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期盼已久的一场教育体制改革,终于拉开了帷幕。
2008年7月初,地处南方的某重点师范大学的教科研究机构,接到了教育部的一份传真。传真明确指出:国家将着手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接到任务的研究人员们十分兴奋,随即将分配给自己的课题粘贴到某网站的论坛中,以求广开言路,广纳意见。
从网友跟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个本世纪中国第一个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充满期待。
8月29日,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纲要的具体制定工作方案正式获得通过。9月中旬,工作方案所确定的分类课题,被有计划地分配到各研究机构。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课题组专家谈松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纲要正处在积极调研阶段,具体方案将有望在年后出台。他强调并纠正说:“部分媒体报道说,纲要已经获得通过是错误的。实际上是纲要的制定工作方案获得了通过,而不是纲要本身”。
中央教科所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根据中央指示,本次调研工作强化了细节问题,年后出台的方案将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
记者从南京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有关部门获知,这几所大学的研究机构分别承担了纲要的部分分类课题。纲要的调研工作总共确定了10个重大专题、36个子课题,将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
根据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精神,纲要将对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会议上特别强调了纲要的标准,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根据有关工作方案,纲要将从五个方面,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其中突出强调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概念。
对于纲要的制定过程,工作方案确定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准则,将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同时,相关重大问题也将在社会上公开讨论。
本报记者从有关院校的教科研究机构获悉,工作方案所确定的10个重大课题和36个子课题,几乎囊括了教育体制的全部,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动作。
其中第一个课题,是对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的研究。强调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确定2012年与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及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
推进素质教育研究,被确定为第二个课题。这个课题特别突出了“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和需要的教育”方针,将着力解决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问题。初中、高中、大学招生和中考、高考制度改革以及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治标与治本之策,被列为重点内容。
在第三个课题即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将被强化为政府责任和保障机制。这个课题中,最为显著的子课题是“农民工子女教育”,其中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尤其中考和高考问题将做出专项调研。
另外,纲要还将涉及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体制改革。
在第七个课题,即教育公平与协调发展研究中,将突出调研公共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的制度。
第八个课题是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在这个课题中,将明确中央和地方管理教育的责任权利;政府和市场在提供教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与办学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在教育发展保障条件与机制的课题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教育投入机制的研究。将确定国家中长期公共教育投入水平,并建立和完善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制度措施,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