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2007年起,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个省区率先进入新课程高考。2008年江苏省跟进,2009年又有天津、福建、安徽、辽宁和浙江5个省份进入新课程高考。到2012年,全国所有省市(港、澳、台除外)都将进入新课程高考。如何处理好高中新课程与高考的关系,是教育界及社会公众非常关注的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伟宜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人认为,高考是课程改革的“瓶颈”,高考若不进行相应的改革,课程改革将面临夭折的危险;另一些人则以为,高考只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因素之一,不应将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归咎于高考。实际上,从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内在关系来看,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社会、国家和高校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只不过一个是育人,一个是选人,二者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使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携手共进、和谐发展。
正确处理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
为了给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我们首先应正确认识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辩证关系。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次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很显然,此次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与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学分制的推行、选修课程的开设、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师资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评价体系的建立等诸多因素有很大关系,高考改革只是影响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条件之一。倘若没有高考制度,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也要进行改革,因为原有的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那种认为高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前提的看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此外,我们也不能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完全寄希望于高考改革。作为高利害的大规模统一纸笔考试,高考首先追求的是公平。为了追求公平,高考必须用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千差万别的考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考生的个性发展。要求高考在统一测试的同时又能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很难实现,这是高考固有的局限。因此,高考只能在自身制度框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从而部分地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以英语学科为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要力求课程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要优化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注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了实现这些基本理念,英语课程应以“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其总目标。很显然,这样的课程理念与目标,不可能在高考中一一实现。高考只能重点考查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对于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而言,高考所能考查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高考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度体现英语课程改革的部分理念。实际上,诸多的英语课程改革理念,像个性化的学习策略的形成、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等,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贯彻落实。
虽然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涉及很多因素,但一个与之相配套的高考改革也尤为重要(那种认为高考只是为高校选拔新生服务,无需关注课程改革及中学教学的观点过于片面)。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在我国,高考毕竟对中学的教育教学起着强大的导向作用,表现为高考考什么,老师往往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就使高考具有了指导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功能。
这种指挥棒功能犹如一把双刃剑,对中学教学既可以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带来消极影响。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对高考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促进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时发挥高考对中学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鉴于此,《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高考方案的制订不仅应遵循“三个有助于”,也应“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这就意味着,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高考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为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事实上,先后进入高中课程实验的省份如广东、山东、江苏等,在他们已经公布和正在实施的新课程高考方案中也都体现了在保持平稳过渡的基础上适度体现新课改理念这一基本精神。
用制度保证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良性互动
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辩证关系使我们必须通过一些政策性、制度性安排,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高中应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好相关教学及评价工作,为高校选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任何一项改革的推行,观念的转变是首要前提。对于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而言,首先要转变那种高考不改革,新课程改革就无法推动的错误观念。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自觉接受新课改的理念,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程实施方案组织教学工作。摒弃那种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高考不考的就不教或不认真教的思想。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高校输送优秀人才只是普通高中教育的目的之一,毕竟并非所有的高中毕业生将来都能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相当一部分人将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应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落实各学科课程目标。
有一种观点认为,并不是中学不想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而是受现实所迫,很难真正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这里所说的现实,实际上是指那种只以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思想。当前,个别地方领导更多的是关注眼前利益,看重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在本地区的录取人数,甚至用高考升学率作为衡量地区、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受这种价值导向的影响,学校便出现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学校的课程设置围绕高考,教师的课堂教学针对高考,学生的学习、训练为了高考。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地方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应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而是应以素质教育为准绳,检查、监督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唯有如此,才可以为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此外,为了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学校要建立多元化的、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尤其要运用好成长记录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这些新型的评价方法。当前大家关心的问题是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校录取中如何使用。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对大多数学校而言,如果高校录取没有实质性地采用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他们将不重视甚至应付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楚为何要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实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高校选才的需要,而是为了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没有高考,综合素质评价照样要进行。因此,对学校而言,综合素质评价暂时未进入高校录取环节不应成为忽视、应付评价的借口。相反,应根据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原则、内容,认真组织好这项评价工作,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如实名制、奖惩制等措施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当评价工作日臻完善、评价结果更加可靠时,高校在录取中为了自身选才的需要,势必也会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便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考生的情况,从而选拔出优秀的新生。鉴于此,目前对各个学校来说,不应将目光只盯在高校录取时是否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而是应该认认真真把这项评价工作做好,为将来高校录取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地方领导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和政绩观,中学组织好各项教学工作,建立起自身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条件,这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为高考服务,为高校选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做到科学选才和引导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首先,高考目标要侧重能力。此次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在培养目标方面,强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程内容方面,课程选择突出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这就要求高考要在考试目标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考试除应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外,更应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各学科思想、方法的运用等,使考试逐渐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素质立意转化。
为了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考各科目在题型安排方面应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有助于考查学生高级思维过程及能力的主观题的比例,加大试题的开放度,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自由作答的机会,同时各学科应增设一定比例的选做题,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同样以英语学科为例。英语学科课程目标及内容的大幅度调整要求今后的高考英语试卷应加大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查力度。为此,试卷应避免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的考查;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的比例;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具有一定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有助于学生思维表达的主观题的比例,以实现命题逐渐由考记忆、考知识向考思维、考能力、考文化转变。实际上,最先进行课程实验的省份像广东、山东等省的英语科目考试内容在探索、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广东省2007年之后的英语试卷与以前相比,取消了单项填空和短文改错,增设了语法填空,写作由原来的一篇增加为两篇,即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同时阅读理解部分的题型设计也有所变化。改革后的试卷,增加了主观性试题的测试比重,突出了对学生语篇分析能力、语言感知能力特别是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查。这种改革思路对推动英语课程改革及促进中学英语教学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高招录取走向多元。从1952年至今,高考成绩始终是高校录取新生的唯一标准。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做法虽然为高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后果。一方面,高校招生对考试成绩的过度依赖导致应试教育盛行、素质教育难以实施等问题,同时也不利于高校更加科学、全面地考查和选拔人才,这主要是由于高考这样的大规模统一纸笔考试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
为了实现科学选才和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双重目的,高校选拔方式要积极探索建立在文化考试基础上多元评价的办法。多元评价、多元录取将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应势之举。除高考成绩外,学生高中的学业成绩、成长记录、综合素质评价等都将成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指标。为了提高选才的科学性、有效性,作为招生主体,高校应主动承担建立多元评价的任务,积极探索成长记录、综合素质评价等在高校选才中如何使用,改变“高校招生、高校无声”的不正常局面,不能因为用考试成绩录取新生省时省力而消极对待甚至排斥多元录取。同时,高校也不能因为目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科学性、可信度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而在录取时不给予应有的重视。实际上,正是由于在实施初期还存在这些问题,高校更应该加强研究成长记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录取中如何使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