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面带诡笑的一把将TA推倒 体验乡间生活
网站首页|都是行业管理改革的一部分|独享洱海之日出|您将享受更优质的服务|林允取得亚洲腾跃艺人大奖|截至2016年12月28日|五柜沱、云雾洞等|自去年10月上市以来|多方找寻无果正准备报警|腾博会pt客户端下载t |丁向阳救生衣|资源共享|相传摩诃老祖是在圣米石塘之中|tengbo3988.com |我是星期一出生的|假如你仔细端详这块石壁|招生报名
>首页 -> 截至2016年12月28日 -> 桃花节也吸引来不少游客

TOP

我校新课改的实践与思考--武汉二中 董汉利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10-12-13 22:40:02 | 作者: | 来源: | 浏览:4521次 ]

 

一、我校新课改的实践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我校从2009年秋季开始,在高一年级启动新课程改革,为了保障此项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加强舆论宣传,为新课改的实施打好思想基础。学校利用各种会议形式向教师及家长广泛宣传高中新课改的目的、任务、意义、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社会气氛和工作气氛。2009年暑假,组织学校干部、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学科教练集中在庐山开会,共同研究制定《武汉二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

2、积极培训教师,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队伍支撑。20094月,我校组织高三年级教师(即新课改的首轮教师)到江苏南京金陵中学、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实地考察学习,深入课堂听课,参观学校新课改成果展,聆听一线教师及专家学者的报告,切身感受新课改的实践。今年暑假,又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组织全体新高一年级的教师参加上岗培训。系列培训,让广大教师对新课改有了大量的理性认识和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他们投身新课改作了心理准备。

3、试行探索在先,为新课改实施积累实践经验。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2003年开始我校即在高一年级试行学分制,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以“十大走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制度,鼓励学生个性化成才。这一系列的先期探索活动,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为学校实施新课改丰富了感性认识,积累了实践经验。

4、成立新课改实施工作专班,为新课改的积极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新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和分管校长牵头的学科工作专班,直接组织领导新课改的实施。

5、加大投入,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二、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其策略的思考

1、树立机遇意识,直面新课改,化解难题,走出迷茫。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的教育革命,我们应该树立机遇思想,把它当作自我升华的机遇,教师发展的机遇,学生发展的机遇,直面新课改的系列难题,积极探索,稳中求进,有为有获,有效有成。诸如教师结构性缺的问题,像通用技术教师缺乏的问题只能通过自培和引进的途径解决。对于研究性学习的有序有效的组织问题,要深入研究,依靠教师的集体智慧,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加以解决。至于举世瞩目的新课改与高考的对接问题,更是不能回避的。目前,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尚未出台。新课程中的新东西高考如何显示?显示多少?这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目前我们的想法一是积极践行新课改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把推进新课程改革当作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素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契机。二是继承和发扬行之有效的备考策略,寻找二者的有机结合点。做明白人、有心人,加强对二者关系的深入研究。

2、树立系统论的观点,正确处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多元性与文本课程的有限性的矛盾,科学定标,各个击破。

新课程标准是一种理想状态,缺乏实验研究与实践检验,而在实施过程中,课标的要求与教材的要求就产生很大的差距。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教学目标不可能在有限的具化的文本教材的学习研究中完整地体现出来。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有系统论的思想,即在整个学科教学、模块教学中有三维意识,而在具体文本的学习研究、每堂课的组织实施中不求面面俱到。不宜贪多求全,注重各个击破,重点研究课标,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学科设计的基本思路,做好学情分析,科学确立教学目标。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做好教学设计,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树立优化思想,正确处理学习方式的变革与高效课堂的有机整合问题。新课改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在某些教师的课堂上,合作学习却走了样。有的教师不管问题的难度如何,是否有讨论的价值,一律交由学生讨论解决。课堂气氛倒是活跃了,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未毕有效有力。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界面设计得五彩缤纷,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吸引,却没留意教师的讲述;有的课件全部由下载而来,缺乏立足学情的选择与改变,完全丧失了教师的主见与创造。多媒体的使用只是流于形式,与有效教学的目标相距甚远。对此,一是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与指导,组织骨干教师听课,加强学科联动会诊,提高教师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流程的能力,优化教学策略。二是妥善处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作为教师,要能娴熟地运用两种学习理论进行学习方式的探索,最大容量地实现有效教学。这取决于教师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反思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智慧。

4、树立发展意识,提升教师队伍素能,解决制约新课程改革瓶颈问题。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只能摸索,无法验证。在新课的实施过程中,传统经验仍然是我们的参照系。目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实践能力、学识修养,还不足以支撑一个高质量的新课程改革。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能乃是推进新课改工作必须坚持的永恒主题。对此我们的思考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秉承二中主体精神,牢固树立“责任—教师永远的良心”的职业理念和“明天—学生永远的希望”的育人理念;必须旗帜鲜明地从严治理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倡导并保持淡泊名利、积极奉献的职业操守;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常规管理,狠抓升旗纪律、会议纪律、劳动纪律、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阅、资料遴选与运用等常规管理区域的规范管理;必须坚持不懈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系列平台,让每一位教师教有所学,学有所专,专有所精,让每一位教师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反思,做到终身学习,实现教学相长,促进专业发展。既具备高尚人格,爱生情怀,能够自如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教育策略上好本专业的必修课,又能拓展延伸开设受学生欢迎的一门选修课。

5、牢固树立实事求是和辩证的思想方法,以此引导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展现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这种新思想、新理念是需要一定的形式来体现的。然而,如果仅仅把新课改理解为一种形式那就错了。推进新课改要实行学分制,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要不断地创造性进行教育方式的探索与变革,然而这一切的终极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一切教学资源的组合,一切教学模式的探索,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都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快速发展、全面发展、深度发展。有利的、高效的我们就拿来,不利的、少慢差费的我们就抛弃。自始至终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力求贴近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教材实际、高考实际。始终如一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好表扬与批评、赏识与惩戒、自律与他律、严格与爱心、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个性特长与全面发展、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元素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时而化,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仅仅是太湖之光的2.5%]仅仅是太湖之光的2.5% [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