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机会增加而忽视平行志愿风险
平行志愿作为高考投档录取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有效降低志愿填报风险,提高志愿满足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恰恰因为风险降低,考生和家长更容易忽视平行志愿可能存在的风险,盲目夸大平行志愿的作用。专家提醒——
■张艺执
高考结束以后,各地将进入高考志愿填报阶段。今年,全国16个省市区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但不少考生和家长对平行志愿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对平行志愿可能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对填报平行志愿的技巧方法知之甚少。笔者认为,在平行志愿的填报过程中,考生和家长应在充分了解平行志愿的优点和风险的同时,掌握平行志愿的填报技巧。
走出平行志愿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平行志愿能一档多投,投了一个没录上再投另一个。
→误区之二:平行志愿能选择性投档,所报的几所院校哪所分高投哪所。
→误区之三: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平行的几所院校都一样对待,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误区之四:平行志愿大大增加了投档机会,考生凭蒙靠猜也可撞上一所。
平行志愿对于整体考生是“分数优先按志愿,分数相同看科目”,而对于单个考生则是“逐个检索,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无投再检、检完则完”的投档原则和操作步骤。对于平行志愿投档的原则和方式,考生和家长容易产生4种较为典型的错误认识,以下不妨逐一分析:
“平行志愿能一档多投,投了一个没录上再投另一个。”
分析:平行志愿只能是逐个检索、一档一投。即当考生排序位次符合条件后,再依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排列的院校自然顺序逐个检索,当该考生的分数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时,则投给A院校。在此情况下,即便该考生的分数符合B、C、D院校的投档条件,也不会再检索、再投档,这就是“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只有在A院校已投满或考生不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时,才检索B院校是否可以投出,即“无投再检”。因此说,平行志愿不是投向所有达到条件的志愿院校,更不是这几所院校必须都逐个检索、投档。当检索完成但均未能投出时,该考生平行志愿的投档即告结束,只有等待未录取满额院校的征集志愿或转入下一批次院校的录取,这就是“检完则完”。
“平行志愿能选择性投档,所报的几所院校哪所分高投哪所。”
分析:实际上,平行志愿是严格按考生所报考的几所院校的排序先后依次检索,只要几所院校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如果考生把投档分数相差无几的学校排在一起,可能会出现几个平行志愿一个都投不出去的结果。如果考生把同一层次投档分最低的院校报在A或B的位置上,而将投档分最高的院校报在B或C的位置上,即便考分达到或超过投档分最高的院校,省级招办也只能将该考生投向A或B位置上的院校。简单来说,投档不会投向分数最高的院校,而是投向排序在前投档分最低的院校。
“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平行的几所院校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分析:虽然作为平行志愿填报的几所院校均视为考生在本批次的第一志愿或第二志愿,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严格的先后顺序的。平行志愿有字母标志的,投档按照从A到B,再从B到C的顺序进行,没有字母标志的,即在机读志愿卡中,平行志愿的先后顺序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Z”字型排列。这个排序就是检索、投档的先后顺序,并且只给每个考生一次投档机会。所以,平行志愿绝不是平等志愿。
“平行志愿大大增加了投档机会,考生凭蒙靠猜也可撞上一所。”
分析:平行志愿的确可以大大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绝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仅仅只是降低了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的志愿填报风险,而不是完全消除了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如果过分夸大其功用,可能会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