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从字面上讲,是变化的科学。即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因此我们学习化学时,也就要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这四方面狠下功夫。
上学期我曾经就高中生学习的“三要素”、“八环节”进行了辅导,今天我再就化学学习的学习指标和模块学习技巧谈三个观点,望能给同学们以帮助,并请大家记在心中,用在学习中。
一、(课堂)学习指标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那么怎样才能判断我们的学习是有效呢?我给大家介绍“十五字的学习指标”,同学们可以随时根据这十五字学习指标对照,检查我们每节课的学习是否达标,这十五字就是:(课上)听得懂、(要点)记得住、(解释)说得圆、(作业)写得对、(实验)做得顺。
所谓课上听得懂。就是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根据教材的叙述,结合自己的理解,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知道概念的要点、内涵和外延,被老师所讲内容说服,不糊涂。
所谓记得住。就是课后回忆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情景时,印象深刻,条理清晰,能说出1、2、3、4若干个知识的要点、注意事项及解题方法,并能持久保持1个月以上。
所谓说得圆。就是课上对老师的发问,群答时大声表白,观点正确;独答时逻辑清晰,要点突出;书面回答时语言结构规范,言简意明。
所谓“写得对”。就是写作业时答案合理,判据明确,思路清晰,不出错或出错少,即使错了通过订正,确保不再“二进宫”。
所谓“做得顺”。就是实验时能丢开书本,丢开实验报告,能独立动手完成,做到操作不重复,一步到位,现象较明显,符合原理。即使现象与教材中有出入,但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模块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内容可分为六大模块。
一是基本概念:分散在各个章节中;
二是基本理论:现在教材集中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
三是元素及其化合物:集中在必修1、必修2中;
四是有机化学:分基础和扩展两部分;
五是化学实验:目前主要集中在必修1的第一章、选修5中;
六是化学计算:分散在各个章节的练习中。
因为这六大模块知识,各有特点,所以我们在学习这六大模块知识的时候,也应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或思维方法,我认为,学习不同模块知识的学习方法为:
1、理论模块中常采用模型学习法,可将微观的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建模的形式加深记忆。
如原子结构理论,可用“桃子模型”理解
周期律理论,可用“周期表模型”理解
电化学理论,可用“电池模型”理解
四大平衡理论,可用“相对速率模型”理解
分子结构理论,可用“互斥模型”理解
杂化轨道理论,可用“空间构型模型”理解
晶体结构理论,可用平行六面体或圆球“堆积模型”理解
2、元素模块可采用网络学习法,将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联系起来。
如高一《必修1》八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可用蜘蛛网络串联起来
综合复习可用三线网络串联起来
(如无机部分常用原子结构线,理解化学性质;性质线理解制备和鉴定;
变化线,理解 单质—氧化物—水化物—盐 之间的转化关系。
有机部分常用:官能团线 理解烃及其各类含氧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光卤代线 帮助理解脂肪族化合物的性质;铁卤化线理解芳秀族化合物的性质)
3、概念模块可采用对比学习法,通过对比,掌握不同概念的异同,加深了解。
如:分子结构中的“三键两力”,晶体结构中的“构成与性质”可采用表格加以比较,既直观又突出。
氧化还原反应中6对关系可用交叉分类进行对比
物质分类与性质可用树状图示进行对比等。
实验模块可用分类学习法,
计算模块可用分类学习法等等
三、四种学习技巧
1、备堂——课前备堂是基础。
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看,人每进行一个活动都经经过预备、进入、兴奋、疲倦、消褪、印象几个环节。我们学习化学时也是这样,预备铃响后,人要入座,不再打闹闲谈,让神经进入预备状态,做好上课的学习用品、关联知识的两个准备:(如准备书、草纸、记录本、笔、课本、练习本等,如本节知识有关的原有化学、物理、数学方面的知识,生活中的案例或疑问知识等),为上课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分类记忆——分类记忆是秘诀。
化学概念多、化学方程式多、规律多,特别是高一新生学习化学更是感到很困难多多,那么采用分类学习、分类记忆的方法,不仅是化学学习的课程标准要求,而且也是记忆知识的有效途径。
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记忆和重视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而人要记住众多概念行为,必须要根据人的个体差异,根据概念的特点,通过分类、对比,进行记忆,特别是对一些重点知识进行分类记忆效果较好。
那么中学化学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有哪些呢?
(1)化学物质分类及物理性质:
色:无色、黑色、红色、淡蓝色、红棕色、血红色
味:无味、臭鸡蛋气味、刺激性气味
态:白色絮状、白色胶状、无色油状液体
溶:可溶解性规律
特(特殊性):CO、NO的毒性,H2SO4的吸水、脱水性,NH3、SO2、Cl2易液化,HNO3与金属反应不能产生H2。
记住了这些物理性质,对无机推断题有很大的帮助。
(2)化学物质分类及化学性质(即 通常所说的化学方程式):
如: 酸的通性(与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盐反应)
碱的通性:
热稳定性:
氧化性:
还原性:
归中反应
记住了各类物质的这些化学通性,对掌握八种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好的作用。
(3)物质结构分类及晶体性质
如:哪些化学式可代表分子晶体,哪些化学式可代表原子晶体,哪些分子式只表示一种物质,哪些化学式可代表多种物质。
(4)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组成要素和适用范围
如:Vm 要素:条件——标态
对象——1mol气体
体积——约22.4升
范围:只适用于气体
又如:化学平衡:要素:条件——一定条件
对象——可逆反应
本质—— 还= 逆
特征——浓度不变
范围:可逆反应
(5)化学反应分类及反应规律
如:强制弱规律:强酸→弱酸
强碱→弱碱
强氧剂→弱氧剂
强还剂→弱还剂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如FeCl3+KSCN可反应的理由)
强稳定性→弱稳定性
适用范围:水溶液的反应
高制低规律:高沸点——低沸点:H2SO4→HNO3
H3PO4→HCl
SiO2→CO2
Na→K
适用范围——无水(或高温熔融)状态
(6)常用仪器的分类及操作方法:
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检验气密性:封两头 热中间 看现象 说结论
滴定管的使用:洗、润、装液、调零
PH试纸的使用
固体的取用
液体的取用等等
3、螺旋式复习——经常复习是关键。
记忆的过程可分为:识记→保持→再认→回忆→遗忘五个过程,要想让知识贮存在大脑中永久保持并可随意提取, 必须让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要与遗忘作斗争,经常复习才可以保持记忆,将知识贮存。要做到这一点,建议大家经常复习,做到:每天过电影式的回忆当天的新知识,每周“归类式”的整理当周的要点知识,每月“网络式”的再认以前学过的重点知识,经常“综合性的练习”,挑战遗忘,才能保证所学知识记入脑海,才能考试做题运用自如。
有些同学学习主动性不强,过分地依靠老师,对知识不及时进行整理,其后果是对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不是很清楚,时间一长,便成了一团乱麻,觉得越学越艰难,成绩一路下滑。所以一节课或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学习完后,应对知识及时进行梳理,养成这种常归纳整理的习惯,是提升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如:学习化学平衡后,立即与化学反应速率建立联系,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质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当其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倍数一致时,平衡不移动,否则平衡则发生移动,这样就对等效平衡的判断扫清了思维障碍。
又如:学到电离平衡时,应立即与化学平衡建立联系,明确其原理,就是化学平衡的继续,只不过环境是在溶液中。
还如:学完一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后,应该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联成网络,并注明它们之间的转换条件,如网状关系图,还可以对其物质的共性及时归类,如常见的有毒气体有哪些?
常见黄色和淡黄色固体有哪些(S、Na2O2、AgBr、AgI、Ag3PO4、P4)
常见黑色固体有哪些(石墨、CuO、MnO2、FeO、Fe3O4、FeS、PbS、CuS、Fe粉、Ag粉)
常见的氧化剂有哪些?
常见的还原剂有哪些?
常用的酸、碱有哪些?
常用的指示剂有哪些?
还如:学习有机物后立即对其进行归纳,有三条线可帮助梳理记忆有机物的性质。
如:通过官能团线(烃 卤化烃 醇 醛 酸
酯)可加深各类烃及其衍生物转化关系的印象。
可通过烃卤代(卤代线烷烃 脂肪族衍生物 芳烃(苯环上) 芳香族衍生物)了解脂肪烃与芳香烃的不同。
还可通过水解线 多糖 低聚糖 单糖
蛋白质 肽 氨基酸
了解糖类、蛋白质及卤代烃的共性与区别。
4、好习惯——是提高成绩保障。
要想成绩好,好的学习习惯是保障
哪些习惯才是好的学习习惯呢?
(1)课上跟着教师走
(2)老师有问便回答
老师在课堂上的每个问题或引言,作为学生要有问必答,要脸皮厚,不怕答错,不怕出洋相,怎么想怎么说,想多少说多少,这样一方面锻炼了自己,提升了多种能力,另一方面活跃氛围,给了老师激情,课堂活跃,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尽量做到回答“符合规范”,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如鉴别题的语言结构是什么?
(3)问题质疑天天有。
设疑探究,深入化学本质。
设疑、释疑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久置的HNO3为什么会变黄①黄色是什么物质引起②为什么有NO2在HNO3中,NO2+ H2O= HNO3+NO为可逆反应。
又如:CH4、C2H4、C2H2燃烧时又为何烟越来越浓,火焰越来越明亮。
再如:元素周期律中,为什么从左→右、从上→下呈现同期性变化。
还如:为什么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分子晶体的熔沸点
为什么在影响V的因素是“增则增,减则减”?
为什么正戊烷的沸点>异戊烷>新戊烷
为什么邻羟基苯甲酸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酸等等。
(4)书面整理成常态。
经常将每章的重点、难点、常考题型、每节的要点按照一定顺序记录在纸上,粘贴到对应章节中间,做到内容有底、解法有数、缺漏清楚,同时每月要进行一次知识大盘点,将各章中相近的内容通过列表、网络图、树状分类图进行横向盘点,避免了胡子眉毛一把抓,避免了遗忘,且便于查阅。
(5)动眼之时必动笔。
学习时,面前始终有一叠草稿纸,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大脑中在同一时间能够容纳的东西是很少的,只看不动手,很快就会忘记,所以要养成动眼即动笔的习惯,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不是有人说:“看十遍抄一遍,抄十遍不如默写一遍”、“好记性不如乱笔头”吗。
(6)作业练笔不偷懒。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适当的练习是应用知识、巩固知识、深化理解的重要手段,一个从来不做练习的人,很难想象他的成绩能好到哪里去。但也有的同学做了一定量的练习,成绩仍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他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探究,没有弄清题目的意图是什么,看到熟悉的题目不仔细阅读、分析,就凭记忆或感觉填上答案,实际上出题人经常在关键处做变动,导致解题失误。
另外,作业本发回来,作业出现了错误,也没有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不清楚是粗心大意还是理解错误,还是知识有缺陷导致作业写错了。即使这个题目再出现还是重犯同样的错误。故对所做的题目一定要弄懂弄透,不能“二进宫”,宁可少做几题,绝不反复做错。对一些经典习题可反复质疑,一题多练,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时有些难度的经典的选择题在考试时可用排除法确定答案,但在平时的练习中则应该按照计算题或简答题的步骤仔细弄通弄懂,总之好题目一定要反复斟酌、反复质疑,决不放过。
今天我就化学学习谈了“听得懂、记得住、说得圆、写得对、做得顺”十五字的学习指标、高中化学六大模块的方法通法及“备堂、记忆、整理、跟师、多问、勤练”六种学习技巧。若大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将这些方法和技巧逐个落实。我相信,化学成绩一定会大有提高,并且终生受益。
最后送大家三名话作为结束语:
1、学习方法不是万能的,学习中最富贵的品质永远是勤奋;
2、事半功倍是不可能的,学习中永远也不要奢望不劳而获;
3、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你的付出取得最大限度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