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简讯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 第1期 总第112期 龙泉中学教务处主办 2014年5月6日
痴教爱岗做好梦 习古研今著华章
——龙泉中学举行校级示范课活动
龙泉中学在学术报告厅成功组织校级示范课活动,并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好评。
本次活动共有三位教师上示范课,分别是数学教师汪洋涛,授课内容为《等比数列》;语文教师张巨玲,授课内容为《陶庵梦忆》;生物教师熊娘军,授课内容为《染色体变异》,课后都由李小平副校长组织现场评课。评课领导和老师们普遍认为这三节课都具有课堂结构完整,知识目标明确,思维收放得当等优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扩大信息容量,注重师生双边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符合“自主合作高效”课堂要求。
课例一:等比数列(第一课时)
——龙泉中学数学组 汪洋涛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与等比中项。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观察、概括、抽象思维等能力.
3.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思维过程的暴露,知识形成过程的揭示” [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问 题 |
问题设计意图 |
师生互动 |
1、回答等差数列的定义 |
温故而知新,承上启下 |
师:提出问题,引导回忆
生:思考并回答。 |
2、回答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二、问题情境: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一:某种细胞分裂的模型.
问题1:细胞分裂的个数也是与我们上述提出的问题类似的实例.细胞分裂有什么规律,将每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写成一个数列,你能写出这个数列吗?
问题2:“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能解释这个论述的含义吗?
问题3:一种计算机病毒,可以查找计算机中的地址簿,通过邮件进行传播.如果把病毒制造者发送病毒称为第一轮,邮件接收者发送病毒称为第二轮,依此类推.假设每一轮每一台计算机都感染20台计算机,那么在不重复的情况下,这种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数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数列呢?
引导学生发现“病毒制造者发送病毒称为第一轮”“每一轮感染20台计算机”中蕴涵的等比关系。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二:银行存款利息问题.
问题4:介绍“复利”的背景:“复利”是我国现行定期储蓄中的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即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再计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通常说的“利滚利”.我国现行定期储蓄中的自动转存业务实际上就是按复利支付利息的。
给出计算本利和的公式:
本利和=本金×(1+本金)n,这里n为存期.
问题:5: 回忆数列的等差关系和等差数列的定义,观察上面的数列①②③④,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类比等差关系和等差数列的概念,发现等比关系。
三、新知探究:
问题:从上面的数列①②③④中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等比关系.如果我们将具有这样特点的数列称之为等比数列,那么你能给等比数列下一个什么样的定义呢?
类比说出:
1、等比数列的概念:一般地,如果把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同学们概括得很好,这就是等比数列(geometric sequence)的定义.有些书籍把等比数列的英文缩写记作G.P.(Geometric Progression).我们今后也常用G.P.这个缩写表示等比数列.定义中的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common ratio),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q≠0呢?
练习: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是等比数列的求出公比。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你能推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
法一:不完全归纳法 法二:累乘
练习:在等比数列中:
3、对公式的认识
由学生来说,最后归结:[来源:学科网ZXXK]
①函数观点;
我们可以将通项公式变形为:
。
例如:数列,各项表示的点是经过指数函数纵向伸缩后图象上的孤立点。
②方程思想:方程中有四个量,知三求一,这是公式最简单的应用,
4、通项公式的引申:
练习:在等比数列中,
5、等比中项:,则G是a与b的等比中项。
问题: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 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应满足什么条件?
思考:(1)2,-6之间是否存在等比中项?
(2)1和4的等比中项是什么?
练习:
6、等比数列的性质:
练习:
四、课堂小结:
|
等比数列 |
等差数列 |
1、定义 |
|
|
2、公比(差) |
|
|
3、通项公式 |
|
|
4、等比(差)中项 |
|
|
5、性质 |
|
|
【专家点评】
高一数学备课组长陈信金: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高效”,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场景很多,变讲堂为学堂,教师起到了点拨引导的作用。通过多媒体扩大知识量、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教师的高效推动学生的高效,概念易学、易用,类比中获取知识,是一节高效课。
数学教研组长、特级教师王萍:本节课从知识、方法、思想、能力都符合“自主、合作、高效”,本节课还有二个特点:一是着力优化知识的形成,学生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和谐,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优化知识;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源于社会、生活的实例来建立数学模型,多元化、多途径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思维。
荆门市十佳魅力教师、化学高级教师沈晓菁:从生活中创设情景,引入自然,流程完整,教学方法应用很多,学生参与度高,很关注学生课堂中的动态,多媒体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容量,是一节不折不扣的高效课。
荆门本土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胡孝华:本节课充分体现数学课的学科特点,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很重要。本节课思维缜密,采用探究式教学,层层推进,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化、序列化、条理化,不断计算求证,严格训练,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数学特级教师、校长马德明:本次活动要达到六个目的:推广教学理念、提供教学案例、展示教学成果、传播教学理论、优化教学过程、培养青年教师。马校长还强调教学中要注意四点:一是用好课本,慎用资料;二是调动情绪,激发学生;三是注重合作,师生互动;四是注重落实,实现高效。
课例二:《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龙泉中学语文组 张巨玲
一、文本定位策略
1.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除了相关知识的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外,还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提升。与必修课比较起来,选修课有更大的弹性空间,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放开思路、发展个性,需要更全面更系统地进行备课;要纵观全局、首尾相顾、点面结合;运用教材但又能抛掉教材,真正体现叶圣陶先生的“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选修课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学习,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学习的要求理所当然应该更高一点。同类内容,相似文本,选修课的学习应该有高于必修课的要求。学习的节奏可以适当加快,为自主研习和探究留下更大的空间。要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陶庵梦忆序》是张岱为其《陶庵梦忆》一书所作的序言,文中描写了自己在国破家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而且作为序言,意在简介文章内容,写作目的,心路历程,情感世界等。本文被安排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推荐作品,应出于以下考虑: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主要从形与神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本文属于浅易性文言文,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已能大概疏通文意。 所以教学重点我选择放在对作者情感的解读上。在甲申之变的历史背景下,张岱在公元1646年完成《陶庵梦忆》初稿,后又完成了历史巨著《石匮书》。知人论世,《陶庵梦忆》一书,在我读来更好似读一个人的心灵,所以这篇序文应当是看成走进张岱内心的关键之作。本文通篇情感贯注、情理兼胜。张岱把他心灵深处的矛盾诉诸简洁而透明的文字,故而他的文字时时充斥一脉气象,让读它的人总在文字外感受着时代的阵痛。所以本课例尝试深度解读,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去体悟作者的痴情雅致,发掘故国之思,解读以“梦”为书命名的内在含义,对话张岱灵魂。
二、目标确立策略:
这是一篇选修教材中的自主阅读文章。目标确立为:
1.课前自主阅读全文,借助手中的工具书解决字词,疏通文意,积累实词,虚词。
2.课外搜集资料了解张岱的个人经历,为品评文章做基础。
3.通过找寻关键词,以“一个痴情文士的前朝今朝梦”为研究课题,走进张岱的内心世界,触摸那一颗孤独的灵魂。
三、教法选择策略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决定紧紧抓住文本中的两个关键字“痴”,“梦”,以“一个痴情文士的前朝今朝梦”为探讨课题设计学习。“找寻痴梦”“走进痴人”“触摸痴心”三个板块一线贯穿。其中分布品味的三个板块又各有侧重点:第一个着眼于想象力和对文本感受能力的培养,由文言语句生发出画面,进而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描绘张岱五十岁国破家亡前后的生活图景,走进时代背景,初步感知张岱的“人生如梦”。
第二个着眼于合作力的训练,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找寻文中体现张岱痴情的地方,并通过“梦”的分析,让学生们走进痴人张岱,体会“梦”的实质。
第三个着眼于写作表达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培养,通过对话张岱,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让生命的河流在语言中徜徉,直达张岱的内心。如此设计一条线贯穿全文,巧妙而有趣。
2.如果说在新课改以前,对教法转变的要求还没有那么迫切的话,新课改之后,一切都显得刻不容缓。我们语文的选修课表现得就特别突出。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变授受式教学为商讨,合作,研究式教学,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即使老师本身是一桶水,但不排除学生会成为一条小溪甚至河流的可能。学生在初中和高一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可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描绘,分析,推理去含英咀华,探幽览胜。通过本文的学习爱上张岱,爱上《陶庵梦忆》。
四、流程安排策略:
(一)吟诵——感受全文
由教师导入文章,进而指导学生诵读全文,引出关于作者的介绍。
张岱 [2](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1689年清康熙十八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荣,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明末清初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3]
《陶庵梦忆序》是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张岱为其传世之作《陶庵梦忆》所作的序。张岱是仕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可惜偏逢末世,随着明清政权的更替,当时的前明官僚钱谦益、吴梅村、龚鼎孳等苟事新朝,而张岱却“披发入山”,隐居不仕,生活窘迫,“常至炊断”,坚决不与满清统治者合作,体现了刚直不阿的气节。作为“故国不堪回首”的明朝遗民,今昔对比,现实与梦幻交织,作者满腔的亡国之恨、满腹的思念之情,便化作了《陶庵梦忆序》等写梦写幻的追忆之作。
二、品读——找寻痴梦
1.教师配乐范读。初读之后,哪个字让你最是回味无穷?------“痴”“梦”,进而引出探究课题“一个痴情文士的前朝今朝梦”
2.张岱将什么看作一场梦?“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主旨句)
3.何种人生境遇会让张岱有人生如梦之感呢?找寻文中张岱自述的往昔与现今,通过句子的品味想象作者的生活境况。(齐读一二段)
体现繁华生活的词语有:
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七组词。
从戴,穿,吃,住,行五个方面体现过去生活的繁华奢靡。
(大屏幕显示)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哪些词句体现了现在的生活?
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笠、蒉、衲、苎、藿、粝、荐、石、绳、瓮、烟、粪、途、囊
(大屏幕显示)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 (《自为墓志铭》)
4.拓展:这种由奢华靡丽突然坠入困顿的感受,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哪些人也曾有过?(司马迁,曹雪芹,鲁迅等)
5.“千古艰难唯一死“,张岱也写下了《自挽诗》,欲引诀自裁,但张岱于一场大梦之中仍有痴迷于心的东西,那是什么?《石匮书》(大屏幕显示)
《石匮书》的资料介绍
师:明亡之后,张岱连死的心都有了。只是因为“国亡,史不可亡”,他才忍辱负重,一如司马迁。这样的明末忠贞爱国之士不只一个,还有(大屏幕显示)
“明末清初,张岱好友祁彪佳,拒绝清朝贝勒礼聘,自书绝笔诗,沉水而死。理学大师刘宗周,不启封退回贝勒聘书,告诫儿子在清朝“不应举,不做官”,绝食而死。王思任,清贝勒多次上门,誓不朝见,闭其门大书“不降”,绝食而死。”
(佘德余《都市文人——张岱传》)
师:以死明志,志趣相投。真知己,真痴情,真痴心。这是一个痴人,这是一个大写的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三、细读---走进痴人
由同学们解读“痴”字,“痴”是一种执着专注的追求达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最高境界,小组合作探究,从下面的两个探究题中任选一题,深入研讨,由中心发言人整理讨论结果,代表小组发言。
1.在文中感受,张岱的痴体现在哪些地方?文章中还提到哪些痴人?其痴体现在何处?张岱与他们有何相似之处?
痴人忆梦记梦,真邪,梦邪?
梦:希望像西陵脚夫,眼前的困境是大梦一场
真:又希望如寒士,以前的盛况不是梦。 (真而成梦,梦又似真,这是作者的心态。)
2.读文至此,大家是否理解了作者以“梦”来为书命名的深意?讨论作者在书中寄予的情思。
《陶庵梦忆》是作者人生历程中血与泪的凝结,是心灵的梦亿,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挽歌,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惟有哀怨,惟有诅咒,惟有梦忆,以梦忆为解脱,以梦忆为慰藉,以梦忆为反思,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写作动机,这就是《陶庵梦忆》的怀旧情结,这就是《陶安梦忆》的艺术真谛。
四、悟读——触摸痴心
师:张岱国破家亡,避迹山居,当日种种声情极致如今只得破砚枯笔写出,字迹想来是枯淡的,但应是依然妩媚,如当年旧事藏于白头宫女眼角眉梢。回望平生绮丽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只余得一个“梦”字而已。“在张岱的作品里,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文章意,更主要的是心灵味。虽然这种心灵味你们现在也许还不能够理解,但时间会长久地把它保存在你们心灵的一角,等待开掘。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而张岱便是把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至的人。”
再次用心体悟全文,带着一种怀恋,一种悲凉,一种感伤。请你拿起手中的笔,这样开头,写下你的感悟。
张岱,我想对你说————————————————————
五、总结全文
从古至今,历史的长河洗刷不尽的是一个个独孤的身影,是他们用性命标举的独特姿态。姿态,正是人在似水流光中所能留下的唯一印记,它比史书灵动,比血脉可靠,比墓志铭长久。至于张岱,他在六百年光阴似水中留给我们的姿态当是还是如此: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专家点评】
荆门本土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胡孝华:
有人说,语文课是用来怀念的,老师很和蔼,课堂很温暖,故事很美好。这种怀念就是来自于老师的思想引导,对课堂情境的营造,对学生的精神建构的培植与生成。可以说,老师的思想品质、文化积淀、言语修为,决定了一堂课的品位与气韵。张巨玲老师这一节课,抓一个“梦”,一个“痴”,引导学生走进张岱的内心世界,触摸作者那份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不仅让学生读出了文章的言语之义,更主要的是读出了张岱的心灵之味,从而给学生心灵以强烈的冲撞,让他们在清清淡淡的平静岁月中体会出一份深沉的悲凉的人生况味,让只知郭敬明《小时代》的少年,从浅俗的情感中走向古仁人志士那份疼痛的梦忆与感伤。这就是精神的提升,审美的超越,生命的唤醒。因此,老师的思想高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老师审美品位,决定了课堂的品位。张巨玲老师正是以自己学养和独特的视角,解读出文本最深沉的东西:一个士子遗民的前朝今世梦,一种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刚直不阿。回顾往事,是为了关照当下。“千古艰难唯一死”,“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咀嚼,学生体会出了生命的疼痛与幸福,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意识、悲剧意识、沧桑意识,给处在十七八岁的青少年以深刻的哲思。
张巨玲老师把文本的精神境界,转化为生命的场景,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人文气象。这就是教者的高度,课堂的高度。这样的课堂才是美好的,温暖的,令人怀念的。所有我们老师千万不要矮化学生,不要浅化课本,我们要以自己丰厚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向上走,在人文世界里悠游飞翔。文科老师就是要通过言语教学,阅读教学,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最后与学生自己的灵魂对话,唤醒他们的生命自觉,体会生命律动的曼妙与神奇。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厚度的,有温度的,有深度的,这样的老师才令学生怀念,值得在未来的岁月中去追忆。(不是怀念分数,而是怀念成长的一段心灵旅程)
我们现在的教学,过于注重结果的成败优劣,少了自我成长的快乐;过于注重工具、技巧,少了优雅情怀;过于注重基础训练,少了识见与俯瞰,因此显得很局促与小气,所有培养不出真正的高材生,真正的大家。真正好的教学,不能矮化到技术层面,就是要带领学生进入人类思想的大江大河,人类文化的昆仑、泰山,享受生命的自由舒张,惊涛骇浪,在尘埃中开出清雅的花来,在昏暗的应试中,放出光来,让灵魂以滋养,最后成为“诗”与“思”。
这就是我从张巨玲老师的课中引发的一点感想,与大家共勉。
荆门名师、语文高级教师万忠华:
感谢张巨玲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打动人心、美不胜收的语文课。这节课展示了语文之美,这里存在师生的和谐之美,师生之间在张岱的世界里尽情遨游,深情体味,产生了心跳共鸣,情与情的碰撞,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像一朵云呼唤另一朵云,整堂课情绪和谐,生活活泼。这里有课堂的创造之美,从整体感知到个性化阅读,从体悟语言到把握情感,从巧设疑问到创造参与无不体现了语文新课改所要求的开放性的广度,发展性的深度,目的性的高度。而更为了不起的是张巨玲老师在这堂课所展现的语文独特的人文之美,而人文之美正是这堂课的最高境界,就是对学生精神的唤醒,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有情怀、有格局的人。有温度,就是让心灵拥有一种高度,悲悯情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它是一人向隅举座不欢的生命之间与遥相呼应,是苏轼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关怀;是欧阳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呵护;就像乡土文人刘亮程《老鼠应该有个好收成》所写那样,在我们欢庆丰收的时候,如果一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落泪,而我们的欢乐该多么地孤独与尴尬。这种情怀,让我们满怀宽容与善良去接纳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因为善良比智慧更重要,而比拥有一种悲悯情怀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孩子们在面对苦难时我们所应该拥有的一种格局。正如弘一大师所言临悲临喜看涵养,顺境逆境看襟度,张岱的这篇文章正是融合了人生的大悲大喜之后一种大彻大悟。
张巨玲老师引领着孩子们去学习一种笑对苦难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们才能拥有一种幸福而快乐的人生,有的人有钱,但他不快乐,因为他没有快乐的能力,他的语文没学好。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受伤的船,可是,只要我们拥有一种如张岱般的生命强度与韧度,我们就能做到“众人扳我入黑暗的深渊,我却依然向往着光之所至”,也才能如顾城所说,“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人性并未泯灭,乌云镶着金边,不曾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种生命哲学的通透与豁达正是这堂语文课所给予我们的最新思考。张巨玲老师让孩子们在呼吸着张岱的痛的时候,更看清了一个人灵魂的坚韧与强大,而这恰恰可以为孩子们中学阶梯打上生命的底色,有了这个生命底色,我想在孩子们将来的人生路上,他们一定会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再次感谢张巨玲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堂有着生命大气象的语文课!谢谢大家!
荆门市教育局局长李本全:
张老师讲的好,胡老师、万老师评的好,我结合张老师讲课的两个字“痴”和“梦”,草拟一联送给大家:“痴教爱岗做好梦,习古研今著华章”。
课例三:染色体变异 教案设计
——龙泉中学生物组 熊娘军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该内容是以基因在染色体上以及基因突变为基础的。而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与人类遗传病有关,“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单倍体、多倍体育种关系密切。
二、教学重难点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染色体组概念
3、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概念及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染色体变异的基本类型 说出染色体变异的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图形、实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
a.通过单倍体和多倍体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教育;
b.搜集相关知识,对所学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方法
自学质疑、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师生总结
五、教学过程
环节名称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1、导入
2、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②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染色体组
4、单倍体和二倍体
5、二倍体和多倍体
归纳总结
结束语 |
一天,荆门一医儿科医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儿。该患儿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而且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PPT展示:猫叫综合征的图片)
医生初步诊断为猫叫综合症,并让患儿做了一个细胞涂片的染色体组型检查。检查结果如下:(PPT展示:猫叫综合症的染色体组型检查报告和正常人的组型比较)
提问:
1、比较患儿和正常人的染色体组型,分析猫叫综合症的病因。
2、如果这个患儿同时是一个色盲患者,能通过细胞涂片检查出来吗?为什么?
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检测方法上的区别。
板书:(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减。)
(PPT展示: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图片)
根据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图片,总结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并分析其上基因的变化特点,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PPT展示: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图表)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物体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这类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增减。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例如1、21三体综合症
2、XYY型
(PPT展示:21三体综合症)
还有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什么是染色体组?
现在伸出双手,同学们跟着我做一个幼儿游戏:大拇哥,二拇弟,三中娘,四小弟,五小妞妞来看戏!兄弟姐妹站一排,高矮胖瘦各有异!
很显然,我们的五个手指头虽然大小不同,但缺了谁,我们的手指灵活性都会降低。而一个染色体组就像我们的一只手,其中的染色体形态各异,大小不同,但共同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缺少一条,生物体就会出现重大的变异。
给出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PPT展示:果蝇的染色体图解)
例二:
1、 这是谁的染色体图?
2、 1和2互称为 ,1和3互称为 。
3、 请同学们从中找出所有的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的一组
。
有别的答案吗?这就是一个染色体组;1、3、5能否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呢?
4、 如果是雄果蝇,它的一个染色体组是否要加上Y染色体呢?
如果加上Y染色体,那么这一组染色体变成了一个 。
(PPT展示:四组细胞图)
例三:
请同学们分析图片中染色体组数,并总结判断方法。
总结: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特例:异源二倍体【骡子】)
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叫三倍体;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叫四倍体;
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个染色体组的叫多倍体;
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叫单倍体;
那么,所有的单倍体都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吗?
单倍体的概念: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单倍体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我们很容易辨识,但是,在单倍体育种中却能大显身手。这个问题我们下节再议。
(PPT展示:四倍体草莓和普通草莓的比较图)
前一阶段,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是转基因食品,很多网友说现在的草莓比原来大多了,辣椒也大多了,这是转基因食品。实际上,很多都是多倍体的功劳。多倍体植株的茎秆与二倍体植株相比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高。例如,四倍体葡萄的果实比二倍体品种的大得多,四倍体番茄的维生素C的含量比二倍体品种的几乎增加了一倍。因此,我们欢迎更多的多倍体端上餐桌。
但是,多倍体是怎么形成的呢?
(PPT展示:帕高米尔原)
帕米尔高原,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等多个山脉交汇处,海拔4000-7000米,终年积雪,昼夜温差大,这里生活着很多的多倍体植物。
提问:
1、 依题意分析,什么原因导致了帕米尔高原上众多的多倍体植物?
2、 如果是由于低温导致了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无法形成而引起的结果。那么有丝分裂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我们请同学到黑板上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
(PPT展示:纺锤丝无法形成的有丝分裂和正常有丝分裂的比较)
果真如此吗?如果这里让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低温对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影响,我们将怎么开展?
课题:探究低温对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影响
提供材料:洋葱或大葱、蒜(均为二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其他材料自备。
请写出实验的大致方案。
我们需要先设置三个变量:
设置自变量:低温和常温
描述因变量:显微镜下有否
异常染色体数的细胞
控制无关变量:
同学们思考讨论,分组说出你设计的过程。
参考课本实验: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最终,通过实验科学家们找到了导致染色体加倍的直接原因并广泛运用于育种中,下一节内容我们就将走进乐趣无穷的育种世界,来见证哪些是非转基因食品! |
学生分析检查报告并总结猫叫综合症的病因。
展开讨论,并回答问题。完成探究活动,并进行交流和表达
阅读图片,探讨内容,进行相关的讨论
总结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差异性和共性并填空
观看染色体图解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学生评价。
学生分析讨论各图片中染色体组数,以及总结判断方法。
学生黑板上画出正常有丝分裂和纺锤丝无法形成的有丝分裂的图示比较
展开讨论,并回答问题。完成探究活动,并进行交流和表达
|
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和考察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较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加强对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对知识转化能力。培
养小组协作精神、交流与合作能力。
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构建新的知识
激发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将所获取的信息于生产实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对知识转化能力。
培养小组协作精神、交流与合作能力。
对所学过的内容加强巩固
|
六、板书设计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三)多倍体的形成原因的探究
七、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我觉得本节在细节问题上处理较好的是染色体的概念。本人设计了三段材料,从相关资料中抛出课本内容,并挖掘重难点。摒弃了老师干讲的单一教学,大胆的组织学生演示,形象生动的学习了染色体组等有关知识。同时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较薄弱,教学时应注意由浅入深,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第二,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需要加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不过我感觉对染色体组的处理还有不够巧妙的地方,敬请各位同仁进行指导,以便于我能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
【专家点评】
高三生物备课组长刘静:
熊老师功底扎实,备课充分,亮点纷呈,主要表现在三点:
一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德生物科学素养;
二是注重教学手段创新,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巧设问题,教师引导迈出的一小步,可让学生能力进步的一大步,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是一节不折不扣的高效课堂。
生物教研组长戴立军:
熊老师的课好在三个方面:
一是导入设计巧妙,彰显老师的功底。
二是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展示龙中教师的风采。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手段新颖,利用手势游戏帮助学生理解,起承转合流畅。
三是认真贯彻“四主一本”以及“自主合作高效”课堂理念。
总之用三句话概括:
简洁 干练 妙
深讲 深挖 好
实在 实用 高
化学教研组长刘正雄:
熊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三个理念:
一是“四主一本”;二是“精、透、活、融”;三是“自主合作高效”。充分利用情景教学,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巧妙设问;精心设计探究、演示活动,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老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点拨、评价。
物理教研组长郭笙杰:
我对熊老师的课讲三句话:
一是多媒体用到贴切方是好;
二是突破难点须巧劲,四两拨千斤,通过游戏攻破染色体组这个难点;
三是效率须从实处求,整节课实在,教师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引导得法,设问巧妙,对学生评价中肯,及时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语言风趣、幽默,是精巧、丰富、高效的课堂。
党委书记张金兵:
熊老师的课有“三实”:真实、实在、落实。
一、真实,在无作课的表现,校内示范课活动要真实反映我们的课堂。
二、实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三、落实,认真设计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提问都有一个标准答案。
在教育的理想和实践之间,我们要选择教育的实践,所以理科学习应加强训练,所有的教法落脚点都应是高考。
荆门市龙泉中学教务处
2014年5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