的轻纱。
一瞬间里,声音成了异质,划破了此刻的静止。那阵蛙鸣在空气里摩擦传到更远的地方。在手中迅速写字的笔不自觉停下来,静默了的圆珠突然溢出大块墨渍。回过神来,浅浅笑了一下,不再“神游太虚”。
因为风,因为空气,所以声音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地散播,溢开,眩晕地散开,静静地坐着。那一刻我相信有一种交流,神秘的心电,所以心情一瞬很安宁,很安宁。
你说风拂过柳条,是风吹的声音,还是柳条拂动漾成波纹的声音?
你说月爬上柳梢,是蝉鸣的声音,还是柳梢舞动枝干的声音?
你说飞鸟划过天空,是云朵的声音,还是飞鸟振翅的声音?
你说游鱼深潜大海,是海水湛蓝的呼吸,还是游鱼摆鳍的声音?
(二)
离开家之后,才知道眷恋。就好像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现在偶尔会想念以前的日子禁不住潮水泛滥,却再也不用“怀念”这个词了。开始很乖很听话地每个星期给爸爸打www.tengbo9.com
,告诉他自己的情况,过得好不好,身体健不健康,休息得如何,心情轻松否,诸如此类的话。
声音在话筒里传来总是模糊,而且有无限回荡的扰音。是啊,这些电波在空气里被意外地阻断该如何呢?是不是在话筒另一端的人茫然地呼喊,那再也听不到回音。小时候爷爷鼓捣收音机的时候,我满脸的新奇和虔诚,直至某天解开了谜底之后不禁哑然失笑。那时候傻笨地想如果坏人从电视里爬出来该怎么办?这些情节回忆起来总要泛着脉脉的温情,似乎在某个瞬间就听见了时光的呼喊,来自过往的召唤。
家的温馨一直是无法比拟的幸福。曾经常做的事就是在周末放假的时候和爸爸说话,什么都说,最近看了什么书,什么心得体会啊!他诉说这世界上我未曾知晓的一切,好像有无数扇通向世界的天窗都被打开了,可以触及天空和大地。爸爸喜欢说我像一个“赤子”,赤身裸体的婴儿——满脸无知地望着他,不能甚解。我们谈得很欢腾,常常是妈妈在一旁看电视或者无聊地打毛线,想插上一句话,发现是枉然,终于默不作声了。那一刻我和爸爸之间——在妈妈眼里看来:是无法打入的城堡。
相对而坐,说话,吃点心,听音乐。那些时刻我知道:爸爸看我的目光,像他雕琢的玉器,看着我至臻完善,看着我被时光打磨逐渐发光。我知道他在等我长大。我知道我很重要。他在聆听我的声音,咫尺可触,很美很天真。
即使不在身边,我也会很乖很乖地听话了,你在看着我长大,你在看着我一步步走向更远处,你的每一寸目光都在我这儿被珍藏。爸爸,我一直知道。
我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声音,不发声却在每一秒生翼发光,成为最大的力量,从内心散出去。
我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声音,弹奏着乐音,在月光的晚上,谱一个人的独舞曲。
我知道你看着我,你内心的声音,教会我勇敢。
(三)
如果每一秒,年轮都在扩张,那它时光的痕迹又刻印在了哪儿?
有一个寓言如是说:人是在啼哭声中降临到这世界上来的,又是在哭泣声中离开这世界的。
当我们恐慌无助地来到这世界,最直接的反击就是大哭,声音有排除一切的特质。悲伤时唱首歌,越是难过,越是害怕寂静把人吞噬。万籁之时,人心也会平静。所以我们熟悉的喧嚣,在那么一些时刻,成为不可或缺的点缀,填补了空缺,填补了寂静的缺口。
时光是有声音的。
它在墙角剥落了外壳,学校空旷的操场。白房子被层层染上泛黄的花纹,曾经爬山虎覆盖的夏天,枝叶罅隙之间传出回声。翠绿的波纹忧伤地回荡,点缀了那些在球场上奔跑欢呼呐喊的声音。好像触动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不愿离开。声音留在太脑皮层的纹路像留声机沙沙打出了砂质的乐声。
它在少年的日记里留下了思念的指纹。一页页翻过去,黄昏的光倾斜地洒过来。树叶间的光影参差地拼凑出图画,无声地伫立着。直到哗啦啦的声音响起,呵呵,那是回忆在空气里复苏的呼喊。
它在奶奶的面容上刻下皱纹。笑着的时候发出些细微的存在明证。当奶奶又一次把珍藏很久的好东西塞到我手里时,泪水有喷薄的趋势。我是她永远的小孙女啊,永远都似在襁褓里那般弱小。如果在她的眼里我永远都长不大,那我能不能许下心愿:让奶奶在我的眼里永远都不要老去?
有些过往会被慢慢遗忘,但是声音和气味却是特定的。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它在我们内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感觉。好像有那么一刻在www.tengbo9.com
里哭诉,很大声地哭出来,难过就只靠这个来发泄,可是www.tengbo9.com
里的对方也只有哀默,因为安慰是无济于事的。如果你在我身边,那一刻我就会放声像小孩子一样哭出来,抱着你就可以像回到了摇篮里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它把一唱三叹的咏叹调刻在我心里,我看着时光在某一刻留下的声音和痕迹不停地反复刻画,指针一秒一秒缝合,交汇,又错开,在表盘里嘀嘀嗒嗒。
(四)
嘿,你在呼喊我哩!我真真切切地听到了。
再也不会孤单,因为你的声音在每一个角落响起,在我凝望云彩的时候,在我低头沉思的时候,在我仰头看天的时候,这些来自心房的声音,很实在很温暖。
曾经一度觉得有人在身后喊我的名字,隐约的,暗暗的。走在路上习惯性地回过头去,可是没有一个是在观望我。偌大的校园里,人潮来来往往,每个人的眼神都凄冷自知。是时空里的错觉么?还是呼喊的是别人呢!我的眼神投注出去,没有回应。又偏过了头,不易察觉的失落在空气里默默地蔓延。
那些和朋友一起度过的下午。一起放过风筝浅草覆过脚踝的长堤。一起许下心愿的夜晚。我们呼喊彼此名字的时光。它失落在某个记忆的街角沉沉地睡去,是不是承诺因为不在一起,就再也不算数了?还是你呼喊我的声音断在了路途中。是我的耳朵害怕受伤不自觉地不去接收了么?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是周围太喧嚣,所以声音都消融隐匿在悲伤里。
这样的经历让我想要探知,后来终于明白,有些声音在你的内心里希冀,并不发出。你知道有很多人的目光投注在你身上。在舞台的中央,有一束光打过来,即使静默在黑暗中,依然让人想要舞蹈旋转。
并不是因为你的沉默让我无助落泪,而是我听见了你内心的声音,无声的不舍。这样的对白因为时间的倾注让它变得非常之有意义。我们的交流,在未曾出发之前就早已抵达;我们的眼神,冗长的。那些遗落在角落里的时光也终于被我拾起。它们又都唱起了歌,让我听到你心里的歌。
那些时光的声音,不能消亡。
那些声音。嘿!你听到了回声吗?
【编者点评】我们之间不曾有过对白,沉默在空气里演化不舍。可是我相信那么一些时刻,我们有过相逢和交集。时光的礼物,谢谢你给的时光和温暖,那些眼神的交汇是你内心的声音。
中缝
岚光信息
2008年第1号
民主意识体现在校园
岚光文学社海选社长
本报讯(通讯员 江伟)全国著名的文学社团——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换届了,社长人选不再由指导教师“钦定”,而是由全体社员海选。3月18日,社员聚集一堂,海选社长。这一举措在龙泉校园产生了极大反响。社员们说:文学社,我是主人。
据岚光文学社首席指导教师邓济舟介绍,岚光文学社现在是第九届了,从1998年成立至今,社员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作品800余篇,荣获各类大奖10多种,50多种刊物推介该社,社刊《岚光报》多次荣获全国校报校刊“特等奖”,社员作品集《幸福在远处》荣获湖北省第二届校报校刊评选“特别成果奖”并夺得荆门市“象山文艺奖”铜奖。校长马德明在充分肯定文学社取得的成果后指出,岚光文学社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海选社长更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大胆尝试,对于增进学生的民主意识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金思力”杯有奖答题第43期答案
1、高山流水是什么乐曲?古琴曲
2、鲁迅逝世是什么时间?1936年10月19日
3、在第一张报纸出现之前是哪个国家的人最先在“大字报纸”上读新闻?德国
4、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指的是谁? 谢眺
5、基督教最早何时传入中国?唐代
6、希腊神话中光明和真理之神是什么? 阿波罗
7、学习绘画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次序应是什么? 静物、风景、人物
8、“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是谁的诗句?徐志摩
9、唐伯虎是什么人? “明四家”的画家
10、普利策奖是什么方面的大奖?新闻、文化
11、一般古琴的琴面是什么材质? 桐木
12、《旅游岁月》的作者是谁?李斯特
13、“小夜曲”名称的由来是怎样的?专供晚宴上演奏
14、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是哪一部?《搜神记》
15、《小放牛》是我国哪个省的民歌? 河北
“金思力”杯有奖答题第43期获奖者
李良锴(2007级17班)
“金思力”杯有奖答题第44期题目
1、《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 )。
2、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借助想象描写雨后景色的语句是( )。
3、“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色,如“渭诚朝雨浥轻尘”,请再写出两句含“雨”的诗句。( )、( )
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1)、描写友情的诗句。
A( )。B( )。
(2)、借月抒情的诗句。
A ( )。B ( )。
5、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说的那样( )。
6、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7、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外,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诗句。( )。
8、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9、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联想美妙、以花喻雪的诗句是( )。
请将答案送交岚光文学社(钟楼三楼),答对有奖!
成 果 存 盘
(岚光文学社社员作品发表一览)
(接本报2007年第6期)
★2007年2月,文学社社员阮珎(2004级)的作品《江南女子》发表在《作文与考试》(吉林)2007年2月A卷第3期。
★2007年2月,文学社社员陶姿蓉(2004级)的作品《凭君莫话诸侯事》发表在《作文与考试》(吉林)2007年2月A卷第3期。
★2007年2月,文学社社员周愿(2004级)的作品《英雄叹》发表在《新作文》(高中版)2007年第1、2期合刊。
★2007年2月,文学社社员黄筱(2003级)的《鸳鸯蝴蝶》发表在《语数外学习》(高中版·高二年级)2007年第2期。
★2007年2月,文学社社员吕亚平(2004级)的作品《追远》发表在《高考作文必备话题》(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2007年2月,文学社社员毕 芸(2004级)的作品《死亡并不是终结》发表在《高考作文必备话题》(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2007年2月,文学社社员刘佩龙(2004级)的作品《四季深处》发表在《读写月报》(高中版)(江西)2007年1、2期合刊。
★2007年2月,文学社社员罗思远(2004级)的作品《风的颜色》发表在《读写月报》(高中版)(江西)2007年1、2期合刊。
★2007年3月,文学社社员徐匆匆(2004级)的《爱尔兰的眼泪》发表在《中华少年写作精选》杂志(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2007年第3期。
★2007年4月,文学社社员阮珎(2004级)的作品《江南女子》发表在《作文导报》(高考版)(首都师范大学主办)2007年第9期(总第1821期)。
★2007年4月,文学社社员廖琰琰(2004级)的作品《凤凰古城》发表在《作文与阅读报》(高中版)(辽宁)2007年4月26日第16期头版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