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新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学校实际,有效借鉴先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学校及我县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经验,认真学习、领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改方案》的文件精神,以积极稳妥、注重实效为原则,以校本研修为依托,形成“自主、探究、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以关注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管理和评价机制,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扎实有效地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全体生生的和谐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改革重塑职业精神,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引领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身心健康;学会学习,知识渊博,学有特长;学会创造,勇于实践与创新,大胆创新。为了实现课改目标,我们科学筹划,真诚合作,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更新观念为前提,引领课改工作。
本轮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我们既能深深体会到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课改势在必行,来不得半点观望与徘徊,容不下丝毫推诿与懈怠。基于此,学校领导、教师达成共识,更新观念,把教学思想观念统一到新课程的轨道上来,以极大的热情和有效的行动投身于课改热潮之中。一方面,学校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既关注传统高考学科的教改,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等活动课程;另一方面,学校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加强对课改工作的管理和实施。成立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手抓,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各成员单位之间分工合作,各施其职,构建了校课改组——学科课改组——备课组管理网络。在明晰实验目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我们分科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二)以师资培训为先导,推动课改工作
我们把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贯穿于课改实验的全过程,“边培训、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努力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和途径,落实“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学校派员参加由课程专家组、出版社组织的省级通识和学科培训,组织全体行政及教学骨干,实验教师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在“走出去”的同时,学校充分挖掘自身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培训,加强整合,狠抓落实。一是把教师自学和集中培训结合起来。学校分发《学科课程标准》,摘选、印发新课改实验的经验论文、专家论述等,让老师们课余自读自悟。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科联系,注重整合,由教务处、教科室、各学科课改组组织集中学习、培训,主要形式有新课程、新理念、新策略等的理论学习,组织观看课改的优秀课例录相及结合我校课改实际举行专题讲座。二是把校本培训落实到备课组。学校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年级备课组的功能作用,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活动,每周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狠抓落实,做到每次备课组交流活动主题鲜明(针对性强,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内容充实(专题学习、分析教材、探究教法与学法、反思等),形式多样(由中心发言人主讲,师师互动及随机探研等)。
(三)以课堂研讨为核心,落实课改工作。
在课改工作众多头绪中,我们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研究重点,着力组织实验研讨课,改革课堂教学,深化课改实验工作。各学科课改组积极开展实验研讨课,并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把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各个环节有机整合起来。
从新课标三个维度的把握,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运用、辅助媒体的使用等不同角度进行研讨,特别是积极践行“自主、探究、高效”的学习模式,探索与之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操作策略,逐步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有效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1.解读课程标准科学驾驶教材;
在课改实践中,我们要求学科组、备课组以及每个任课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注意能力要求的层次性,循序渐进。教学中适度放低起点,减少容量,通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接受、参与新课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了十分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选择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点改变了,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逻辑结构改变了,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改变了,再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特别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和运用。面对教材变化,许多教师感到课时不足,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之间矛盾很大。为此,我们加强集体备课和骨干教师的引领,做到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集体备课相结合(即集体备课与个人特色备课相结合)。在规定的备课时间内开展集体研讨、备课,不仅仅是统一进度和作业,而是就每一节课的教材讲到什么深度、要讲哪些例题,开展哪些活动,重点讨论哪些问题都要进行一一研究,最后由备课组长拿出优化的指导性教学预案,供全组教师共享。要求骨干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青年教师跟班听课,及时组织各类公开课,青年教师校内公开课(汇报课)、课题研究课等多种层次的研究课。通过听课和探讨(如教材的取舍、优化课堂教学、同课异构、专题研究等),引领全体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会更加准确,对难度和深度的处理更加恰当。
2、创新教学常规,建设优质课堂
按照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新课程教学的灵魂是创新,它需要教师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进而生成自己的教学理论,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和良好的教育机制。教学常规管理中,只有找准“切入点”,才能不断保持教学常规管理的效力;只有找准“兴奋点”,才能不断激发教学常规管理的活力;只有找准“落脚点”,才能不断增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动力。以新课程的理念制定教学常规,让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广大教师才真正健康地走进了新课程。
那么,如何“创新教学常规,建设优质课堂”呢?
首先,教学常规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符合新课程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效率”的教学,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化统一。新的教学常规应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勇于挑战---挑战自我,挑战课堂,挑战教材。在目前自身素质远远跟不上新课程要求的情况下,应加大培训力度,使师资水尽快平适应新课程所需。只有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常规下,教师才能转变单纯知识传授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才能促使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师生双向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特别重视备课、上课、课后反思
(1).备课
我们要求是变常规备课为教学设计。做到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我们提出“备课”要认真做到“五有”“五备”:
“五有”“五备”:即大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学习方法)。
教师要对教材做“问题化”处理,使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将知识串联起来的线索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从而强化认知过程或认知冲突,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解决问题的亲历性活动设计。
(2).上课
我们要坚持“夯实基础,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彰显能力”的教学思想。以“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培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以“每句话都有用,每道题都有针对性,每分钟学生都有收获”为具体要求,实现“五大转变“: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关注师生的互动;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从偏重学生回答问题转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种媒体的合理选择和运用;从偏重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使全体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可以是教师的自省自悟也可以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那么多,如何进行探究学习教师们感到很困惑,有时稍微一探究教学内容就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不让学生探究又与新课程的理念相违背。经过研讨,我们达成了以下五点共识:
A.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但探究学习是有层次的,高一学生由于能力的原因,目前所进行的应该主要是教师引领下的探究。接受学习是必须的,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但是要避免机械的接受学习,进行主动接受式学习,这是一种通过类似探究的方法或途径来获得或体验知识结论的学习方式。
B.在进行以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实践时,要在重点内容上展开探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探究来掌握。非主干、非核心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意义接受学习,有利于留出更多时间引导学生在重点疑难问题上展开探究。
C.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一旦开展,就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充分讨论、实验和探究,教师应抓住课题的内容特征,发掘课题在某些环节上的教学潜力,避免“走过场”。就是要把探究落在实处,且富有实效。
D.课堂上学生的探究学习应当有结果。探究后教师要善于总结,最终要在“双基”上体现和落实。只有课堂气氛热闹,而学生没有掌握一些最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课,“这种练武不练功,结果一场空”的课不能算是好课。
E.要慎用归纳式的探究,少用开放式的探究。归纳式探究耗时太多,开放式探究没有结论要少用,主要用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有这样的探究,关键是有实效。
总之,只要教师自信心增强了,创新能力提高了,该讲授的地方就讲授,该探究的地方就让学生自主探究,就能逐步做到传授知识与探究性学习、知识积累与素质积淀、激发学生时间与归还学生思维过程、解决问题与创设问题情景的和谐统一。
(四).以评价改革为保障,完善课改工作。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观,实现评价指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等。鉴于我校师资素质参差不齐,教研能力相对薄弱,我们立足于以改进考试评价促进课程改实验的有序开展。指导思想是:“稳打基础,力促发展,积极稳妥,简易操作”,改革考试评价,使之与新课标要求靠近,在考试评价实施过程中探索更为符合新课标评价理念的评价方法。
二、困惑与反思
高中新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还存在着不少的困惑与反思。主要是:
(1)实施新课程相应的教学场所、教学设备、设施跟不上,仍有待充实、配套、完善。
(2)形成新的“自主、探究、高效”的教学模式是课改实验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然而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调控、放与收、预设与生成,学生的独立与合作等具体操作策略仍有待进一步强化和规范。
(3)新课程改革实验是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来看待和要求我们的老师,然而我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受家长及社会上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故仍须进一步加大学习和师资培训的力度,营造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
(4)由于教育评价不可回避的导向作用,成了本次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而备受关注,然而,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新的教学评价跟不上,存在着“新教材,旧评价,走一步,看一步”的现象。因此,如何探索可操作性强的能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课改积极性的新课程评价体系及学校评价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用老的应试教育的模式来评价教师,所以如何重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在全社会、学校中真正形式一种崇尚学术、尊师重教的课改氛围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