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普通话利于提高个人素质
——访国家语委副主任王登峰
■本报记者 陈宝泉
方言、俚语与通用语言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看待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语言变化现象,比如网络语言、“火星文”的兴起?学好、用好外语与保护母语是否矛盾?这些问题都涉及和谐语言生活的建设。日前,记者就这些话题采访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应用司司长王登峰。
记者:汉语的文言已经很难描述当今社会、经济、科技乃至文化的发展变化,而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却又蕴含着特有的文化,这些语言都有着普通话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差异?
王登峰: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使得语言文字不断产生变化,如方言受到关注、繁体字的抬头等。人们关注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原因之一是寻找归属感和被认同感。进入信息时代后,电视、网络、手机的大量使用,极大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变化。比如近几年,赵本山的小品在电视上走红,带有幽默味儿的东北方言传遍大江南北。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经济活动、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丰富多彩,对语言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所以我们提出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目标。
记者:通用语言文字在和谐语言生活当中处于什么位置呢?
王登峰:《通用语言文字法》里有明确的规定,在哪些场合必须使用通用语言文字,这是为了保护公民权利不受侵犯。党政机关办公、媒体传播、学校教育、各种公共服务都必须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这样才能保证公众准确无误地理解接受。当然,目前这些方面仍有很多不合规范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有的政府机关在发布公告时不使用规范语文,使用“GDP”、“WTO”、“CDMA”、“3G”等外来词语。有一则关于世界无线通信大会的电视新闻,所有技术术语都是未经翻译的英文单词,不知这是报道给谁听的?这种外来的专业术语在进入文件、进入国内传媒之前,必须要有准确、简洁、高雅的翻译。有些词语在国内流行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如果去街头作个调查,到底有多少人理解这些外文的含义?“3G”都是哪三个“G”,各自都是什么含义?我想知道的人不会很多。
记者:为什么学校教育应该是学好用好普通话、规范字的优先领域?
王登峰:学好用好通用语言文字,是提升个人素质的必要条件。把推广、普及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做好,对于提高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最近有人在媒体上撰文,认为讲方言是没文化的表现,引起了当地读者的反感。这种观点应该说是片面的。但是一个人如果说不好、听不懂普通话,写不好、认不好规范字,则肯定会影响他素质的提高。首先,没学好普通话、规范字会给他接受学校教育、使用传媒、与人交流造成障碍。在现代社会,很难想象一个人学校教育背景差、不会使用传媒、存在交流障碍,却仍然能够顺利发展的。
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力有三个要素,即语言能力、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三个要素中,语言能力又是最基础的,因为计算能力的生成也与语言能力分不开。小学生在低年级就开始接触数学应用题,即文字题。有些孩子你给他列出式子来,他算得很利索,但是一遇到应用题就头疼,读不懂题的本意。这不能怪数学教师没讲好,而往往是由于此时的语文课内容与数学课的进展不同步,没有讲到数字关系而造成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更是如此。语言掌握不好,学生思维的发育必然会受到影响。
记者:传统语言文化的影响渐行渐远,而流行文化却借助商业大潮大行其道。对此,语言文化工作是否应有所作为?
王登峰:近段时期以来,国家语委着重抓了全民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和在校学生的书写经典活动,就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学好用好母语的基础上,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以信息科技、现代传媒为载体的外来文化、商业文化,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经典诗词歌赋离人们越来越远,学中文的不谙诗词格律;改造成语成为广告作噱头的捷径,一些典故被媒体甚至主流媒体长期错用;长于键盘输入的青年学生写出的字歪歪扭扭,中华传统的汉字文化受重视的程度甚至不如周边国家……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当务之急就是从娃娃做起,从教育做起。从诵读经典、研习书法开始,逐渐形成风气。学术界也要跟上来,整理国故,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共同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丰富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再作贡献。 《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23日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